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显特色 群龙舞翩跹

网友投稿  2012-01-06  互联网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市长王清宪陪同下在皇城村视察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以华康、正易、兴宏、晋宏等为品牌的畜牧行业19家企业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5个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山西绿洲纺织有限公司大麻生产车间。

    郑海燕 秦宏平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按照“立足资源定产业、围绕龙头建基地、扬长避短布区域、根据需求扩规模”的思路,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小杂粮等六大区域性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此外,大麻、饮品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具有一定规模。农民形象地说这是“大龙小龙闹晋城”。

      1大招商,舞起了“金”龙头

    2006年底,中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落户晋城养猪基地高平市。这个投资2.4亿元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鲜肉项目,将江苏雨润集团的技术品牌优势和高平生猪发展的传统优势紧紧地结合起来,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2011年8月,山西大象农牧集团与沁水县合作建设的投资4.05亿元的肉鸡产业化发展项目举行了奠基仪式。这个项目建设完工后,可建成年加工20万吨饲料厂1个、屠宰肉鸡4000-6000万只屠宰厂1个、10万套种鸡场3个、4000万只商品雏鸡孵化场1个、标准化肉鸡饲养场10个。

    说起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落地,该市领导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招商,舞动金龙头”。该市抓住长三角、珠三角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搬迁的机遇,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集团对接,促使大集团的技术优势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其具体做法有:

    一是转变招商方式,变过去的印发招商项目册、召开发布会等单一的招商方式,为定点式招商、跟进式招商、持续式招商、专业招商、委托式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促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晋城。今年以来,该市先后举办了“晋城·上海企业家座谈会”、晋城对接上海及东部地区战略研讨会、现代服务业合作座谈会、上海招商代表座谈会等四大系列活动,上海企业联合会、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创意策划团队和招商代表先后组织近百名企业家、专家和策划团队到晋城进行产业发展和项目合作考察。全市各级党政部门、企业先后有250余人赴上海对200多个上海近期需要向外转移的项目和企业进行考察对接。目前,已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11个,达成意向21个,签约项目11个,开工项目2个。泽州巴公双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韩国引进青绿园万吨食用菌项目。伊健食品从太原引进山西华龙泰集团10万吨谷物早餐工程项目。

    二是积极参加农交会和农博会,与国内大型企业和世界各地客商共同打造农业产品品牌,促进“鲁村小米”、“巴公大葱”、“五花芯党参”、“七须黄花菜”等农产品品牌做强做大。2010年,晋城市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二届山西特色农博会,成功签约13.5亿元。2011年在第三届山西农博会上晋城43家企业又推出了170多种特色品牌。

    三是通过近年来煤铁等资源性企业关闭转产和省政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3”工程的大好时机,抢抓机遇,出台政策,以工补农,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在过去60家煤企成功转产的基础上,2011年又有10家非农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

    四是出台《做大做强晋城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意见》。该市财政每年设立2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设立不少于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并按照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加大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设备购置补贴、企业家培训等方式,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规模和产出能力大、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已发展到近300多家,其中基地种植养殖和加工型龙头企业200多家,流通批发市场型的30多家。达到销售1000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被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的35个,占企业总数的19.89%。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

    2重特色,龙身壮起来

    近年来,晋城市从实际出发,按照“立足资源定产业、围绕龙头建基地、扬长避短布区域、根据需求扩规模”的思路,科学规划并加大力度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县一特色”、“一村一品”战略,目前,全市主导产业板块基本形成,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小杂粮等六大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具有一定规模。

    一是畜牧业生产基地。高平、泽州两县市生猪生产有一定的基础,陵川、阳城、沁水等县山区养牛养羊有一定规模。南京雨润集团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强民、晋大乳业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加工,阳城华强肉业为龙头的肉牛屠宰加工,以及在沁水、陵川着手建设的肉羊加工项目在当地的落地,促进了高平、泽州两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阳城肉牛生产基地,沁水及陵川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和城区、泽州、陵川奶牛养殖基地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万头以上猪场达20多家,3000~1万头养猪场50余家,1000~3000头养猪场70余家。以华康、正易、兴宏、晋宏等为品牌的畜牧行业19家企业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5个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市共认定无公害生猪103万头、蛋鸡30万只、肉牛5000头、肉羊11万只和蜜蜂2.5万箱,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再创新高。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300元,比上年增长14.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二是桑麻产业基地。全市桑园总面积达到14万亩,蚕茧产量达4937吨,蚕茧收入达到9500余万元。蚕茧产量在万斤以上的村有20个,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养蚕大户1万户。在产业布局上,结合国家东桑西移,通过阳城佳美蚕丝、佶俐尔、绿洲纺织、森鹅等蚕丝加工企业为龙头,加速产品研发,扩大蚕桑加工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形成了阳城、沁水种桑养蚕基地,带动了泽州、高平、陵川的养蚕业发展。

