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彩云之南的基层文化创新

网友投稿  2012-04-07  互联网

    大村刺绣产业合作社社员在完成刺绣产品最后一道生产工序。

    本报记者 张昆平 文/图

    3月21日至26日,记者随同文化部督查组奔赴云南,对该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情况进行督导、调研。从昆明向西,走楚雄访保山,一路下来,两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上走出的新路子,给人留下印象深刻。

    “农文网培学校”——没有围墙的学校

    “‘农文网培学校’拉近了干群关系,镇长作为学校的一员,村民不再称他镇长,而是说某某人是我的同学。”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俊的这句话,生动地反映出“农文网培学校”建起来后,农村干群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当然,这只是众多变化中的一个。

    楚雄市东瓜镇文化站是督查组此行的第一站。记者发现,这个面积近千平方米,白墙黛瓦、平房与二层楼混搭的小院里,乡镇综合文化站该有的软硬件这里都有,只是作为楚雄州最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农文网培学校”当天没课,120平方米设备齐全的教室暂时空着。

    “农文网培学校”的全称是农民文化素质网络培训学校,2007年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在全国首创。它采取“站校合一”和“室校合一”模式,即学校建在乡镇文化站,分校建在行政村文化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了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为依托,文化教育资源整合为手段,多媒体教学为方式的工作格局。学校设有电教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图书报刊阅览室,配有教学电脑、投影仪和桌椅,所有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都与文化站共享。

    “农文网培学校”的落地生根,使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开放式、社会化、没有围墙,可以为他们提供终身文化服务的学校。在这里,教员由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或“文化干事”担任,辅导员由乡镇专业农技人员、文化户和致富能手担任,农民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通过科技化教学手段、个性化学习形式、共享化学习内容和信息化学习方式,将实用生产技能、产品信息和致富经验传播到农村,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根据村民外出务工的需求,“农文网培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培训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截至2011年底,楚雄全州100个乡镇、960个行政村、13个社区已建起“农文网培学校”。目前,云南建成“农文网培学校”885所、“农文网培分校”1800所,覆盖了全省62%的乡镇和10%的行政村,培训农民90多万人次,服务农民群众220多万人次。

    “大村模式”——首创“文化产业合作社”

    来云南之前,只知道有农业产业合作社,从没听说过“文化产业合作社”。但在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大村村,记者亲眼见到了。

    以往,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始终处于附属地位。而在保山市,文化这种由来已久的附属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在一些地方,文化与经济已然开始平起平坐。

    保山市市长吴松认为,缺少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瘸腿经济,走不了很远。

    保山市文化局局长赵家华说:“过去,做事业的人排斥做产业的,做产业的人也排斥做事业的。因为找不到两者的结合点,工作中无法互动起来,两张皮,事倍功半。如果找到互动点,让它们互动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发挥出想象不到的作用。”

    赵家华局长所言,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然而,在大村村,这个问题却得以圆满解决。促使文化与经济相融,事业与产业“结亲”的,就是“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这是大村的首创,也是大村的独创。

    2009年,大村村在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基础上,成立了“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下设火山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和农家乐产业分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

    在文化产业合作社带动下,大村石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村有350多个石材加工经营户,年产值4500万元以上,收入超过1500万元。大村经营石材生意的杨吉顺说:“一块火山石板,过去只卖40元。现在有了文化产业合作社聘请专业画师设计,石板雕上民族文化寓意的精美图案,一块能卖4000多元,增值100倍。”合作社帮助他们实现了从卖火山石原材料到卖“工艺品”的跨越。

    引进刺绣产业前,村里不少妇女就是在家里带孩子。成立产业合作社后,妇女被组织到一起,形成了社员规模100多人的刺绣产业分社。她们平时做刺绣活在家里,最后一道工序在厂里完成,以确保产品质量。她们平均每月能收入七八百元。去年2月起,村里办起了腾冲园角工艺服饰公司缝纫分厂,村民家闲置的缝纫机派上了用场,通过加工背幺、鞋垫等产品,她们多的每月能赚近千元加工费。目前,刺绣产业分社有30多个品种的产品行销国内和东南亚。

    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小、弱、散”等问题,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了农村文化建设缺乏“造血”功能的问题。

    武汉大学教授、督查组专家傅才武,对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出的评价是:“领导重视,资金到位,效果显著。”他说,保山市真正做到了文化惠民。同时,地域色彩浓郁,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五色斑斓的景象,独具魅力和吸引力。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07/18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