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四有”保障工程让后进村强起来

网友投稿  2012-03-01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夏树 袁旭 李丽颖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安不安,主要看村官”;“基层坚强,事业兴旺,基层不牢,地动山摇”。这些朴素通俗的语言道出了村级党组织的重要地位。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山东省沾化县于2010年9月,启动了村级党组织建设“四有”保障工程,即有班子、有场所、有活动、有收入。意在通过这项活动,让后进村强起来。

    转变思路,摸清家底,从“短板”发力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班子不健全、党组织和党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沾化县委负责同志说:“这些‘后进村’、‘短板村’其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地方基层党建水平,我们改变以往‘重先进,抓典型’的工作思路,转变为‘重后进,抓保障’,从源头上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沾化县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全县438个行政村逐村进行了5次摸排,共确定“四有”保障重点村148个,涉及后进要素373个,其中,班子不健全的村116个,场所需要升级改造的村84个,党组织和党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村99个,无保障正常运转收入的村74个。

    千名干部挂牌认领后进村,“一村一策”帮扶

    “我们认领帮扶大高镇河东李村,并做到3条:帮助建设村民服务中心,建设资金我们实报实销;提供村办公场所内部设施,并选派精干力量帮助村里开展党建工作;帮助这个渔网专业村开拓渠道对接国内外市场,把渔网产业做大做强,增加村集体收入。”这是沾化县地税局局长成兆胜在“四有”保障实施村挂牌认领帮扶会上,当场作出的承诺。

    为推进“四有”保障工程,沾化县制定了“四有”保障工作不达标村县直部门(单位)挂牌认领方案,把城乡资源嫁接到“四有”保障工程不达标村,形成“千名干部抓保障、千万资金建场所、千张药方解难题、千项承诺惠民生”的“四千”合力。

    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靠村级党组织去贯彻落实,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各类矛盾靠他们去化解。沾化县组织“挂牌帮扶干部”1146名,采取“1+1”、“1+N”、“N+1”主动认领方式,着力建强一个好班子、完善一套好制度、建设一个好阵地、开拓一个好渠道、制定一个好规划,做到整治村完全转化才能销号。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主阵地,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原有村级场所已不能适应群众的要求,升级改造成为群众的迫切愿望。对很多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村来说,出资提升改造活动场所非常困难。沾化县提出“县乡财政拨一块、县留成党费拿一块、县直包村部门帮一块、村自筹一块、义务劳动省一块”等方式合力解决。

    “四有”保障工程实施后,县乡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挖根溯源,寻找制约后进村发展的“症结”,制定帮扶方案,做到“一村一策”、因村施治。泊头镇陈家村原来是个“一年得换好几届村支书”的“乱村”,村内各项工作一度瘫痪。包村工作组找到村班子不稳定这个“顽疾”,对症施治,制定了“化解村内矛盾、培养积极力量”的思路,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内事务,逐渐理顺了村民情绪,选出了群众满意、党委满意的村“两委”班子。

    为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活力,沾化县组织开展了党员为民办事“公开承诺”活动,并在泊头镇孟家村先行试点。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党员,按照“支部设岗、党员竞岗、明确责任、公开认领、挂牌上岗”的原则,竞岗定责,挂牌工作,发挥模范作用。从“设岗定责”到“竞岗认责”,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广大农村党员在“四有”保障工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立足长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大,矛盾多,基层党建要想取得成效,必须立足长远、常抓不懈,这是沾化县在“四有”保障工程实施之初就思考和谋划的问题。为此,建立完善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约谈制度》、《“四有”保障工程验收销号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等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四有”保障工程的机制保障问题。

    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到人,各相关责任人根据各自具体职责作出承诺,明确承诺事项、措施,完成时限和承诺践诺情况作为年终各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履职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将“四有”保障工程细化为5大项、22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逐一明确标准,使整改目标具体化。实行日志、周报、月调度等管理制度及时督导,动态管理,逐村调查,实地查看,民意测评等方式验收销号,做到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整治对象转化一村,销号一村。

    “四有”保障工程的推进,使村党委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提前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1687项,为村“两委”换届提供了保障。116个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的村全部换届成功,班子问题全面销号。同时,抓住“四有”这一核心,开展“农村党员公开竞岗承诺”、“村两委换届承诺”、“创先争优先锋大家评”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农村党员有效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真正将党员干部推上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县、乡、村三级党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出承诺8129项,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1/17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