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双堰村:赚钱不愁养老无忧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2-07  互联网

    杨代军 本报记者 阮蓓

    带着旅途的劳顿,1月21日,从广东回来的四川省金堂县清江镇双堰村农民工肖老五,从天府水城赵镇下车,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一片陌生: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入村,成片整齐的蔬菜大棚连接着两旁青瓦白墙的美丽村落,一时间,回家都找不着北了……

    “两年没回来过年,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肖老五感叹着。“五娃春节后别出门了,现在在家门口也能赚钱。”在新修塘库的工地上,村民夏卫国打趣地说,自从去年年底两处塘库工程开工以来,他就没闲过,打工之余,在自家房屋周围都种上了莴笋,“现在收蔬菜的车可以直接开到我的田边地角,根本不愁销路,加上务工收入,一家人日子滋润得很。”

    “双堰村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6062人,耕地面积5803亩,该村发展定位是坚持农业部制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及生猪养殖基地三位一体。”一旁的清江镇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规模发展绿色蔬菜外,在双堰村进行的优质水稻和小麦制种基地,以双堰村植保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由农户分散经营,龙头种业公司统一收购,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实现了“三赢”。同时,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采取“群众铺底子,政府盖面子”的建设模式,全村投资39万元建成农村公路4.6公里。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劳动力3500余人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灌溉渠12.9公里,新建机提灌站2座,改造中低产田3000亩,有效改善了全村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条件。去年投入40余万元,改造土坯房13户、1000平方米,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8000元。

    公路旁边,村民周桂琼指着自家的一块红薯地告诉记者,这块地往年都是栽了红薯种麦子,偶尔种些玉米,一直没有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给自己增收。“以前,屋前房后二三十棵树,结的果子自家吃不完,汽车进来又不够拉,只有推着板车自己卖,费力不赚钱。”周桂琼说,今年起,要把公路两边的旱地都种上柑橘,与自家庭院里的果树连成片,“大规模种植,除了内销还能外调,销路肯定没问题。”

    在硬件设施不断提高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服务群众的“软着陆”,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实践,推进社会和谐建设。目前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4178人,参合率达91.4%,农民养老保险参保1988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8%。建立了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帮扶贫困户11户,户均增收超千元。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100%。

    村民罗兴邦就是这项民生工程的受益者。现在,罗兴邦一家5口人都买了保险。“我和老伴分别交了7920元,现在我每月能领取130元,老伴每月可以领取90元。”罗大爷算了一笔账,自己交的钱5年内就可以收回来了。而同样与土地打交道的儿子、媳妇则更加幸福,他们从去年每月交纳500元,交够3万元后,儿子满60岁每月可以领取800元,媳妇满55岁每月可以领取700元。

    “今年养老保险又涨了,我要争取活到90岁。”罗兴邦老人换了一身过年的新衣,笑呵呵地说道。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07/17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