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承接科技的第一缕阳光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3-02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夏树 常怀深 李庆国 李丽颖

    如果要想感受北京农业的位势,最好能到密云县新城子镇去看一看。那里地处北京最东端,与河北三县相连,人称“鸡鸣四县”,每天迎来的是“北京第一缕阳光”。就像矗立在新城子镇的那块“四界碑”一样,北京农业最令人称羡的优势在于它“承接着科技的第一缕阳光”。首都集中了全国水平最高、数量最多的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让“第一缕阳光”催生产业升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已经成为北京农业布局谋篇的重大课题。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2010年,北京市又与科技部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一轮轮探索之下,这里不仅出现了一批打破体制格局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编织了一个触角延伸到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而且业已成为农业科技对外交流最活跃的区域。

    科技创新团队——

    占据产业发展高端

    为全面推进郊区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221行动计划”,即摸清市场需求和农业资源两张底牌,搞好科技和资金两个支撑,在摸清两张底牌、抓好两个支撑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农业信息平台。在这个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纲领性文件中,把科技支撑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如今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科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已深入人心,一支支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壮大发展。

    2010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被列入北京市政府拟办重要实事之一。对第一批组建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3695万元,果类蔬菜、生猪和观赏鱼三个产品的创新团队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3个,聘任首席专家3人,建设功能研究室16个,聘任岗位专家37人,建设综合试验站14个,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119个。通过一年的建设,探索了科技与生产的有效对接,既解决了生产技术性问题,又有效解决了机制性问题,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支支突击队。

    2011年2月,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各创新团队在广泛深入开展产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制定了五年任务规划。市农业局与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与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综合实验站和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等各层级签订了五年任务工作任务书。

    今年2月15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种集团、北京德农、登海种业、山西屯玉、河南现代5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研发推广“京科968”玉米新品种。这标志着由农科院和大型种子企业组成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正式成立。河南现代种业有限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一直在期待这个品种,只要品质好,不管出价多少,我们都要买。”玉米种植面积只有200万亩的北京,却以科技的力量影响全国玉米的品种种植趋势。

    生物育种产业,正是北京强力扶持的高端产业。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种子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控制了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已证明,种子对种植业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40%,可见其产生的效益之巨大。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研究集中在北京。北京凭借丰富的科技资源及雄厚的生物技术研发基础,率先在国内提出大力发展籽种产业的战略。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特色籽种产业发展。2010年制定了《北京种业发展规划》,打造种业之都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型布局。

    北京整合科技资源,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紧密结合,搭建育种平台,培育市场,为北京现代农业乃至辐射全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首都现代农业育种服务平台”目前已聚集了56个单位,500多名专家及高端人才,集成500多台(件)价值上亿元的仪器设备、40余万份种质资源,培育出新品种28个,包括通过国审推广面积亿亩以上的“京科968”、“农华101”等重大新品种2个。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是北京特色园区之一。在园区里记者看到,这里汇聚国内外新品种的试验展示,将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向全社会推广,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种业的需求。

    不仅仅是籽种业,在农业设施、农业装备、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北京科技领先优势日益凸显。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资源聚集,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2011年北京联合20个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国家工程中心、5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支持成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家,引导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农科城科技创新基地。吸引美国杜邦、法国利马格兰等10余家国外企业,首农、大北农等98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中粮集团、中种集团等6家中央驻京企业,打造总部研发集群,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集聚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示范不断辐射全国,使北京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北京农林科学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农林科学院副院长苏建通介绍说,他们不仅与北京8个郊区县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升级,而且通过科技合作、建立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使科研成果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全科农技员——

    让农民成长为职业化农技服务员

    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怎样才能在京郊的一沟一坡、一田一棚中落地生根?北京搭建了从市、区县一直到乡镇、到村的四级农技服务网络。采访中,我们着重考察了乡镇一级的农技综合服务站、田间学校和全科农技员,这些都属于政府为农民购买的服务。

    在大兴区安定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记者连通了当天值班的北京农林科学院特菜专家张宝海,他主持研究了北京奥运蔬菜,对100多种蔬菜的特征特性有较深的了解。张宝海告诉记者:“今天下午有两个农民咨询过了,因为刚过完年,人还不多。”农户们只要坐在服务大厅里,就可以通过专家在线可视咨询系统、科技服务电话咨询、技术服务触摸屏系统等多个农业服务系统,与专家在线进行双向面对面的咨询,随时解决疑难问题。

    相对于农民有问题找专家的农技服务形式,另一种送专家到地头的“田间学校”由于其生动活泼的形式而备受农民喜爱。早在2008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快京郊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0年底,围绕农业主导和特色产业,在10个远郊区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704所,培养农民学员2万余人。开展设施农业骨干农民培训,到2011年底共举办境内外研修培训班64期,培养合格骨干农民852人,其中到日本、韩国、西班牙、台湾研修的骨干农民共5期。几年来,农村实用人才境外培训5期、共计100人。农民的综合素质、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2月16日,大兴区种植中心植保站辅导员在魏善庄镇北田各庄村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做好露地西瓜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专题培训,主要针对西瓜种传病害,加强对籽种处理的意识,从源头降低病害的发生。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针对农业生产技能和实用技术,开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系统培训活动。大兴区从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开办到现在已经有6个年头,不仅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农产品的安全和生态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加油站”。

