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宣传政策了解农情推动春耕把增粮增收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

网友投稿  2012-02-08  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 宁启文) 2月7日,农业部召开动员培训大会,启动2012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农业部决定,从部系统选派123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以机关干部为主),分成30个组从即日起深入27个省份开展为期1个月的驻乡进村入户调查。部长韩长赋在会上要求,调查组同志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下到基层、走进农村、遍访农户、广查农情,把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农业部门推动增粮增收的重点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推动实现“稳中求进”总目标、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平稳起步和良好开局。农业部门要把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加强实践锻炼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提供动力和保证。

    去年春秋两季,农业部分别集中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百乡万户调查”和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同时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活动,达到了“了解‘三农’、推动落实、锻炼干部、创先争优”的预期目的。实践证明,机关工作重心下移,机关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符合基层和农民群众期待。为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实践锻炼”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农业部党组制定了《关于坚持干部深入基层和加强实践锻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部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决定继续推进农业部机关干部并带动全国农业系统广泛开展“三深入”活动。

    根据活动方案,今年的“百乡万户调查”,继续与地方农业部门联合开展,每个组要调查4个乡镇、走访400个农户;调查组一般住在乡镇,有条件的住在村里;调查期间,住宿、交通等费用由农业部统一安排。韩长赋要求,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要重点围绕四个主题,有的放矢,务求实效。第一,宣传政策。在调研走访中,要用基层和农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用基层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了解农民群众对于政策的实惠和执行办法是否满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对政策的看法和需求,提出完善建议和改进办法。第二,了解农情。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工农城乡关系、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形式进行重大调整。各调查组要多走一些村落,多访一些农户,多谈一些干部,多交一些朋友,了解反映农业农村发生的这些变化,提出政策建议,为农业部党组决策提供参考。第三,推动春耕。各调查组发挥好组内农业技术专家作用,认真开展好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动员农民早下田、早管理。及时反映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大力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和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第四,锻炼干部。调查组同志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求知求实之行,不断丰富基层经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群众感情。注意归纳总结,努力提高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和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水平。

    韩长赋对参加调查活动的同志提出五点希望:一要饱含深情,在深入基层中感知百姓冷暖。要对农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自己当农民、视农民为亲人,亲身感受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真正深入乡村、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与农民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二要虚心学习,在群众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要拜群众为师,当好学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农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用农民群众的改革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学习农民群众吃苦耐劳、踏实务实的精神和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质,更加自觉地把奉献“三农”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三要勤于思考,在深入调研中求解发展难题。既要带着问题下去,又要善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注意研究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政策问题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四要求真务实,在服务群众中推动工作。要将调查活动与春季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搞好春季田间管理,督促地方搞好春季防疫工作。深入了解基层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多种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五要锤炼作风,在艰苦环境中创先争优。遇到困难首先要立足自己解决,切实做到为民、惠民、不扰民。调查组同志要发扬优良传统,生活俭朴、轻车简从、廉洁自律,充分体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会议就中央1号文件精神、强农惠农政策、基层调研方法等进行了讲解、培训、交流。农业部在京部领导、机关司局和在京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查活动的全体干部和“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工作组成员参加会议。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08/17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