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会当水击三千里

网友投稿  2011-12-19  互联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深知,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工作入手。想要站得更高,就必须把步子迈得更稳。正因为如此,我们始终坚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华夏崛起,万国瞩目。值此盛世,有志者正当乘我中华崛起之东风,为国家、为民族创不世之伟业;为桑梓、为百姓谋恒久之福祉。”         

    ——刘庭杰

    刘庭杰(左)告诉77岁的村民杨国庆岁:“等新村建好后,大家都可以住新房了。”

    刘庭杰(左四)与村两委成员共商发展大计。

    刘庭杰(右二)向记者展示建设蓝图。

    事业再大,刘庭杰(左)还是愿意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聊家常。

    本报记者 施维

    嵩山少林寺远近闻名,照理说,登封市的旅游经济可谓是占尽先机,而偏偏由于没有五星级酒店。多年来,许多高端客人流失,产业链条出现了明显的短板。就在去年8月,一座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集休闲、度假、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现代仿生建筑及建筑群在嵩山脚下突兀而起,这座寓意大鹏展翅的主体建筑,不仅填补了登封这座“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没有五星级酒店的空白,它的生态、自然、环保的设计理念及布局,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嵩山环抱中熠熠生辉。这个颇具经济眼光的壮举,竟是当地农民。他们的领头人是一位曾经“穷怕了的”农民企业家——河南锦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庭杰。

    借势而为:村民的青石“口碑”

    1964年,刘庭杰出生在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虽然村名叫“老井”,可村里却没有一口吃水井,由于村子地处山区弱水地带,全村300余户人家的日常人畜用水都要从邻村担取。因为缺水,村里的小伙子连媳妇都娶不上。镇里流传着一句话“老井吃水贵如油,好小伙娶不来赖媳妇”。

    不但没有水,老井村还没有高压线,村民家里连电都不通。总之,上世纪80年代的老井村要多穷有多穷,没水没电也没路,别说汽车进不来,就连毛驴车都跑不动,村小学破烂不堪,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

    刘庭杰在家排行老五,本该备受家人关爱的“宝贝疙瘩”,却没有享受到丝毫的优待,对他来说,吃饱成了童年时期最大的奢望。为了找吃的,刘庭杰和小伙伴一起爬树,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下巴磕得皮开肉绽,满脸鲜血的他捂着自己的伤口,没流一滴眼泪,在他的心里,贫穷的疼痛要比流血的伤口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三十多年过去了,下巴上那道长的很不齐整的疤,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个曾经贫穷少年的无助和倔犟。

    贫穷与落后深深困扰着老井村的村民们,而走出老井去挣钱,就成为刘庭杰当时最大的心愿。高中毕业后,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闯劲,他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打工之路,矿工的经历曾使他与死神擦肩而过……不管工作多苦多累,只要能挣不昧良心的钱,刘庭杰几乎什么都干,而且会努力去干,拼着命地干好!在几年的打拼中,他的商业头脑也逐渐显露出来,他把登封的煤炭贩到河南省周口等地,再把当地的西瓜拉回登封销售,当倒爷赚取差价,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万元户”。可正当人们对他艳羡的时候,年仅24岁的刘庭杰竟然走起了“回头路”。

    1988年,他毅然决定回村,担任了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并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个决定也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家人也是非常反对。这回,刘庭杰没有沉默,他说“光自己富裕了,看着村里的乡亲们还在受穷,我吃得再好也不安心。国家说要先富帮后富,我有信心,也一定有能力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

    还是当初的倔犟,所不同的是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穷怕了的孩子,怀着对家乡父老的赤子之心,刘庭杰跑项目,订规划,先后创办了水泥制板厂、钢窗厂等等。在这片几代人眼里都是贫瘠不堪的土地上,颇具经济头脑的刘庭杰再一次发现了商机,他将自己辛勤挣得的企业利润加上筹集的800余万元,利用当地山区资源,连续创办了4个粉沙厂和一个耐火材料厂,穷山村有了像模像样的集体经济。或许,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了鹏程万里的蓝图,名为“锦鹏”的事业开始起飞了。

