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技创新领跑铜山现代农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3-21  互联网

    “嗬!”3月8日上午,当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党总支书记曹广振打开江苏省徐州康华食用菌公司杏鲍菇生产车间的大门时,门外的参观者禁不住发出惊叹。

    只见200平方米的空间被一排排10多公分长、拳头粗的杏鲍菇填得满满当当。“这个工厂每天可生产成品菇3吨,每天净利润可达1万元,而且一年365天,天天都能生产。”曹广振不无自豪地说。

    这个投资5000万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只是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新技术利用的一个缩影。近两年,3G物联网、蔬菜嫁接机器人、小区域气象系统、太空蔬菜繁育等高新科技在铜山农业生产管理中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独特的“铜山表情”。据统计,2011年铜山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5%。

    加大财政投入当好“引头”

    铜山是工业发展强区,新型工业化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全区130万人口中的80万农民如何增收致富还要靠土里刨“金”。该区区委区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方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牢牢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的“牛鼻子”。

    2008年开始,该区连续出台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资金补助办法》、《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规定农民在建设标准温室大棚、购买卷帘机等方面给予建设总资金30%—50%不等的奖励,奖励资金达到每棚平均5000元—7000元。仅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仅去年全区就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全区蔬菜种苗提质工程。

    为让这些资金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铜山财政支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将钱预拨下去让农民先用,大棚建成了钱就是你的,建不成政府再收回。农民心里踏实,花公家钱干自己的事,积极性大为提高。棠张镇跃进村农民陈坤告诉笔者,去年他拿到了1万多元政府扶持资金,一口气建了3个蔬菜大棚。当年仅冬季一茬反季节菜花就收入1万多元。

    “‘引头’,是我们这里对发酵面团的俗称。如今财政资金正起到了‘引头’的发酵作用,既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铜山区委书记毕于瑞说,2011年铜山全区土地产出率达4500元/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0万亩,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并先后建成徐州久久农业示范园、三堡镇青纯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堡瑞克斯旺农业园、汉王镇月亮湾花卉苗木基地、徐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为农业科技的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强大载体。去年,铜山区蔬菜总产量达370万吨,总产值65亿元,总效益45亿元。食用菌总投料量2.6亿公斤,总产量38万吨,总产值10亿元,总效益6亿元。农民人均来自高效设施农业的收入为3660元,占了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让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在棠张镇夏湖蔬菜育苗中心里,全国第一台蔬菜嫁接机器人,为正在繁育的80万株蔬菜苗进行智能化无菌嫁接。嫁接速度可达800株至900株/小时,比人工嫁接工效提高6倍以上。“这类科学实用的农业新技术对我们农民来讲是最实惠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中心负责人张华说。

    近年来,铜山区把加强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和大规模推广作为农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蔬菜领域主要研究推广了标准日光温室构型及配套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两项核心技术。通过冬季温光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周年利用、水旱轮作、间套种、新型栽培材料等技术的集成运用,创造出具有铜山特色的“铜山标准日光温室构型及配套栽培技术”,近三年累计推广该类型日光温室6万余亩,实现产值16.8亿元,纯收入11.2亿元。

    以前,铜山菜农的菜苗都是一家一户自育自种,品种多而杂,苗种质量也没法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铜山先后建立起“棠张镇夏湖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张集镇二陈蔬菜育苗中心”等6家工厂化育苗基地,每年可出产商品苗4亿棵。做到了重点园区实现80%集中育苗,80%的生产基地实现集中育苗。通过工厂化育苗,先后推广应用新品种200余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8.1%。

    粮食生产上,通过整合国家、省、市高产创建项目,“桥涵闸站全面配套,沟渠路林综合治理”,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优质粮田100多万亩,并通过旱改水、籼改粳、人工栽培改机插以及良种普及、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和技术综合集成运用,打造出沿湖农场、大许镇、柳新镇等一批万亩高产示范片,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2011年,铜山连续第6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

    除了加大对先进设施的研发和良种的培育,近年来铜山区还瞄准科技前沿,加大对农业关键环节、重大技术的攻关力度,抢占产业发展的高端。他们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农学院、徐州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新增南京农业大学(铜山)食用菌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基地10个,中国农科院(铜山)科技展示园和院士工作站已进入实施阶段。

    像嫁接机器人一样,如今铜山农业生产中的许多新科技都让人眼前一亮:月亮湾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引入物联网大棚控制系统——通过电脑,可以实现对基地4个大棚里的花卉苗木进行远程监控,实现对作物生长信息实时感知、智能诊断、精确调控与智慧管理,对铜山设施农业向高产出、高效益、安全优质、低碳环保方向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铜山清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一个叫“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的方盒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温度、湿度等;久久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的太空椒、太空茄,形态各异,让人大开眼界……

    “二传手”贯通“最后一公里”

    2月8日,刚过完元宵节,台湾江山科技公司的赖茂盛教授就来到铜山区棠张镇学庄村设施葡萄基地,对果农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赖教授一来,种植户像追明星一样追着问这问那,他不光带来了葡萄管理技术,让我们的果品长漂亮了,卖上了好价钱,还与果农签了销售协议,成了我们的大客户,以后我们要长期合作下去。”学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峰说。

    除了学庄村这种科技服务模式,近年来,铜山区还充分发挥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职业学校的“二传手”作用,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上创造出“农技指导员包村联户”、“示范式带动”、“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推广等模式,打通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张集镇李村的陈玲和丈夫李保中是村里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家里种了8棚双孢菇和其它蔬菜,在他们指导带动下,现在全村的双孢菇种植已由零散扩大到规模种植,温室大棚发展到2500多个,种植户个个都成了“土专家”,何永等十几位村民还被请到其他地方担任技术指导员。

    “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的合作推广模式,是近两年在铜山兴起的科技服务新形式,就是通过推荐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有关专业协会(合作社)的秘书长或技术顾问,与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最终通过合作社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技术的成果最终是要体现在地里的,要靠一家一户的农民去运用,为此,铜山区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幅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让他们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真正主人。目前铜山已涌现出10多万“拿证”农民。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挑起了铜山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梁。

    “龙头”安上科技引擎

    “农”字头工业的发展曾在当年铜山产业转型升级中立下头功,以维维集团为主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让铜山摆脱了对煤炭、建材、造纸业的依赖,至今该产业仍是铜山6大主导产业之一。可以说,深厚的农业基础是铜山新型工业化的第一跳板。

    “在机械、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从没放松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因为它们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铜山区区长刘广民说。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营销模式,铜山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在郑集、黄集、三堡等镇培育出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徐村食用菌加工集聚区已完成投资5亿元,共入驻、整合企业46家,销售收入达2亿元,利润过千万元,带动生产基地2万亩,带动农户2.2万户。全区“三大合作”组织超千家,会员15.7万户,覆盖60%以上农户,其中,200余家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了订单生产或定向收购关系,156家合作社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60多家合作社与各类超市建立了对接关系,80%以上的设施蔬菜通过各类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组织销往全国各地。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但作为市场主体,在激烈竞争中必须进行转型升级。而‘转’、‘升’惟有靠科技创新。维维要做铜山产业二次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维维集团董事长崔桂亮介绍说,近年来该集团积极引进科技人才,现有含博士、硕士在内的各类科技人员3000多人,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组建了省级“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开发中心”,如今维维在大豆学科的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1.75亿元,利税19.43亿元,荣获中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条农业现代化红线,把政府、农民、基地、企业、市场紧密连串成一个整体,科技让这条线变得更粗更壮更有力,成为拉动铜山跨越大船的纤绳。杨思恬刘昭君尚庆迎魏朝星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21/18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