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吴晶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教育改革正在悄然改变着学校的面貌、教学的方式、教育的生态。
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60多亿元专项资金,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最贫困地区农村的2600多万中小学生因此受益,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2010、2011年,国家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2010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年发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
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一年多以来,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正在认真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组正在深入研究和论证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等改革涉及的重要问题。相关政策、办法或方案在出台前还将进一步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实施向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国家级培训计划”,当年完成培训教师115万名,其中农村教师110万人。2011年又启动“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一年间,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等正在试点。
为了拓宽农村师资的来源,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各地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并对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脱产培训。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