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立刚
农业部调查组的车子在吴兴区水网密布的田野上穿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开进了浙江省湖州织里大潘兜水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门。
“听说农业部调查组要来,我一早就等着了,外头雨大,挺冷的,赶紧进屋。”调查组成员刚下车,还来不及相互介绍,一位中年男子洪亮的声音就充满了合作社小小的院子。
走进合作社办公室,一番寒暄之后,方得知刚才那位男子就是合作社的理事长沈培康。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补贴我很清楚的,每亩地中央有综合补贴49.21元、直补20元、良种15元,省里小麦补20元……农机补贴有的能补到60%,有的一次性补5万元……”说到粮食生产等补贴,沈培康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一边说一边到隔壁房间拿出了一本银行存折。
“这里怎么没有2010年以后的?”调查组发现了问题。
“我办了一张卡,存折就不去银行打了,没问题的,每年的补贴都拿到了,我承包了1020亩水稻田,全部算起来每亩有近200元的补贴,如果没拿到,我不肯的。”
沈培康质朴的话语引起了所有在场人员的一片欢笑。
“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呢?”
沈培康说,希望国家能为合作社多搭建一些交流学习的平台,掌握大户对农业设施用地的真实需求,并想办法解决,把这些限制合作社发展的问题解决好了,合作社发展步伐会更快。
记者调查发现,该合作社拥有3000多亩稻田,农机服务面积达到1.5万亩,各类农机数量不少,光柴油每年就要用掉12吨,而目前的管理用房、设施场所只有2亩地,早就准备上烘干中心项目,因一直拿不到用地指标,只能拖着。去年,因为合作社没有烘干中心,400多亩小麦没收起来。
“今年只好上了,就放在现在合作社的院子里,尽管本来就很挤了,但没办法,辛辛苦苦种起来的粮食却因为没有烘干中心烂在田里,这太痛苦了。”
大户不仅对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各种惠农政策了如指掌,还对前景充满乐观,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诉求,那么,散户的情况怎样呢?
记者随调查组走进了孟相港村。孟相港村是吴兴区的一个行政村,典型的浙北平原村落。
记者随调查组来到了孟相港村的老书记家。今年76岁的老书记朱阿团做过38年村支书,目前家里三个农村户口,三亩多承包地,其中一亩八分地自家留着,其余的都流转出去了。
“中央政策好啊,我们农民很知足了。我知道有补贴,但不清楚具体内容,反正生活没有困难,种田纯粹是为了消遣,顺便弄点儿蔬菜、晚稻米,请领导放心!”老书记一边说,一边乐呵呵地发着中华烟。
记者了解到,孟相港村有农户343户,1378口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15261元。全村农业总收入只有工业总收入的1.7%,50%以上的农民从事工商业,几乎所有的年轻人洗脚上田,全村50%以上的耕地都流转给了大户。
告别老书记,走到村口,只见另一路调查组成员和几个村民正谈得热闹。
朱阿二家有5口人7亩地,4亩地流转出去,他本人做木匠活,一天200元的工资,一年做300天,他老婆上班,月收入2300多元。
朱阿二说出了一番心里话:我家的田都是老父老母在管,我只关心木匠生意好坏,不会去关心种田的补贴,开厂经商的人更不会关心了。
朱阿二的话引起了在场村民的共鸣。
孟相港村朱姓会计补充道:以前叫承包到户,现在实际上已变成了承包到老,村里种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60岁以下的人都忙开厂做生意或上班打工去了,平时连个人影都找不到。
吴兴区农办副主任朱新民告诉记者:由于整个吴兴区工商业比较发达,散户对自家承包地的态度大多如此,呈现传统农民在退出、大户在成长的趋势。
针对吴兴区大户、散户的两种做法,调查组分析认为:在经济发达的湖州,呈现出了传统农户的衰弱、新型主体的发展这个特征,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关注传统承包户的同时,应更多关注新型主体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