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笔者来到著名“苗木之乡”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看到路两旁装运树苗的车辆来来往往。在李营苗木协会副会长王广礼的苗圃里,几十名工人正在起树苗。王广礼抚摸着碗口粗的树苗说:“滕州园林局一次订了2000棵‘造型法桐’,胸径都在15厘米以上。现在我们推行标准化种植,一亩地只种了40多棵树苗,但是每棵却在千元以上。我还种了国槐、白腊、樱花、海棠等七八个品种,好的几千元一棵。”
王广礼说,李营的苗木产业近20年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已趋向品种多样化、种植标准化、销售网络化、经营多元化。一些种苗大户还办起了园林工程公司,把树苗种到了新疆、西藏。转型的苗农,眼界更高,收益成倍增长。现在全街道苗木销售额6亿多元,并且带动周边市县发展苗木种植10万多亩,成为著名的“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为加快调整品种结构、推广新技术,李营苗木协会与市农广校联合办学,成立中专班,培养了300多名苗木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开设70多门课程,从苗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到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商务礼仪,苗农需要什么就请老师讲什么。经过3年的推广,“截干伐帽”的造型技术被苗农接受,全街道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5.8万亩,占总面积的92%。如今,苗农们普遍形成了“种多不如种优”的理念,追求苗木精品卖高价。现在,全街道苗木品种达200多个。
(段瑞清 王世友 孙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