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2-24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宁启文 曹茸 王瑜

    从2004年的9389亿斤,到2007年的10032亿斤,再到今年的11424亿斤,八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通过对产能和产量双升的执着追求,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粮食连续八年增产,总产纪录一再被刷新,令人振奋,令人惊异,令人深思。从连续下滑到产量稳定站上万亿斤台阶,中国粮食生产增加的不仅是产量,更是稳粮增产的能力和信心、机制和经验。

     粮稳天下稳,粮足百姓安

    ——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是13亿中国人饭碗的根本保障,是中国对全球粮食安全作出的最大贡献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五年下滑后仅有8614亿斤,粮食供求再次出现产不足需,13亿人吃饭问题令人忧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从2004年起,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三农”工作,连续发出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取消农业税,增加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形成了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各地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稳步恢复发展,实现连续八年增产,连续五年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八年时间,我国粮食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粮食连年增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我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应对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回首这八年,粮食产量一年一个丰收,一步一个脚印,殊为不易。这是在应对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双紧”、气象与生物制约“双灾”、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国际因素对粮食生产和市场“双冲击”的艰难情况下取得的。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全球粮食市场急剧波动、世界部分地区动荡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产能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这是中国对全球粮食安全作出的最大贡献。

    2011年,非洲之角地区遭受60年以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总干事曾撰文指出:“当我在世界各地访问时,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答案。”

    的确如此。测算表明,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每年增加粮食需求约80亿斤;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每年新增饲料粮需求60亿斤左右;随着粮食用途拓展,每年因粮食深加工增加的需求至少在100亿斤以上。

    因此,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产能,才能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确保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通过八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

    而今,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尤其在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后,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倍加珍惜农业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决不能连年丰收而放松粮食生产、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滑坡现象。今年4月,国务院启动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并对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种粮售粮大户进行表彰奖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展开的粮食增产行动,“种好粮,当劳模”的奖励政策,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抓粮食生产的合力,营造了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这势必为我国粮食生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仔细分析“八连增”的实现过程,既是克服种种制约因素实现突破的过程,更是转变发展方式寻求空间的过程。随着粮食生产向主要品种集中、向主产区集中、向大户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产区、主要品种和新的主体力量在粮食增产和商品粮提供中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八年来,增产的大头靠的是主产区,单产的提高靠的是主推技术和品种,技术措施的落实靠的是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抓粮抓“粮仓”,稳粮稳生产

    ——主产区增产贡献率超过九成,成为全国的“大粮仓”和市场的“稳定器”

    粮食“八连增”中,一组数字格外醒目:今年,河南省粮食总产已连续六年超过千亿斤,黑龙江省连续两年粮食总产超千亿斤,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分析这一数据,我们能够看到,主产区,正成为全国粮食重要的增产点。这八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对粮食贡献率均超过9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升至76%。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粮食增产量占到全国增产总量的56%。从某种意义上说,稳住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就稳住全国的粮食生产;稳住了主产区的粮食库存和调出量,就能稳住全国粮食的供求平衡;发挥好主产区增产的潜力,才能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粮食和食品需求。

    2004年,党中央明确了加快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抓好核心产区和区域优势产区,抓好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超过100亿斤的20个产粮大市、产量超过20亿斤的50个产粮大县,积极推进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优势产业带建设。此后,每当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都会进一步采取有力举措支持主产区的发展。

    “普惠”政策优先考虑主产区。2004年以来,国家率先在主产区取消农业“四税”,率先在主产区实行“四补贴”,率先在主产区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率先在主产区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并在规划、项目、资金和科技扶持上给予倾斜,打破“产粮越多,财政越穷”的怪圈,改善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其粮食综合产能。

    “特惠”政策重点考虑主产区。八年来,中央安排专项投资用于产粮大县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粮食产能项目和加工项目建设,并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从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11亿元;同时,降低了11个粮食主产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取消了800个产粮大县中771个农业综合开发县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此外,还在东北地区试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为市场波动“减压”,为粮农增收“加码”。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10个产粮大县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44亿元,其中齐河、陵县、禹城和临邑4个县市还获得超级大县奖励资金5266万元。以齐河为例,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8.28亿元,从上级下来的财政转移支付约4.5亿元,几乎占到地方可用财力11.8亿元的四成。

