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网友投稿  2012-03-17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周铮 蔡茂楷 黄朝武

    泉州,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发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传承。今天,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著名的侨乡,泉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三化”同步推进中,又奏出一曲“‘县域’强‘三农’强”的交响乐。

    泉州现在的“家底”着实厚实:2011年全市社会生产总值高达4271亿元,占全省的1/4,经济总量连续13年领跑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2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高居全省第二。

    考量泉州农业,如果仅从农业对GDP贡献的纵向角度看,泉州农业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占比不大。但如果从全局发展的横向角度比,其无论是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绝对总产值,抑或是农村民生工程,均称得上是一个特点鲜明、熠熠生辉的农业强市。

    没有资本基础,“县域经济”何以能从无到有、破茧成蝶?缺乏耕地资源,“三农”发展又何以全面提升、强劲有力?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走进泉州。

    开明革新、敢为人先——

    政府和百姓形成合力,县域经济借势崛起,夯实“三农”基础地位有了“资本”

    在泉州,人们处处可以感觉出县域经济的活力四射;感动于“三农”砥砺奋进的坚实轨迹;感受到浓重深厚的民生情怀。如此泉州,其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一语道明:“县域经济发达,‘三农’发展强劲,两者融合促进、并驾齐驱,这是泉州发展最大的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流淌着先人“开明革新、敢为人先”血液的泉州人,开“联户集资”先河,以农村社队的名义,开办家庭作坊式企业,点燃了乡村工业化的星星之火。依托“侨乡”资源,以“小洋货”为主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就此形成,各地“洗脚上岸”的农民企业家,高扛品牌大旗,抢滩资本市场,泉州县域经济由此发端,崛起于东海之滨。

    “泉州全力做强县域经济,让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大产业,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泉州市委书记徐钢的认识坚定而缜密,“我们用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壮大的县域经济搭力‘三农’强势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把‘三农’打造成泉州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百姓之开明,在于敢想敢闯;政府之开明,则在于敢于担当与政令延续。当全国在政策层面尚未对农民办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做出定论时,泉州各级政府就以极大的魄力,担当起乡土工业“保护者”的角色,创造出县域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的体制优势。当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后,他们又悄然完成了从“保护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经过30多年的大浪淘沙,泉州昔日遍布村野的小作坊,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细数泉州的3市4县,立足本地资源、汇聚各自特色的产业集群已经崛起:石狮的服装、惠安的工艺雕刻、晋江的制鞋、安溪的铁观音茶叶、德化的陶瓷、南安的水暖器材……成为一个个令人羡慕的“当家花旦”。胸怀伟志的泉州人策马扬鞭蹄不停,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光电信息、造纸印刷、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今天的泉州人,是有“资本”骄傲的:在2011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上,泉州有5个县市雄踞其中,坐拥福建全省一半以上席位。其中,拥有119件“国字号”品牌的晋江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名列全国前茅。

    

    更让泉州人骄傲的是,泉州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创造的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晋江经验”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晋江模式”,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和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县域经济上去了,“三农”基础地位如何牢固夯实?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否同步提高?幸福指数能否有效提升?对于这些重大问题,泉州从一开始便坚定一个信念: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所有百姓。

    避短扬长、另辟蹊径——

    农业以“小”博“大”,联姻资本市场,打造特色品牌,闯开现代农业一片蓝海

    泉州山多地少,耕地面积仅有196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是个传统缺粮的地方。耕地资源的先天不足,时刻警醒着泉州各级党政领导。扬长避短,创新农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做强做大农业,使之与县域经济协调同步发展,成为泉州上下的共识。

    “泉州充分利用山海优势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优、生态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福建省农业厅厅长陈绍军在介绍泉州“三农”发展时如是说。

    与工业制造业的耀眼相比,泉州农业较为“低调”,但绝不失其鲜明的特色、精致的布局,处处体现出以“小”博大的气势和开拓创新的成果,其267亿元的农业总产值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到泉州,喝茶是必不可少的。一片茶叶,管窥一斑。2011年安溪全县茶叶总产值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茶叶。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安溪盛产铁观音,上世纪90年代初,茶叶越丰收,价格就越低,茶贱伤农的同时,也刺激着政府的神经。茶业发展困局如何扭转、茶农增收的突破口在哪?经过深入调研和思索,安溪县创新提出“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质量监督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社会化”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鼓励产业资本进入,使茶叶从过去的粗放型生产、加工、经营,逐渐向精细耕作、集约经营、品牌经营转型。如今,昔日福建省最大的“国贫县”一举摘“帽”,早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全国百强县,“安溪铁观音”蜚声国内外。

    在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镇,盖竹村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辉荣,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茶叶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言语中无不透出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合作社是2009年由德峰茶厂发起成立的,社员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42户262人,茶园面积357亩。合作社对茶园实行老茶园改造和统一管理,茶叶品质不断提档升级,价格比周边老茶园高出百倍,最高的毛茶1斤可以卖到1500元,企业与茶农互利双赢。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的合作社,在泉州经工商登记的已有1200多家,社员达到8.6万人,带动农户23万户,联结基地面积60多万亩,为农户销售农产品近14.6亿元。

