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越调声声韵悠扬

网友投稿  2012-03-03  互联网

    艺校老师在指导学员们练习越调戏的基本功

    宋同杰 文/图

    在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漫流寨村,一个不起眼的庭院,一间废弃的厂房内,人们经常可见看见一群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踢腿、下腰、翻跟头……这是社旗县艺术学校的师生们在上越调戏的基本功课,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他们中间小的9岁,长者年过六旬,为学艺,他们勤学苦练,不畏寒暑;为传承,多方筹资,创办艺校;为传艺,老师不计报酬,言传身教。这一切,只有目的——让传统戏曲越调戏发扬光大。

    坚守,只为越调发扬光大

    越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已经在南阳一带广泛流传。为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河南省唯一的县级越调剧团——社旗县越调剧团,在2010年8月与南阳市艺术学校共同创办了社旗县文化艺术学校,学校专门培养越调戏曲演员。

    魏天葆,年过六旬,一生喜爱戏曲,尤其对越调情有独钟。退休后,他被学校返聘为艺校老师,虽然薪水不高,但老人教课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授技艺。“希望发挥自己的余热,培养出一批戏曲人才。”他说。

    魏天葆说,这里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匮乏,老师们全部是一职多能:声乐老师也兼任讲文化课,基本功老师还担任器乐指导,每位老师几乎都天天连轴转。但为了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这里的老师一有空闲就给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小灶,进行单兵训练。

    丁江南,14岁,家住叶县,为了多学本领,她节假日很少回家,在艺校里“吃小灶”。“在这里练功苦吗?”“苦,但是很开心!”她笑着回答。

    据悉,清晨5点半孩子们准时起床,6点至7点练习唱腔,7点至8点练基本功。上午,有音乐课、基本功课;下午,有文化课、音乐课、基本功课。此外,一些学生还要学习器乐伴奏、练习形体等。教练金海对笔者说,无论严寒酷暑,孩子们都能坚持练习,非常认真,“这一切只为让越调发扬光大”。

    薪火,越调声声韵悠长

    艺校建校初共招收50多名学员,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批学生里面有几个非常好的苗子,但是很多人却中途放弃了。尤其是一个来农村的10岁男孩,来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家在父母办的草台戏班子演出了,学校老师怎么叫也不回来。如今艺校一共只有27名农村学生、8名教职工。

    艺术学校校长张留根说,虽然学生不多,但老师们讲课都很认真。如果剧团外出演出,校长就让孩子们跟着一起上台实践,以老带新,这样孩子进步更快。孩子们天赋很好,经过一段学习和实践,将来一定会成为剧团的台柱子,让这古老的百年大戏继续流传下去。

    虽然重重困难,但是近年来国家对文化的重视让大家看到了曙光。该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越调戏的传承保护力度,培养越调艺术人才,在教学场地,培训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剧团的几位高级演员,不仅活跃在乡村舞台,还担负起来培育越调新苗的重任,近几年来,越调剧团克服经费不足等问题,先后开展送戏下乡近千场次,足迹遍布15个乡镇200多个村街社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当地村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草根剧团。2008年以来,剧团采取政府买单,艺企联姻等方式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这一服务农民、贴近农民、丰富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民心工程,成为当地文艺工作的品牌。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3/17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