吴文法:小泥鳅玩出大财富
四年前,他还和村里人一样奔走他乡,靠打工养家糊口。如今,他在村里盖起了两层小洋楼,还为儿子在城里买了新房,并开上了十几万元的小轿车,成了黄河岸边的致富带头人之一。他就是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青古庄村靠养殖泥鳅致富的吴文法。
今年才刚刚40岁的吴文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乡很普通的小泥鳅却成了城里人追求健康饮食的美味佳肴,于是便尝试着做起了泥鳅生意,在家乡收购野生泥鳅,然后贩卖到武汉、连云港、南京等城市。由于他家在黄河岸边,那里的特殊气候以及环境为泥鳅的生成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场所,泥鳅不仅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而且品质好,所以深受客商青睐,常常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吴文法便利用村里的6亩废弃坑塘开始尝试着人工养殖泥鳅。经过刻苦钻研、反复尝试,他很快掌握了泥鳅的繁育、防疫、养殖等技术。如今他集收购、销售、养殖于一体,4年来净利润达100多万元。
吴文法不但自己靠养殖、贩卖小泥鳅闯出了大“钱”途,还示范带动周边程寨、马寨等5个村庄的群众搞起了稻田泥鳅养殖。仅此一项,每亩稻田可增收2000元,因为不施用高毒农药,也使水稻卖上了好价钱,可谓一举两得。但吴文法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很清楚稻田养殖不成规模,效益有限,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于是他积极倡议农民大力发展泥鳅坑塘养殖,建设泥鳅产业园区。如今,他的泥鳅养殖园区已开挖好坑塘10个,每个坑塘占地3亩左右,预计一个坑塘每年可净赚9万元。
摘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黄家云:孔雀开出“富贵屏”
日前,笔者在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家云孔雀养殖场看到,一只只漂亮的孔雀在太阳下自由地活动,昔日的荒山荒坡如今变成了聚宝盆。
黄家云是铜溪镇金沙村村民,一次偶然机会,他了解到孔雀是国家鼓励养殖的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饲养孔雀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产品极易销售,于是黄家云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梦想。
2009年,到湖北、河南等地考察后,黄家云发现老家金沙村刚好符合饲养孔雀需要的“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环境僻静”等条件。于是黄家云投入60多万元办起了重庆家云孔雀养殖场,并从外地购回20多只种孔雀精心饲养。经过3年多自繁自养,如今养殖场已有200多只种孔雀,今年底可达到800多只的种孔雀量。“因为目前养殖规模还不够大,主要售卖种孔雀和孔雀苗,今年预计收入在100万元左右,今后养殖量上去了,还会大量供应餐桌。”黄家云说。
“孔雀属于特种养殖,它的养殖难度大吗?”“孔雀饲料基本与家鸡相似,饲料调配主要是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混合喂给;动物性饲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饲料掺在一起喂给;青绿饲料切碎在动物性饲料中喂或单独饲喂。”黄家云谈起孔雀的饲养技术如数家珍。
“另外,孔雀容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必须保持圈舍卫生,及早预防,必要时还要做鸡新城疫苗预防接种。”黄家云说。几年的饲养,黄家云成了饲养孔雀的专家。
摘自《重庆日报农村版》
宋淑萍:野猪“拱出”转型路
日前,笔者走进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育苗营林所宋淑萍家,她家的“野猪杀猪菜”的招牌很显眼,牌子上画了头凶猛的野猪,就立在“乌带”公路边上。乌马河有11个林场(所),育苗营林所是最近的一个。下“乌带”公路,再走50米,就到了宋淑萍家院里。前后院子很大,有7亩多地。院中有四间砖房,大屋地中间摆着一张桌子,这就是所谓的饭店了。后院的野猪圈,两排房八个大间,20多头野猪按大小分开饲养,现在有7头能出栏,都在150公斤左右。有两头野猪种猪也要出售,每头都有400公斤,要价在10万元左右。在野猪圈边上,还有一排排松树苗。宋淑萍说这也是她家的经济来源之一,每年都有3万多元的进账。
宋淑萍养野猪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两口子都没活干,她想,当不了林业工人,就当林业农民吧。她托人从铁力买回4个野猪崽。野猪好养,夏天吃草,冬天吃糠,虽然出栏时间长,但饲养成本低,肉价高,比养家猪效益好。2010年,宋淑萍家里存栏40多头野猪,干着急卖不出去,她就想到了开个经营野猪肉的饭店,就当边深加工边作广告了。她这招还真有效,很快野猪就不愁销路了。
在乌马河,继宋淑萍之后又有了两家规模大的野猪养殖户。面对竞争,宋淑萍又琢磨新招了——她准备在伊春市区开一家规模较大的饭店,专门经营绿色食品,野猪肉是其中之一。她打算在饭店装上放映机,循环播放家里野猪和蔬菜生产情况,一定让顾客信得过。
摘自《农村报》
王艳萍:种地养蚕两不误
今年38岁的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第一作业站职工王艳萍利用柞蚕籽7月初放山正值夏锄结束的时间差,种地、养蚕两不误。去年,她在种植10垧地的同时又投蛾籽3.5公斤放养柞蚕。承包的六公顷林地在她和家人的精心管理下,全部按照柞蚕放养技术规程操作,产出商品茧3500余斤,以每斤14元的价格卖给讷河市蚕业站,实现利润4万余元。再加上种地的收入,一年创收达到10万余元。
1996年,王艳萍在丈夫的支持下,承包了第一作业站附近讷河市蚕业站的6公顷的荒山,利用山上的柞树资源养蚕。王艳萍到讷河蚕业站向专家请教养蚕技术。十余年来,通过实践和摸索,她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几年来,王艳萍的特色柞蚕养殖得到了尖山农场工会的大力支持,尖山农场工会先后为她提供了三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她渡过了资金短缺的难关。柞蚕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她从蚕地的修整、蚕的育种、放养、敌害的防治、蚕茧的收获等环节都严格管理。她饲养的柞蚕不但产量高而且蚕茧的质量好,备受收购商的青睐,每年蚕茧都比其他蚕农卖的价高。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2006年夏季大旱,连续60余天没下雨,眼看要收蚕了,蚕虫却大批死掉,山上放养的柞蚕不但没有赚钱,而且把本金都赔了进去。王艳萍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后,重新采用最新的加工工艺和管理方法,改进优良蚕种,实施柞蚕种卵杂交高化工艺。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她又承包了4公顷荒地,扩大了柞蚕养殖面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除了采用“柞蚕兼营”方式对蚕场更新外,还在蚕场里营造了8公顷的落叶松林,退耕还林地10公顷,走上了种养结合的发展之路。
(王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