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造魅力乡村“和谐效应”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1-07  互联网

    图为沂蒙山区“畅、安、舒、美、优”的生态文明样板路。

    (李蒙 摄)

    本报记者 唐园结 王一民 程天赐 于洪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着“一山一水一圣人”之称的齐鲁之地,常能得时代风气之先,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业绩和经验。改革开放后的“三农”领域,山东经验更让全国瞩目。

    从上世纪80年代诸城“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的改革发轫,到寿光农民蔬菜大棚的发明推广引发全国性的设施农业革命;从胶东农村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到外贸农业走在全国前列……诸多创举令人振奋,丰富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路径、内涵,改革在实践中的应用充实了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改革发展攻坚阶段后,山东继续着在“三农”领域的探索实践。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作出了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新家园的战略部署,吹响全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冲锋号。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工作做得怎么样,农村文明发展如何,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全省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其中,生态文明村建设占重要位置。建设生态文明村,不仅是村容村貌等外在的改变,也包括农民生活内容、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它的意义重大,对建设和谐社会将产生巨大积极效应,可以改变城市和农村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

    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思考,山东围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从理念、机制到实践,谋求新突破,打造新亮点。

    发轫:沂蒙山区的生态经济

    初冬的沂蒙山层林尽染,人勤果香,恬静殷实。记者走村串户寻足迹问“真经”。

    沂蒙山区的干部群众,率先实践探索出了“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蒙阴经验。

    蒙阴县八达峪村208户农民,把房子建在承包的果园里,每户4至6亩果园连片开发,形成了“房在园中、村在林中,一片桃园一座房,一圈兔舍作围墙”的庄园经济模式。村民把蜜桃生产、长毛兔饲养和沼气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循环农业。用桃叶喂兔子,兔粪入沼气池发酵,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用作桃树的有机肥。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1万元,其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20多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40多户。

    62岁的村民李长普家养了800多只长毛兔,卖兔毛、幼兔年收入近20万元;果树年收入四五万元。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俺村由庭院经济起步,发展为农户庄园,现在搞的是生态文明经济。”与一些老龄化的村庄不同,这个村里能见到许多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还有回村创业的大学生。

    生活条件好了,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社区服务站等。街道上每隔一百米有个小的垃圾站,每天专人收取垃圾。家家通了有线电视、买了电脑和小车,村民常出去旅游。李长普说:“我在网上开了个博客,叫‘沂蒙长毛兔夜话’,点击率高着哩!”临别还不忘叮嘱我们有空上网交流。

    在八达峪村带动下,周边刘家峪、万家沟、坪子、东大腰、山头、芦山等村都靠农户庄园开发走上了致富道路。

    蒙阴县决策者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符合县情、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村。该县按生态规律进行生态农业的总体设计,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及工、商、服务等各业协调发展,建设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新型村庄,把山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确定为“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统一”。经过几年创建,全县各地生态村建设异彩纷呈:

    蒙山风景区百泉峪村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建设了养心园旅游度假项目;扶持村民兴办古槐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垛庄镇古泉村依托孟良崮景区发展服务业,全村60%以上的农户围绕孟良崮红色旅游和全国最大的板栗市场经商办企业,人均增收2000多元。

    高都镇上温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苹果、板栗、大樱桃等绿色无公害果品,全村果园达到3800亩,富硒苹果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

    界牌镇河头泉村种植桂花历史悠久。该村传承桂花文化,成立蒙山桂花有限公司,建设300多亩桂花繁育基地;开发了桂花文化景区等,年增加农民收入50多万元。

    蒙阴县的生态村建设,引起了省里的高度重视。2009年,姜异康批示:“蒙阴县从实际出发,开展生态村建设,推动了当地的科学发展。他们的做法给大家以新的启示。”省长姜大明指出:“蒙阴建设生态村的经验应予推广。”2011年5月,山东召开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对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动员部署;6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掀起了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高潮。

    推广:村村有特色有亮点

    山东省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发轫于沂蒙山区的生态经济,但在全省推广的过程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态产业,而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围绕“产业生态高效”,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山区、沿海、湖区和城郊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围绕“环境优美宜居”,村庄规划要科学合理,地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社区和村容村貌整洁,服务设施齐全,农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围绕生活文明健康、倡树文明新风,创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户;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在乡规民约中增加生态文明内容,约束不生态不文明的行为。

    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采访,所到村庄环境整洁,不见了过去垃圾围村、柴草满街现象。香城镇小河村支书徐方田告诉记者:“市里镇里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每个村安排两名保洁员负责大路清洁。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镇里启动了‘文明卫生户’创评活动,把文明新风吹进农家。”村民赵广海家门前挂着“文明卫生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牌匾。他兴奋地说:“大伙儿把我家评为文明示范户,我更要带好头,让大家也能把‘金牌’挂上。”

    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社区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改造旧村庄实行新规划,共节约土地70多亩。社区成立了“聊城市新星农工贸实业公司”,带动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数十万亩。如今,每天都有包装整齐的鲜活农副产品销往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新居民在家门口上班,社区内各项生活服务和文体设施齐全,生活怡然自得。