    安溪茶业浓缩和代表着泉州农业强势崛起的精华。如今的泉州农业,主导产业丰富、产业素质较高、区域布局合理,已初步形成粮食、水产、畜牧、林业、水果、茶叶、竹笋、食用菌、花卉和蔬菜等10大主导产业,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泉州农业在每一步发展的关键期,无不得到财政资金的强力支撑。2006年泉州在全国率先推出渔工责任保险、渔船保险、水稻种植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6个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明确由财政出资予以支持。在财政项目资金的强力扶持下,泉州还建立起防汛抗旱应急反应、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灾害性天气监测、海洋渔业安全信息管理等四大体系和防洪减灾社会化服务公共平台,为泉州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与资本的联姻,是泉州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招活棋。商机无限的泉州特色农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竞相涌入,一批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如鱼得水。而产业资本又反过来引领着特色农业向高优、生态、安全发展,泉州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耕种,而是现代技术支撑下的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业生产”。

    在泉州农业发展较快的近4年间,内提品质、外扩资本,令人对农业的实力和前景“刮目相看”: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2家,3家已经上市,5家即将上市;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获“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368家龙头企业获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8枚、省著名商标40枚;海洋捕捞总功率达42.2万千瓦,捕捞产量67.15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0.35万吨……

    不仅自身现代农业筋强骨壮,泉州与台湾农业合作交流,也搭上海西经济发展的顺风船,向纵深发展,果实累累:安溪海西茶叶加工合作基地、海峡两岸(德化)油茶文化旅游产业园和南安海峡两岸(溪南)台湾甲鱼良种繁育场等3个项目现已完成,去年设立的以现代渔业为特色的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福建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泉州将重点发展休闲农(茶、果)庄型、农业产业文化展示型(雕艺城、茶博院)、民俗文化型、健身养生度假型休闲农业,通过多元化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综合体等休闲农业产业集聚中心区。一幅美丽的休闲农业之都的蓝图绘就!

    回馈“三农”、城乡并进——

    政府将民生视为“一号工程”,“真金白银”大投入,“新农村大戏”唱起来

    “县域经济增强了,更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要集中财力办好‘基本民生’。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非基本民生’,让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泉州市市长黄少萍说。

    街道齐整、楼宇气派、绿草茵茵,在晋江市东石镇井林村,这种现代园林式的居住环境,让人赏心悦目。而村办农民大学、文娱广场和文化长廊的建成使用,更是让村民大呼过瘾。

    “口袋富了,脑袋也要跟着富。硬件改善了,软件也要升级。”井林村主任许金锁自豪地对记者说:“目前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5.5%,失地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从当初的一个落后村,短短数年间,变成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井林村的质变,折射出泉州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回馈农村、服务农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民生考量。

    踏访泉州乡村,居有所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就……曾经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财力雄厚的泉州各县区政府,均将民生视为“一号工程”,对与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最密切相关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更是重视有加,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速度、质量,泉州在全省均一马当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自2006年以来,通过改旧建新、“三清六改”和家园清洁等行动,泉州初步探索出产业带动、侨资引领、文化先导、造福搬迁、生态保护和和谐促进等6种新农村建设模式。5年来,泉州新农村建设共投入资金近80亿元、启动项目3700多个,889个村入围省、市、县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创建136个绿色村庄、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2个省级生态乡镇村和20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泉州同步推进“三旧改造”、安全饮水、电网升级等工程,让农民足不出村,便能享受现代城市生活的便捷。

    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大手笔、大举措,犹如股股甘泉流淌,滋润着农民的心田。2010年泉州率先实施市级财政对市县区“新农保”资金补助政策,这在全省不仅首开先河,也是唯一投入“真金白银”这么多的区市。仅2011年,泉州市级财政对各市县区新农保的资金补助就达2474万元。今后每年市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资金将达4000万元以上。

    1.98亿元低保资金温暖人心,覆盖低保对象13.5万人;投入7.34亿元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实施新农合大病市级统筹制度,全市受益于新农合、医保的群众达725万人;增加教育投入,11个市县区顺利通过省“双高普九”评估;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投入使用……泉州农民分享着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果实。

    农民增收是最大的民生。2011年为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的目标,泉州还创新农民增收工作机制,着力抓好种养业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服务拓展、农民就业创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5大增收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突破万元大关,达10578元,同比增长13.8%。同时,泉州对20个市级扶贫村加强功能“造血”,截至去年底,已实施帮扶建设发展项目近百个,投入建设资金一千多万元。

    泉州市委农办主任魏山国告诉记者,按照福建省把2010年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140万贫困人口列为扶贫开发、帮扶到户的新要求,泉州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内开展扶贫,确保至2015年(比全国提前5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目标。

    站立泉州湾,凭栏远眺,繁华似锦,令人心潮澎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本营”,泉州各乡镇在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中,因地制宜,你追我赶,一个个商贾重镇、旅游名镇和文化大镇,正在迅速崛起繁荣,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又带来了诱人的致富新机。

    海滨邹鲁、山水钟灵,底蕴深厚的古城泉州,厚积薄发。一路采访,这样的感受愈加强烈。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17/18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