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家女240万针绣出《清明上河图》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2-18  互联网

    张建英正在创作十字绣《富春山居图》长卷。

    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局部。

    相子瑞 周永 陈静 文/图

    2月9日,初春的天有些清冷。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胡庄村一处僻静的院落里,几只鸡鸭蜷缩成一团,懒洋洋地偎在墙脚下。屋里没有生炉子,有些镇凉。主人张建英伏在特制的焊架上,正一丝不苟地绣着十字绣作品《富春山居图》。这幅作品预计总长15米,才刚刚起头。而此前,她已完成十字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总长6.52米,宽0.7米。提起这部“鸿篇巨制”,张建英百感交集。

    现年41岁的张建英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出嫁前就心灵手巧,绣过枕头,织过毛衣,对针线活总能捣鼓出个花样来。2008年,她又迷上了十字绣工艺,利用劳动之余先后完成五部小幅作品,虽谈不上精致,但却通过不断摸索,练就了娴熟的手法,搭线、藏线,压线,精细的绣功使作品一副比一副有模有样。

    2010年秋收过后,张建英偶然间听邻居说有创作十字绣长卷的,她心想,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说干就干,张建英选择了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并很快在德州市场花1000多块钱买来图纸,随即投入创作,这一天是10月13日。

    之前张建英所绣十字绣作品绣线颜色单一,多为书法字画,而《清明上河图》仅绣线就有78种,且要密密麻麻一针挨一针地绣。有的地方色彩变化比较频繁,有的时候每绣一针就要换一种绣线,繁琐程度可想而知,对于天生急性子的张建英来说,的确是个考验。开始绣的第一天,她从早忙到晚,饭都没顾得吃几口,结果只完成了火柴盒大小的面积。看着厚厚的卷轴,“倔强”的张建英咬咬牙选择了继续。

    十字绣这项活累眼费心,严重的时候,风一刮,眼睛就会疼。刚开始的时候,张建英还会抽出点时间出来放松一下,而后来却日渐“痴迷”,有时候都顾不上做饭、照顾孩子。性格外向的张建英平时把自己关在家里都难,而为了绣制《清明上河图》,她却把自己“憋”在家里一年多。夏天天热,张建英忙完农活,利用晚上时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腿上长满了痱子,身上被蚊子叮得满是疙瘩。由于长时间捏针,大拇指和食指常常被磨掉老茧,为此,她先后用掉创可贴120多枚,医用胶布5卷,用坏绣针20多根。女儿是她的第一个观众,哪里线压得不好,哪里还有小问题,她都会当好“技术顾问”。

    小小一幅图,花了张建英不少心思。一山一水、一房一木,她都力求绣得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而有动物的图更要绣得尽可能活灵活现。从农民进城的穿衣打扮,到手里的鞭子,再到骑马、骑牛的姿势,都不相同。包括在镇上的人赶集的情节,给达官贵人抬轿、牵马的人,都尽量做到细致入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张建英14个月通宵达旦的“精挑细作”,《清明上河图》告罄,总计240万针。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竣,构图起伏有序,人物生动传神,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不至真至妙,北宋王都汴京的繁华景象跃然作品之上,其精致无比的绣工,让人为之折服。

    张建英说,艺术是用来让更多人欣赏的。她准备在适当的机会把这幅作品卖出去,然后专心攻于现在的《富春山居图》创作。据了解,《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黄公望晚年的精品杰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名迹。“绣制十字绣,赚多少钱都是次要的。这几年靠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咱农民富了,也要把热爱艺术当作一种享受。”张建英朴实地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18/17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