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的一项新成果被刊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团队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使杂交水稻的发展跨入一个新阶段。2月1日,张启发和他的团队向笔者讲述了历时25年的科研“长跑”。
25年磨一剑
现任华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和他的团队为pms3的研究投入了25年的时间。1987年,“克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正式立项。
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丁寄花博士介绍,1973年,在仙桃发现了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它是极其宝贵的水稻遗传资源,可利用它的特点生产杂交种,被称为“两系”杂交稻。与传统的“三系”杂交稻相比,简化了杂交育种和制种程序,降低了种子成本,并且配组自由,能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湖北省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1987年纳入国家863计划。但是,控制杂交稻培育的关键基因是什么,能否进行克隆,一直是张启发团队苦心钻研的课题。
谈及艰辛的研究过程,张启发的同事回忆起了一件往事。由于这种杂交稻主要受光照影响,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张启发日以继夜地采集水稻样本。由于水稻离土后会马上发生变化,需要迅速地放入冷库里。于是,在酷暑下来来回回进出冷库10多次,一向身体很好的张启发病倒了。
“科学来不得急功近利”
张启发感叹道,从1987年开始,这个课题花费了他25年的时间,每年都有研究生进行攻关研究,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让团队顺利地完成这个科研项目,取得成果。
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为基础培育“两系”杂交稻的成功,更使杂交水稻的发展跨入一个新阶段。然而,基因pms3的发现与克隆,其科学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为今后科学家对非编码序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并将成为科学研究的新热点。
问及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热衷于科研的现象,他告诉笔者:“科学来不得一点急功近利,希望这个科研项目的成功,能够为年轻人带来些启发,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不要期望今天立项明天就会抱来一个‘金娃娃’。”
(张瑜琨 范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