    开通了专家和农民的直接交流通道,实践中还存在“夹生”的难题,专家不可能天天驻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还有不解渴的地方。

    让农民服务农民,建立全科农技员,是北京市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探索,属全国首创。

    “张福良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嫁接技术,而且还免费提供嫁接好的砧木苗。去年我家6亩地嫁接茄子挣了5万多元,平均每亩收入比过去多了3000元。”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东安村村民张书成高兴地说。他所说的张福良是东安村的茄子繁育大户,还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全科农技员。

    2010年8月,根据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在房山、通州、大兴、密云、延庆等区县开始启动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市、区县、乡镇、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快速对接联动机制,有效解决科技进村入户“梗阻”问题。2011年,北京市政府在《关于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新增设500名全科农技员,实现“千人千村”目标。

    目前全市分三批在10个远郊区县39个重点乡镇1039个行政村,选聘和培养了1039名村级全科农技员,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其中,作为试点区县之一的密云县,经村党支部推荐,镇、县两级农业部门审核,市农业局组织考核、培训后持证上岗,共选聘了三批全科农技员。这些被选聘为全科农技员的农民,都是当地种植能手、科技示范户或“土专家”,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学技术促增收。

    密云冯家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玉荣说,自打有了全科农技员以后,我们镇的制种产业和以前比有了明显变化,制种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这主要因为有农技员到田间地头给老百姓指导,他们督促检查制种的各个技术环节,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为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探索的时候,北京率先打通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村级结点,为北京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采访中获悉,这些全科农技员不仅可以得到定期的免费培训,每月还能从政府那里领取1500元的月薪。这让我们看到一个趋向,全科农技员正变身为活跃在田间的职业化农技服务员。

    世界草莓大会——

    在农事盛典中催生产业升级

    进入2月,北京最大的盛事是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从2月18日到22日5天里,大会共迎接约20万游客,游客采摘草莓36万公斤,实现收入3600万元。作为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主办地的昌平,那几天可谓是车流、人流涌动,香嫩甜美的草莓着实地让昌平火了一把。来自国外的官员,草莓业界的学者、专家,企业的精英以及参观的市民在北京昌平欢聚一堂,共赴草莓之约。

    市民们知道,继“世界草莓大会”之后,北京还将举办“国际食用菌大会”、“世界种业大会”、“世界葡萄大会”,盛典不断,好戏连台,这是农业为这座古城奉献的节庆,借此,北京的农业劳动者也要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俯瞰一个个农业产业。

    北京市农委新闻发言人高华说:“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农业作为世界城市的特色产业,不仅要为城市农产品供应和应急安全提供基本保障,还要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支持和市民休闲生活创造新空间,必然要求深度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打造成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低碳产业,展现其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特点和优势。”

    昌平区的草莓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近几年蓬勃兴起。2009年起,昌平着手进行现代化温室草莓高架基质栽培的研究与示范,解决草莓生产的基质栽培、根部加温、滴灌自动肥水调控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引进草莓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累计引进优新品种50余个,并筛选出适合观光采摘的优良品种“红颜”,成为京郊草莓的主栽品种,形成了草莓拱棚栽培、塑料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和日光温室高产高效栽培三大技术体系。截至2011年底,昌平区共建成草莓日光温室1万栋以上,配建优质种苗繁育基地6000亩,均占全市总量的80%以上;2010~2011草莓生产季,年产草莓750万公斤,产值突破1.8亿元,辐射带动了京郊设施草莓发展;2011~2012草莓生产季,预计年产鲜草莓120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2.5亿元。

    高效农业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的高效,更带来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观光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草莓观光采摘游客达32万人次,今年,借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之势,昌平草莓将迎来百万游客观光采摘。

    草莓大会前夕,在被称为“番茄联合国”的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科技集团园区内,记者看到温室中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即时不断输送到“日光温室生产指挥平台”,而工作人员只要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进行番茄的栽培与管理。金福艺农技术员赫崇慧是个农学研究生,她说:“以前是看天看地种,现在是看数据种田,数据就是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数字化手段控制,可以少生病、节省成本,提高品质。”

    如果有人告诉你,每个平谷大桃背后都有30余项技术作支撑,请不要惊讶。2009年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启动,根据北京首都都市农业特点,选择10个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产品,引导和支持首都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重点集结,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系统梳理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需求,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际上,无论是大兴区的现代农业、顺义的蔬菜、门头沟的樱桃、通州的食用菌和葡萄、密云的养殖业、房山核桃、平谷大桃、延庆的奥运蔬菜,以及怀柔的冷水鱼与板栗,昌平的鲜切花……北京每个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都是系列科技的集成。

    通过采访我们深深地感触到,正如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所言,在科技力量的强大助推下,北京农业的多功能将实现更加深度的开发。北京农业必将成为首都鲜活等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保障、宜居城市的生态景观基础保障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率先成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引领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农业高科技人才聚集区。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2/17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