    八年来,国家从不同方面加大对主产区的支持,投入力度之大,政策出台之多,前所未有。同时,不断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主产区种粮不吃亏,让主销区粮源有保障。

    如果说主产区是国家的“大粮仓”,非主产区的粮食主产县就是粮食市场的“稳定器”。稳定主产区,发展主产区,并不意味着放松非主产区特别是非主产区的粮食主产县。根据农业部最近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增产,其中山西、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粮食产量也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在粮食“八连增”的过程中,不仅主产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非主产区的干劲也被激励起来了。

    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实施“双千”工程,启动粮食功能区建设,这让承包面积近千亩的种粮大户许跃进很兴奋。“现在地租到哪里,政府就将水、电、路、沟、渠建到哪里。沟渠修好了,农田水害减轻了,技术措施才能发挥出作用来。”今年,他种植的单季稻攻关田亩产943.1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12.7公斤、连作晚稻攻关田亩产693.3公斤,摘得浙江省晚稻生产3项桂冠。鄞州区农技推广站站长杨筠文说,如果全区13.5万亩单季晚稻全部获得和许跃进一样的产量,全区粮食总产就能增加5020万斤,足够8.4万人一年的口粮。

    在粮食产区推广高产创建,是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的一项重要经验。今年,农业部选择全国50个县、500个乡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摸索出来的技术模式和机制体制推广到更大范围,推动更大范围均衡增产。今年,全国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35.5公斤,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27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高122.1公斤。

    主推技术升产能,主要作物增产量

    ——今年,三大粮食作物约占全年粮食增量的90.1%,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

    八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每一次提高,都与主要作物产量的提升和关键技术推广有关。

    数据显示,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为实现粮食“八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全国粮食11424亿斤总产量中,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1万亿斤,三大粮食作物共增产445亿斤,约占全年粮食增量的90.1%。

    在以三大作物为主的粮食生产中,科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粮食“八连增”的过程就是适用增产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尤其是重大技术推广补助的实施,使得适用增产技术能在短期内得以大面积推广普及。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到位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在10%以上。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

    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总产最多、单产最高的品种,是全年粮食增产的基础和支撑。2011年,水稻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为16%,而单产提高的贡献率高达84%。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告诉记者:“好的品种已成为水稻增产最直接、最有效、最显著的要素,突出体现在以超级稻为代表的高产、优质、多抗和广适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仅“十一五”期间,经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4.14亿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0.2%,平均亩产达到575.2公斤,亩增产67.9公斤,累计增产稻谷561.9万吨,成为促进我国水稻连续增产的重要支撑。

    “此外,以旱育秧、大中棚育秧、集中育秧为代表的育秧技术,以机插秧、抛秧为代表的插秧技术,以精确定量为代表的肥水管理技术,以及机械化收获、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程式华说。

    秧好八成年。2010年,国家对黑龙江、吉林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给予补助;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0万栋,中央和地方从农资综合直补增量中,对水稻集中育秧进行补贴,大力推进集中育秧的示范推广,为水稻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粮食“八连增”,玉米贡献最大。过去八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1.4亿亩,突破5亿亩,2007年种植面积首次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粮食总产增加的份额中占了一半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专家戴景瑞告诉记者,八年来,我国玉米单产从320公斤提高到382公斤,单产的大幅增加是玉米总产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品种的更新换代在玉米单产增加的诸因素中占有40%-50%的比重。

    “玉米增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据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介绍,“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

    此外,近年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土壤深松、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膜下滴灌等抗旱节水技术、机械精量播种技术、玉米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等的推广应用面积逐步扩大,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黑龙江省大庆市长安村农民张伯青曾告诉记者,他家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今年玉米产量至少翻一倍。他介绍说,当地十年九旱,往年玉米亩产300多公斤就算好年景了,今年亩产不会少于850公斤。

    就小麦生产来说,近几年的面积稳定在3.5亿亩左右,2011年冬小麦单产达到326.8公斤,单产、总产远远高于其他种植大国。

    据专家分析,小麦生长期长,自身补偿能力强,调节余地大,即使某一阶段遭遇不利因素,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阶段的生长弥补损失,增加产量,但前提是技术措施得当。因此可以说,科技手段对小麦生产的调控空间较大。