    老井村有自来水了,这是刘庭杰上任后的第一件民生大事。1992年,他筹资30万元,打了一眼256米的深水井,让几辈缺水的村民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村里的人、畜饮水难问题。之后,他又筹资数十万元对本村学校的房屋进行改造并建了新的教学楼,使村中150余名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组织村民修筑环村公路3.8公里;筹资100余万元改造架设了村中高压线路;全村道路全部铺成了水泥路和柏油道路,崭新的村卫生所、村委会办公大院也相继建成……

    在刘庭杰的带领下,昔日破败不堪的旧山村焕然一新,从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山村,一跃成为现如今已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的富裕村。村党支部不仅被当地市、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双强党支部”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乡镇青年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中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可在老井村,村民们还真把口碑刻成了石碑,在老井村路旁的一个亭子跟前,一块青石巨碑上刻着:“造福民众建设新农村,开山劈石铺就健康”。

    老井村发展起来了,但是刘庭杰并不满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他带领老井村奔富裕的理想也越做越大,要让村民们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设施、便捷服务。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来到了眼前。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冶镇将全面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不能让老井村的村民也住进新型的农村社区呢?怎样才能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刘庭杰开始仔细思索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受制于老井村现有的基础条件,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模式发展下去,未来老井村很难有大的跨越。首先位于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其次,老井村处于贫水地带,十年九旱,土壤质量不高,人均耕地又少,指望种地致富,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近年来,村里的青年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再者,经过数年的发展,老井村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攒了一些钱,但是这些钱几乎都被用来盖房子,影响了村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刘庭杰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老井村人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新型的现代化小区,既改善了居住条件,也能享受到方便的公共服务。村里的地可以统一转包出去,发展林果业;大冶镇工业经济发达,农民到附近的厂矿打工,不愁没活干,一手拿着土地流转费,一手拿着工资,收入情况也能得到保证。这个主意得到了村里人的赞同和镇政府的支持。但是正当大家沉浸在对新生活的向往中时,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建房的钱从哪里来?就在大家对这个美梦的现实性开始怀疑时,一个坚定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我来买单!”这个声音依然来自那个下巴上带着倔犟伤疤的刘庭杰。

    从没水、没电、没路的小山村,到规划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社区,刘庭杰和“老井村”有关的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顺势而动:刘庭杰的“金刚钻”

    为乡亲们的新房子买单,可不是个小数目,整个基础投资和房屋建设预计在8000万元左右。有人怀疑这8000万元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交易,刘庭杰真有这个“金刚钻”吗?村民给出了答案:“要是别人说这话或许是个豪言壮语,可是刘庭杰说的,我们就信,因为他是‘一口吐沫一个钉’的主儿。”

    的确,即使村里的工作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可刘庭杰并没有耽搁企业的发展。早在7年前,随着人们对西部大开发的逐渐认识,他越来越感到去西部做一番事业是党和政府为企业家搭建的一个大舞台,也是一次大好商机。那段时间里,他开始到内蒙古、新疆、贵州等地考察项目,多少次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就连自己也难以记得清楚、道得明白,但这位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却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劲头,一句话,就是不怕吃苦受累。他说,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理想和事业的半途而废。几经周折,2002年底,刘庭杰终于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羊寺塔镇的煤炭资源上获得了成果。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人才,尤其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人才,自己从1983年开始一直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尤其对煤炭行业十分熟悉,投资该行业熟门熟路。”刘庭杰觉得这个事业非常契合自己的能力和要求,更可喜的是,该地井田储量为3408万吨且煤质十分优越,采煤几乎是平地开采,稀有瓦斯,没有地下水,安全生产得天独厚。因此,他果断决策,于2003年4月在当地的奎乌煤矿投资4525.93万元,扩井建矿。该矿2008年生产原煤达到了108万吨,仅年利税就达1.8亿元,安排当地职工1200余人。