    喜人的变化,见证着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迈开的雄健脚步。

    山东确定,建立“省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席会议”,负责重大问题协调,制定建设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推行市抓到乡镇、县抓到村、乡镇抓实施的机制。

    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改委5年期间将整合资金1653亿元,重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省财政厅2011年预算安排28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3年安排18亿元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从2011年至2020年每年筹措100亿元用于水利建设。

    在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旗帜下,齐鲁大地农村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建成了一批类型各异、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乡村,开创了“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局。

    仅临沂市,就涌现了以费县芍药山乡核桃峪村为代表的生态园林乡村模式、以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模式、以苍山县卞庄镇代村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以河东区汤头镇为代表的温泉度假模式、以苍山县兰陵镇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模式、以莒南县坊前镇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模式、以临沭县南古镇为代表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目前,临沂市共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1500个,生态文明乡镇83个,打响了“沂蒙六姐妹”等10多个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形成了一个以“红色文化”和“绿色经济”为基本主调的“沂蒙绿色生态经济带”。

    理念:产业是支撑,文明幸福是终极目标

    生态文明乡村,生态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建设生态文明村是一个历史的接力过程,有前人的贡献,更需今人的努力。

    位于黄河故道的聊城市冠县,曾经是个“生态灾区”。针对土壤沙化和部分土地盐渍化,历届领导带领群众坚持以林固沙,以水提产,营造出“林茂果香、碧水环绕”的农业生态新格局。仅2011年以来,全县就植树367.7万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8.6万亩,新建生态防护林3000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2%。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目前,冠县已培育17个水果集中生产区,打造了传统鸭梨、新优苹果、梨、油桃、大樱桃、小杂果等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冠县鸭梨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2000余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冠县韩路村一带成方连片的梨园达3万余亩,每逢清明时节,花开成海,蜂飞蝶舞;再加上梨园历史久远,树形奇特,文化底蕴丰富,该村在县里扶持下建成了“中华第一梨园”景区,成为集观光、民俗、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型民俗旅游景区,韩路村被评为省旅游特色村。

    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东李村依托特产“红花斑山药”,于2008年成立了红花斑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00余户,注册“红花斑山药”商标,实现了山药由分散种植到合作经营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市场知名度。2010年以来,该村又发展有机大蒜种植500亩,带动农户增收15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0元。富而重德,富而崇文,环境美化,该村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生态文明乡村,农民是利益主体,文明幸福是终极目标。山东各地紧紧围绕便民利民,加大城乡统筹规划和投入力度,把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

    潍坊市所辖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按照地域相近、有利于整合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全市1257个村庄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方面公共服务需求;开展生产性服务,建立健全科技信息、生产资料、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发展市场化的便民服务,设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

    济宁市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了“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勾画文明乡村和谐图景。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采取“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六大工程建设进行支持和奖补;各县市区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12亿元。通过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落实得力措施,打破瓶颈制约,推动农村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社会同步建设,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

    目前,山东全省大部分农村村居垃圾收集设施逐步配齐,“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不断完善,城乡环卫净化水平不断提升。已完成集中管理的村居、社区,基本做到“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财政补贴的一元钱公交车开到农民家门口,方便了农民出行。

    生态文明乡村之花在齐鲁大地竞相绽放。

    启示:让农村发展有了特色

    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它转变了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让农村发展有了特色,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它优化生态和人文宜居环境,增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培育新型农民,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山东的实践给人丰富的启示: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突出了个性特色。山东省在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是一厢情愿地以城市模式去套改农村、同化乡村,消弭乡村的个性,而是在尊重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正确处理保护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农民参与作用,实行城乡联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既要防止盲目大拆大建,又要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形成个性鲜明、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路子。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拓展了农业功能。过去,传统农业只是为人们提供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农业,其生态保护功能、食品安全保障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就业增收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充分显露出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我们不能再就农业论农业,而要把农业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其作用和功能,探究其发展规律。这对于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重新给农业定位,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创新了社会管理。当今农民对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社会治保、计生优抚、转移就业、土地流转、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改善住房、交通、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山东各地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相结合,与转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讲文明讲卫生和防病防疫相结合。通过农村社区化或合村并居,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让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资源下移到农村社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平台和通道。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建立了长效机制。一张蓝图,接力实施。正是由于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新作为,年年都有新变化,乡村面貌才实现了由绿起来到富起来,再到美起来的跨越;实现了人民群众由温饱到富裕和小康的跨越。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建设了美好家园。山东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通过开展“富、学、美、乐”四进农家和特色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投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自觉行动,形成“村村争创建、户户关心支持”的创建局面。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平台。它促进农村文化培育、环境保护、新农民培养,发展生态经济、普及社区服务,让农村既能共享城市文明,又保留了乡村特色、乡村魅力,成为可爱家园。群众乐于参与,创造积淀了新的“山东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7/17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