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充满现代农业魅力的新画卷

网友投稿  2012-01-06  互联网

    在广袤平原,在丘陵山区,在东南沿海,52个示范区积极探索实践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打开了展示示范现代农业的一个个窗口,描绘出充满现代农业魅力的一幅幅崭新画卷。

    自2010年农业部首批认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各示范区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主导产品生产能力、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示范区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现代装备夯实发展之基

    2011年辽宁省台安县富家镇南楼村种粮大户聂维云家机收水稻时,三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她告诉记者:“我家400多亩地不到10天就能收完。我新买了两台收割机,都享受到了国家补贴。”台安县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该县水稻25万亩,机械收割率达到70%。水稻机械化收割不但效率高,成本也比人工收割每亩节省50元。

    在示范区,这种高效率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并不鲜见。这得益于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一年多来,各示范区道路、水系、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硬件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装备和技术条件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在云南省宣威市得到了充分体现。该市整合烟草、国土、农业、水利和发改委等部门项目资金6.55亿元,通过平整土地、生产全程机械化、灌溉管网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举措,共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使原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经过改造的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每亩可增产100公斤,蔬菜每亩增效1500元。

    基础设施的完善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的重要平台。在广东省开平市示范区建设的设想中,企业参与带动是一个重要环节,而政府则需要“筑巢引凤”,为企业搭好舞台。为此,自2010年以来,开平市在示范区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水利、交通及1万平方米大棚等基建建设,开辟了科技创新与设施农业区、科技成果展示区、高效特种农业示范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事实证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一年来多家农业企业纷纷进驻开平,在这里建设起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如今,在各示范区,处处可见水电路网配套的大片耕地、连方成片的蔬菜大棚、漫山遍野的果园……示范区用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着现代农业的宏伟气势和坚实步伐。

    产业集聚尽显区域优势

    伴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规模化的产业在各示范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

    在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有机葡萄种植园,葡萄种植大户高竹亭告诉记者,他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亩山峦丘陵地。流转前,这些薄地只能种花生、红薯等比较效益低的作物。现在,土地统一流转后,政府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发展起了大泽山镇4万亩有机葡萄庄园。如今大泽山葡萄名声在外,自己每亩葡萄的收入能超过2万元。

    葡萄产业只是平度市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平度市委书记王中介绍,平度市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实施了粮食、蔬菜、花生、果品“四个30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四化”战略。区域化布局战略,使平度主导产业优势凸显,培育形成了平南优质粮油、平东优质出口蔬菜、平北生态果品三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板块。

    不止是平度,在各个示范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都在向优势区域汇集,聚拢成一条条产业带,规模效益、区域优势不断显现出来。

    辽宁省台安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原则,加快粮食、畜禽、设施农业、淡水养殖等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目前已形成淡季菜、肉食鸡、鸭鹅、淡水鱼、林果、黄牛等六大主导产业。

    与此相适应的是,全县农业产业化形成规模,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县域经济不断壮大。拿设施农业来说,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如今已达到2.1万公顷,建成日光温室大棚9万栋以上,各类果蔬总产量达到70万吨,年产值45亿元,设施蔬菜商品率达到95%,是省内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该县桑林镇蒋坨村目前全村棚区面积已达3000亩,实现人均一栋棚。村民姚秀玲对记者说:“我在自家地上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现在一个棚一年纯利有3万元。”

    先进科技带来高产出高品质

    各示范区主导产业的规模气势令人震撼,而其内在的技术含量同样值得称道。

    在黑龙江,科技成为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推动力。五常市全面采用绿色优质水稻栽培模式,智能化浸种催芽,标准化育秧大棚、机械钵体育苗,超稀植摆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作业,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较常规栽培增产15%以上;水稻良种覆盖率99.9%,玉米良种覆盖率99.9%,蔬菜良种覆盖率100%。肇东市则围绕良种良法、试验示范、农机农艺等综合配套组装,使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先进科技不仅带来了高产出,也保证了农产品的高品质。在广东湛江垦区糖业公司的生物防治所,记者见到了装在透明玻璃瓶里的一只只身长不到5毫米的赤眼蜂幼虫。据了解,这种小小的生物,是甘蔗螟虫的天敌。垦区年繁育赤眼蜂30亿只,使甘蔗虫节率下降40%,不仅比人工防治病虫害降低成本50%,还保证了甘蔗无农药残留污染。

    如今,在各示范区,良种良法等先进科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东马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东马屯村党总支书记孙经中介绍说,基地按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执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控制下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几年来不断引进果实全部套袋、安装杀虫灯、释放赤眼蜂、铺设反光膜等新技术,使优质果率达85%以上,产品率达98%,基地的产品在进行质量检测、精美包装、标注商标及绿色食品标志后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

    在山东寿光,标准化生产已深入人心。寿光把标准化生产视为提高产品品质、打造寿光农业高端品牌的生命线,健全了监管、标准、生产、检测和品牌创建五个体系,全力打造高端优质农产品的“寿光品牌”。2010年农业部对寿光蔬菜检测的合格率达100%。

      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告别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通过大户带动、企业带动或合作社带动的方式,从事生产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甘肃省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是城郊乡镇之一,全村352户1452人全部进入了7个专业合作社。村支书马志祥对记者说,该村2008年成立了奶牛专业合作社,22户奶牛养殖户共同投资建了村里第一个养殖小区。他们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生饲养、管理、销售,合作社成员带牛入社或以钱作价,按股分红。这种方式不仅规避了散户饲养无法保证鲜奶的安全问题,也解决了生产所需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规模等问题,使生产要素在合作社的平台上聚合起来。“我们的奶牛产的鲜奶可以卖到每公斤4元,供给对象都是像伊利这样的大企业,而散户饲养的只能供小企业,每公斤价格只有2元多点。”

    为了扩大发展空间,该村2011年还在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建了一个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奶牛繁育合作社,配备了全自动的清粪系统棚舍和全自动奶产量电子计量、并列式挤奶机组,同时投资500万元建大型沼气发电站,实现良性生态绿色养殖。合作社统一引种、统一规划、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销售,达到产奶量、奶牛品种、劳动生产率、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环保养殖意识“六个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扩大对周边农村的社会化服务范围,实现了社会化服务资源共享,为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支撑。

    黑龙江肇东市用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代耕的方式,实施“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机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服务周边农村,2011年以代耕方式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5万亩。五常市为村民提供耕种、植保、防疫、收获、销售等统一服务,积极推动农机联合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建立起了示范、推广、服务一体化的农机服务新模式。黑龙江垦区充分发挥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对农村的服务范围,2010年以来已向地方推广先进技术面积1026万亩,推广良种面积达1112万亩,提供航化作业85万亩,为地方提供气象服务面积达793万亩。

    在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涌现出来,成长为专业大户、种田能手……而随着新型农民的成长涌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我们的现代农业,也会因此而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参与采写记者 操戈 刘伟林 马小林 吴砾星 于险峰 吴晓燕 吴晋斌 张仁军 吕兵兵 张晓英 郑可欢 赵经平)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6/17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