    多年的市场打拼,刘庭杰始终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倡导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需求来布局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产业不仅关乎国计民生,三线城市的市场需求更是潜力无限。从2006年开始,刘庭杰成立了郑州市锦鹏置业有限公司开始跨行业、跨地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他先后在河南汝州市投资7000万元,分别建成一期总建筑面积57403平方米的香榭水郡住宅小区和总建筑面积129640平方米的二期香榭世家小区,这两个项目极大地缓解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也使他在涉足新的产业领域时眼界更加广阔。2010年3月,刘庭杰带领自己的团队挥师南下,以7.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海南西海岸澄迈一块总面积约2000余亩的土地,为公司新的飞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系列大手笔接踵而至:为加快登封市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刘庭杰计划投资2亿元,建一个年产10万吨的饲料项目,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之中;正在筹建的登封市少林大道东路北“观山悦”小区,占地面积为38497平方米,成为这座旅游名城目前最具品质的住宅项目。

    刘庭杰说:“集团在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布局项目已经逐步展开,目前我更关心的是集团的发展质量。”因此,提升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打造国内一流的民营企业学习型团队,按照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要求布局新的产业、行业的同时,实现集团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格局成了他和他的团队新的追求。自2009年由他担任锦鹏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以来,“锦鹏”超常规的发展,使企业发生了质的飞跃,集团公司目前已拥有煤炭、房地产、旅游、文化、金融等10余个子公司,形成了多行业、多产品的企业集团,资产已近30亿元,近3年来,该集团累计纳税近6亿元,现有从业人员4000余人,仅集团公司高中层等管理人员就接近200名。几年来,该集团员工队伍虽然不断扩大,但却十分稳定,几乎没有员工流失或跳槽现象。就连异地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等也愿意前往到该公司应聘谋求发展,员工爱岗敬业在这家民营企业中成为一种风尚。这从刘庭杰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幅箴言中找到了一些诠释,即:“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刘庭杰告诉记者:“企业发展的同时,首先要让企业员工分享到发展的成果,这不仅是一个现代企业家的良知,更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刘庭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3年来,锦鹏集团在发展的同时,每年都以10%的加薪幅度对集团中高层人员增加工资,普通员工工资也相应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他们的年均工资收入远远高于当地同业水平。

    因为穷,刘庭杰没上过大学,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无论走到哪里,他的身旁总会有书籍的陪伴,他说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与自己深入解读一大批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论著具有密切联系。他认为,借助“高人”的智慧,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上善若水:胸有大爱志高远

    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而刘庭杰说,企业只是事业,而更好的回馈社会才是他的真正追求。自2005年以来,他对矿区附近奎沟村年满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补助金累计5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余人,捐款达100余万元,并为当地村民每年无偿提供冬季取暖用煤达2000吨,约90余万元;2011年,该公司在海南布局新的发展时,首先向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昌文村委会捐款10万元,以支持该村各项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刘庭杰个人向社会捐款达400万元,集团公司捐款达1000万元。

    逢重要节日,无论多忙,刘庭杰都要亲自带着在城里住的儿女回到老井村,他会将车远远停在村外,挨家挨户地给村中的困难户和孤寡老人送去米、面、肉、油和慰问金。他对孩子说:“多走走村里的土路,才觉得踏实,才不会忘本。”

    刘庭杰爱思考。定时浏览国家各部委尤其是统战系统和工商联的网站是他的习惯,学习研究上级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的要求是他的固定功课。谈起学习体会时,刘庭杰说:“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既要使民营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要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两个健康’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要求。”

    基于这种思考,近两年来,他广泛团结当地的有志之士,广泛联系嵩山地区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们,积极谋划,在河南省工商联的指导下,于去年隆重成立了河南省嵩岳商会并被大家推举为会长。刘庭杰认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仅要有责任心和热心,更要有事业和能力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梦想、理想飞得更高,更加持久。

    ……

    (本版摄影:张建堂    策划:王芳    统筹:杨志民)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9/17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