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文
果味、节水、DNA这些时髦词儿,如今都用在了再平常不过的老玉米身上,而给玉米棒子赋予高科技生命的人,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玉米专家赵久然。不起眼的玉米被赵久然当成宝贝一捧就是20多年,如今的玉米早已不仅仅是人们果腹用的粮食,而是健康的水果、点心,成了健康生活代名词。
1987年,作为一名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赵久然一头扎在农村,一蹲就是6年。2000年的秋收季节,因干旱北京郊区的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大兴县长子营镇牛坊村的玉米却丰收了。原来,这个村2000多亩夏玉米种的全是赵久然参与育成的“京早13号”。
这一年,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年轻的主任研究员。在他蹲点的6年里,形成了北京市春玉米亩产800公斤的高产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并创造了小面积亩产超过1300公斤的高产纪录。
超级水稻给了赵久然许多启发,他联合全国40多个优势单位和上百名专家开展联合攻关,主持选育出玉米品种50多个。很多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3000万亩,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玉米‘DNA指纹’鉴定技术就是在分子水平上给玉米品种建一个身份证,可以准确鉴别不同品种的玉米。”赵久然说。经过十多年深入系统研究,建成了库容已突破1.4万多个品种及组合的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形成部颁标准“玉米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等多项标准。
赵久然说,科研工作就是要围绕“顶天”、“立地”两个词作文章。要么作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成果;要么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水果型的玉米已经成了北京市民家中常备的食品,这种水果型玉米在口感上与石榴类似,吃后口中没有残渣,生吃可以,熟吃口味更佳。它的甜度在16度以上,而西瓜一般也就在12度左右。水果型玉米还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养分,适合消费者食物多样性的要求。
“雨养旱作”推广工程的提出,则是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农业与人争水的实际问题。2005年,北京市农业产值仅占经济总产值的1.4%左右,而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8%,其中主要是难以恢复的地下水。2006年9月,赵久然向北京市科委提交一份报告,阐述了他的“雨养旱作”思路:以抗旱品种为核心,同时辅助以蓄水保墒、抢墒播种、等雨播种、以肥调水等配套栽培技术,充分挖掘玉米自身的抗旱遗传潜力,利用天然降水和光热资源,达到在正常气候年份基本不需灌溉,从而节省水资源的目的。2006年起,北京市科委在京郊大规模实施“雨养旱作玉米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到去年,北京的200万亩抗旱玉米节省灌溉用水约1亿方,相当于100万市民一年的住宅用水量。采用这项技术,每生产1公斤籽粒可吸收约3.3公斤二氧化碳,释放2.4公斤氧气,生态作用远大于同等面积的树林,适合在北京郊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作为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主编的《玉米“一增四改”生产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在全国玉米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创建了100多块小面积亩产超1000公斤的高产田,为指导和开展全国大面积玉米高产创建探索出有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玉米不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在田里看看玉米就是很享受的事情了。”赵久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