    三是中药材产业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23万亩,其中发展“四荒”、“四旁”、“退耕还林种药”5万亩,药材总产值突破3亿元。重点发展了10个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和3个企业的GMP认证,陵川县党参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产品。在产业布局上,通过华草药业、华萸保健、中晋制药、益源植物等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改整合,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山西瑞丰集团、香港万达国际公司等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落户陵川,已完成中药材饮片加工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市已形成了以陵川党参基地为依托,带动陵川柴胡基地,沁水、泽州黄芩、连翘、板蓝根,阳城山茱萸、金银花、甘草、知母,高平牡丹、芍药等十大基地的发展。

    四是蔬菜产业基地。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6.41万亩,总产量为44万吨,总产值达5.88亿元,其中商品菜10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认证15个。重点突出了秋冬菜和反季节菜两大特色,积极开发巴公大葱进入国际市场,扩大蔬菜出口,重点抓好分级、包装、保鲜、储藏、速冻、脱水、制作等深加工和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产业布局以巴公大葱、华殷冻干、高平绿洁公司、绿欣批发市场等加工、储藏为依托,进一步带动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建设,扩大市场覆盖率。大力开发脱水、速冻、保鲜、调理蔬菜汁等新产品。

    五是干鲜果产业基地。干鲜果面积达到66.4万亩,其中优质果园10万亩,干鲜果面积22万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型果品生产比重增加;大力发展了果品储藏、保鲜、加工、开发生物保鲜技术,提高水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杀菌、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水平。积极开展了果品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发展果汁、果酱、果酒、果粉等果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在产业布局上以高平黄梨、钙果为基地,以厦普赛尔为龙头,大力发展黄梨汁加工产业;以阳城、沁水桑椹为基地,以华萸、帅源为龙头大力发展山茱萸、桑椹系列饮品;以泽州山楂为基地,以伊健为龙头大力发展山楂系列产品。

    六是小杂粮基地。以高平、陵川、泽州发展饲用玉米生产基地,结合本地畜牧养殖的发展,促进过腹转化增值;以陵川鸿生淀粉为龙头,发展陵川、高平高淀粉玉米种植基地;以古陵山淀粉、绿野粉条、崇明薯类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陵川、阳城、高平的马铃薯和红薯种植基地。以五色土、米康尔、丰田等为龙头,大力发展陵川西河底、泽州大兴无公害优质谷子生产基地,陵川、泽州、沁水等优质豆类小杂粮生产基地;以塔王、兰花、源源醋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高平、泽州、阳城的优质高产高粱生产基地。

    3好政策,龙尾摆起来

    如果将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比作龙头和龙身,那么,千千万万个农户就是龙尾。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证了全市六大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众多养殖户、种植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的成长壮大。

    近年来,晋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并结合全市实际,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的规模化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区域化的优势产业生产,该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的生产扶持办法。其中市财政对畜牧、中药材、蔬菜大棚、巴公大葱、核桃、果园建设等都有资金扶持,并争取了省级资金对钙果、马铃薯、高淀粉玉米等进行扶持;县财政对畜牧、蚕桑、蔬菜、苗木、果品、蜂业等进行扶持;龙头企业也对自己的生产基地进行培育、扶持,如古陵山马铃薯、五色土小杂粮、沁华蜂业、华殷冻干、巴公大葱、晋园果业、中晋药业、绿洲大麻、山东蚕桑等。各级财政和龙头企业对种养殖优势产业的规模、标准化生产的扶持,使全市的农业生产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该市先后出台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扶持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据了解,该市仅2006、2007年两年就落实并拨付贷款贴息和扶持资金750万元。同时还争取到省级贴息资金1300余万元,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产业化扶持资金上千万元。

    他们还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民间流通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作用,着力推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强化农户、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保障生产营销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利益“双赢”格局。健全了销售机制,以建立专业市场、规范合作组织、成立产业协会等为载体,推动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并通过农民经纪人推销、代理商促销、批发商团销,形成政府搭台、中介组织运作、经纪人唱戏的新型市场经济服务体系。目前,全市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07家,总资产达到4.82亿元,带动了农户11.9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7%。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6/17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