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手艺农村”喜洋洋

网友投稿  2012-02-11  互联网

    蒋培玲

    近现代以来,面对现代文明的蓬勃,中国的传统文化显然是有些失落的,尤其是诸如剪纸、制陶、纺织、制茶等,这些以往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最能代表农业文明的农村传统手工艺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月5日-15日,由文化部等13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与观众见面。布料染织、服饰制作、食品制作、陈醋酿制、家具制作、手工艺品等贴近生活的“非遗”项目,让整个展览溢满浓浓生活气息之外,更生动诠释了近年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恰似一味强心剂,让这些农村传统手工艺及其从业人员精神起来。

    用生产手段保护“非遗”农村民间工艺得以传承

    农历正月里的北京春寒料峭,而农业展览馆内却温暖如春、热闹非常。陕西凤翔的泥塑、浙江东阳的木雕、内蒙古包头的剪纸、山东潍坊的风筝、云南建水的紫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汇集于此,每个展区的观众络绎不绝,许多是一家三口齐出动,他们或观看制作过程、或询问材料工序,抑或是实际上手操作体验,徜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洋。老家湖北恩施的张阿姨就对几块土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原来,她儿时在农村跟祖母学过这项技术,只不过后来到城市后不接触了,也鲜少见到了。“本以为这些东西没人会了,没想到在这竟然看见了,有种回家的感觉。”她兴奋地说。

    中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在农村,它们根植于本乡本土,来源于劳动与生活,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然而受到新的文化理念、娱乐方式、生活方式的冲击,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价值观的改变和对文化的追求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已经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不愿意成为老一辈艺人的传承人,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离去,使许多优秀的农村民间手工艺等面临失传危险。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效率比较低的传统手工艺应该如何去保护传承呢?所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下全社会的共识。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文化部等相关单位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代表性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说,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首先是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对适合生产性保护的濒危代表性项目,采取优先抢救与扶持措施,整理、保存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其恢复生产;对有市场潜力但生产力量分散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进行生产。

    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并每年提供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非遗”开展“生产性保护”。2011年10月,文化部又公布了41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此次展览就是以这41个基地为主,精心选取了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展,展出近2000件珍贵实物。展览分为绘饰生活、文明天下、抟泥成器、点石化金、锻造辉煌、品味醇美、经纬天地、锦绣人间、悬壶济世和春色满园十个展示部分。这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为齐全、技艺最为精湛、作品最为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展示活动。

    更令人欣喜的是,被邀请参展的17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大多数是带了徒弟来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矛盾正在缓和。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文化产业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另一种说法就是将文化产业化。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下,文化产业并不是城市的特权,实例证明,农村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农村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此次前来参展的胡新明是陕西凤翔泥塑的传承人,从他口中得知,他在家乡陕西省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成立民俗文化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利用当地粘土资源,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将传统特色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发展六营泥塑产品,解决了当地千余人的就业,其中留守妇女有300人。

    山东省临沂农民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走出了一条“打柳编筐、养活一家”的新路。传统柳编告别了过去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开始采用“经销公司+经销商+农户”的现代形式组织生产,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25万农民从事柳编生产,柳编出口量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60%。据此次代表临沂来京进行柳编才艺展示的邱守胜说,他们夫妻每年在农闲时通过柳编就能收入两万以上。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许多人失家失业。见此,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在汶川县映秀镇组建了中国汶川藏羌织绣传习所,采取了“协会+传承人+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带动一千多名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经过杨华珍培训的农村妇女,大多在自己的家中从事农业劳动同时,还能靠这门新学的技艺每月挣几百元,而一直跟随在杨华珍身边专职搞刺绣的人,每月也能挣一两千元,她们制作的传统藏羌织绣艺术品已远销海外。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曾在临沂等地开展“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这一课题,对山东农村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田野调查、理论研究和创新设计。据参与此项目的付德雷老师讲,发展农村手工艺产业,最直接的效益是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现代产业机制、传统文化资源、现有人力资源的融合和发展。

    正如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山东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所说,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拓宽文化产业空间,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义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其文化传承、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综合效能,作为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并将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形成集群、合力。这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11/17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