    今年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山东等地旱情达60年一遇,但由于采取了土壤深松、浇防冻水、镇压耙耱等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实现了气象大旱粮食“不渴”。同时,因地、因墒、因苗分类指导,通过“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和产量形成看,实现了亩穗数不降反升,穗粒数略有增加,小麦连续八年增产。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告诉记者:“拿土壤深松来说,冬小麦生长主要依靠土壤中的蓄水,而土壤深松打破了犁底层,深松超过30厘米,每公顷地块可多蓄水400立方米,相当于建了一个‘土壤水库’,一年1次,小麦、玉米都受益。”

    与此同时,良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也日渐凸显。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耐旱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逐步成为主导品种,占主产区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亩产比当地老品种提高5%以上。

    种粮有收益,服务有效益

    ——种粮靠广大农民,也靠大户、合作社,而为之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及专业化服务组织也已成为生力军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是粮食生产躲不过、绕不开、回避不了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粮食生产依靠广大农民的同时,种粮大户、合作社也成为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而为之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及专业化服务组织也已成为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目前至少有47.84万户,经营的耕地面积近亿亩。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王庄村种粮大户张道立,从1999年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亩,专做小麦原种繁育,再种一季玉米,一年纯收入能有100多万元。

    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单位成本却逐步下降,种粮收益显著提升。对于种粮大户来说,通过规模经营,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普通农户买一袋5公斤的玉米种子要80元,而种粮大户只要75元;肥料上老百姓一亩地150元,而大户只要130元。

    长期关注种粮大户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洁表示,我国种粮大户数量近年快速增加,不仅弥补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带来的空间,解决了粮食生产主体缺位的问题,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稳定市场供应、提高种粮绝对净收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认为,要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人相结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良人”是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操作者。

    作为重要的新兴粮食生产主体,种粮大户们不仅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发挥出“主力军”作用,而且在使用先进技术、推广新品种、示范带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甘肃省种粮大户承担着全省26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70%以上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任务。在全膜玉米技术首推时,种植大户就承担了30%的示范面积。

    好技术有赖大户示范推广,而大户对科技的需求也明显高于小农户。

    “我们一家五兄弟,原来有在外打工的,有当老师的,有当植保站长的,收入都不错。现在五兄弟全种地了,要是没有农技和农机服务,这么大规模经营想都不敢想。”全国种粮大户、江西省瑞昌市横港镇农民范长青承包了1600余亩地种植水稻,2009年起,对机械化育秧一窍不通的范长青在农技员的帮助下,攻克技术瓶颈,目前已实现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烘干全程机械化,年收入过百万元。

    从2004年的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到2006年启动实施的科技入户工程,再到2009年全面推开的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农业部逐步探索出了“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技术推广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农业部提出开展全年全程科技服务,通过组织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科技大会战等,组织农技人员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包村服务,仅今年就有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河南省滑县留固镇种粮大户耿爱丽虽是一名农村妇女,但种地一点不怵:“我承包了400亩地,有了包村技术员,种地特省心,甭管刮风下雨,打个电话准来。他们还常常主动给咱打电话,说‘我就在你家地里,你该打药上肥了’。”

    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近年来,合作社日渐成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营耕地7万亩,涉及农户2300户,建立了2个农机合作社、5个玉米种植合作社和1个米业合作社。通过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示范区粮食单产由67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以上,农民收入由4500元增加到9200元。

    专业化技术服务也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海安县农委副主任李海进告诉记者:“以前的农技服务是‘只开方不卖药’,现在是既开方又卖药又帮忙打药。拿水稻来说,专业化服务组织负责育秧、机插秧,每亩需要140元,专业化统防统治8-10元一次,专业化技术服务不仅提高了技术到位率,也降低了农民劳作成本。”

    在江苏,2008年、2009年、2010年万亩片中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分别为104个、923个、1242个,今年增加到1463个。

    “统”得越来越好、力度越来越大。2011年全国已注册的统防统治组织达到1.5万个,完成统防统治面积6.5亿亩,其中小麦、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15%以上。与传统一家一户分散防治相比,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使农药用量降低10%-20%,节本增收在100元以上。

    站在1万亿斤台阶上,探寻未来粮食增产空间,任务艰巨。我们相信,只要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策扶持,加强行政推动,紧紧依靠科技,科学防灾减灾,不断加大投入,调动主体积极性,齐心协力抓粮,就一定能够持续稳定、扩大粮食产能,把十几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24/17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