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慧英
近几年,天津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城市化率达到了82%。据了解,天津市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基础上,实行了“三区”联动,去年又开展了“三改一化”试点。在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
黄兴国说,中国的农民是非常伟大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依托的力量是农民,而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三次贡献,第一次是贡献了农产品,工农“剪刀差”,支撑了工业发展,保障了人民口粮、农副产品的供应;第二次是贡献了农民工,他们改革开放后进城打工,支持了城市建设,干脏活苦活累活;第三次是贡献了农用地。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地统筹考虑,在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时候,在走城镇化道路中,要把农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概括起来就是要解决三件事、七个字:“安居、乐业、有保障。”天津市现在建设的43个示范小城镇就是围绕这个主题。
黄兴国说,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减少耕地面积的前提下,运用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了四批43个示范小城镇试点,已有40万农民迁入新的小城镇居住。我们示范小城镇建到哪里,养老、医疗保险就解决到哪里,每个小城镇相应设施都配套齐全,有污水垃圾处理场、幼儿园、小学、中学、超市、停车场、公园、卫生站、养老设施,农民根据宅基地情况换取新房,多余的可以出租,还可以到附近的工业园区就业,他们在这个5到6万、7到8万人口的城镇里,生活得非常舒适,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在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形成了“三区”联动的发展思路。也就是,农村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实力。宅基地换房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他们的话说是“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原有的村委会管理体制、原有的农民户籍身份都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在农村探索开展了“三改一化”的改革。这项改革是城镇化的深入,也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改革。所谓“三改”,简称为“集改股”、“农改非”、“村改居”,“一化”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集改股”,就是推行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农改非”,就是将农业户口改变为非农户口。“村改居”,就是撤销原有的村委会,组建社区居委会,主要是在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和村民户籍“农转非”之后,依照法定程序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
黄兴国介绍说,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内需,以天津的华明示范镇为例,它的华明工业园区到“十二五”末将创造500个亿的销售收入,40个亿以上的财政收入,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水泥钢筋、装修材料、家电、家具等多项产业的发展。今后10到20年,我国内需扩大的最大“发动机”就是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扎扎实实地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以宅基地换房,让农民进入小城镇社区居住,显著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整体面貌,解决了“安居”问题。第二步是“三区”联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了农民“乐业”和“有保障”问题。第三步是“三改一化”,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农民待遇”加“市民待遇”,推动农民变市民,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可以说,这三步构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模式,成效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