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在转变调整中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网友投稿  2012-01-10  互联网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小组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资金为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投入规模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以来的农村经济形势

    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去年以来,面对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部署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抗灾减灾,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服务,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去年全年粮食总产创纪录突破5.7亿吨,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续5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二是棉花生产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7.0%,总产达到720万吨,增长约20%。三是油料生产有所减少。预计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8%左右,受持续干旱和冬春冻害影响,产量呈现减少趋势。四是蔬菜种植保持稳定,市场供应有所增加。五是畜牧业发展稳步向好。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53万吨,同比增长0.2%。蛋鸡存栏增长,生产能力明显增加;奶业生产平稳向好,养殖效益有所提升。六是渔业生产基本稳定。1~8月水产品产量2947万吨,同比增长1.92%。预计全年养殖业将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产品价格普遍有所上涨,部分产品涨幅明显。2011年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生猪和糖料价格涨幅较大,多数产品涨幅超过10%。

    农民工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农村非农产业较快发展。去年以来,各地继续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全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去年以来农民工就业规模仍在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此外,各地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结构性用工短缺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继续明显提高。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11年,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同比增长2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幅高达20.4%,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增加较多。工资性收入增长21.9%,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和农民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农业“四补贴”资金达到1406亿元,增加14.7%。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

      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

    201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力度,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2011年9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13个省(区、市)的111个县(旗、市、区),以及其中的9808个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了解去年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农业支持、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查表明,2011年各项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财政对部分领域的农业投入有所弱化、地区之间政策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

    一是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二是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的比重上升,用于农村的比重保持稳定。三是国债资金数额大幅减少,投入农业和农村的比重下降。四是耕地占用税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双双下降。五是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没有全面取消。六是各项农业补贴略有增长,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有所加大。七是国有粮食部门的粮食收购价格继续提高。八是产粮大县得到的奖励补助资金较快增长,部分项目和补贴资金到位较慢。九是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力度明显加强。十是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相关政策落实较好,但部分补贴资金增速缓慢、部分补贴资金有所减少。十一是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实施力度继续加大。十二是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十三是户籍管理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有一定进展。

     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建议

    (一)趋势及其特点

    总体来看,在维持农产品总量紧平衡的态势下,供给与需求的品种、结构、区域矛盾会更加突出。受全球人口增长、生物能源发展、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节余缺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主要农产品国内供给能力有所增强,但影响农产品市场结构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从国内看,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趋于上升,将在较长时间内构成农产品价格上行的推力。从国际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依然存在。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农业生产国际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但也给我国的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了挑战。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变化的情况看,一方面,我国蔬菜、花卉、水果以及罐装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保持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则高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在分享国际分工给农业带来比较利益的同时,也凸现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紧迫性。

    我国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有望实现,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仍存在一定的变数。从当前的情况及发展态势看,未来农民增收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内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将影响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二是不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外出就业机会减少,将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三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可能再度快于农村居民,继续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任务依然艰巨。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要求十分紧迫。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迫切要求相比,城市仍然存在着农民工工资偏低、居住条件恶劣、社保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主要政策建议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一是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农作物和动物新品种为核心,推进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二是以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为目标,加强高效栽培技术与健康养殖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性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三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四是以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为导向,培育生物质能源、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技术。五是要更加注重生物、农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加快普及推广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

    加大对农业资金投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条件设施建设。二是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三是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加大非农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与收入来源。一是支持和引导城市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鼓励城乡非正规就业组织发展,广泛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四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五是积极发展旅游健身、家政养老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空间。

    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供给水平。一是加快完成基层农业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产销对接。三是加大金融、保险服务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从制度上淡化农民工与城镇居民身份的差别,从政府公共投入导向上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省会城市和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三是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四是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同时还要切实加大中小城市教育资源统筹力度,重点落实农民工子女享受务工所在城市平等义务教育机会。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10/17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