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村城镇化要走新型社区之路

网友投稿  2012-03-08  互联网

    本报记者 李海涛

    “农村城镇化要走新型社区的路子。”3月5日,在河南代表团驻地,连续当了4届、近20年全国人大代表的河南省新乡市小冀镇京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华跟记者一见面,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40年前,京华村只是东街村的一个生产小队,那时村里贫穷落后、人心涣散。到了2010年,京华村早已变成全国闻名的乡村都市,拥有有色金属镁深加工、旅游区、疗养院、宾馆、房地产、学校等二三产业,共有固定资产15亿元。村里所有资产均归398位村民所有,人人有股份,村民住别墅,上班领工资,同时享有20多项集体福利待遇。

    与此同时,邻村东街村仍然是房屋低矮破旧、道路坑洼不平、垃圾四处乱倒,村里矛盾重重。2010年7月,京华村接受了东街村的整体并入,组建京华社区,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将京华社区建设成一个富足、现代、文明、和谐的城市化乐园。

    从一个生产小队脱离出来,再回头合并东街村,京华村是怎么做到的?刘志华说:“20世纪70年代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随后,80年代发展工业摆脱贫困,90年代发展第三产业奔入小康。进入21世纪,我们走的是发展新型社区的农村城镇化路子。”

    刘志华对40年前当上京华村前身——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队长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时东街村的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1972年选队长,村民没人肯站出来。最后村里人选出了以刘志华为首的7名妇女挑起烂摊子。当时的刘志华赌了一口气:“人穷志不穷,不信我们干不好。我们要争气,要为妇女争气、为农民争气、为农村争气!”

    首先从解决温饱开始,向土地要粮。干了一冬又一春,第二年,小麦丰收了,温饱问题解决了。“人均5分多地,只能解决温饱。怎么办?搞工业!”村里从信用社贷款500元买了5部草绳机,开始纺草绳,草绳机逐渐增加到80部。此后,又先后开办了腐竹加工厂、罐头厂、日化厂、纸箱厂等,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终于过上了小康生活。随后从90年代初开始,刘志华又带领大家进军商业、旅游、教育和高新科技产业。

    有了这么多年摸索得来的实践经验,对于东街村并进来后,如何再造一个乡村都市,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刘志华显得信心满满。她说,新型农村社区不仅仅是小村并大村,不仅仅是平房换楼房,也不仅仅是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而是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集约用地,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生活质量,调优产业结构,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产业格局和服务管理模式,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8/18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