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栉风沐雨·30年

网友投稿  2011-12-14  互联网

    利用业余时间排练的文艺队也是村中一景。

    掩映在文化广场中的村民住宅。

    敬老院里幸福的老人。

    本报记者 张凤云 通讯员 袁开建

    在苏北农村,有这样一位村书记,30多年来,信仰支撑着行动,带领村党委一班人,硬是把一个三类村建设成泰州市全面小康十强村第一村。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5亿元,人均收入2.3万元,村集体实现经济收入1100万元,集体净资产650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标兵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他也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村党组书记等称号。

    他,就是兴化市戴南镇董北村党委书记张文德。

    临危受命

    上世纪80年代初的董北村,还是土坯墙、稻草房,被老百姓戏称为“麻团大的庄子,油条长的巷子。”那时候的董北人最怕下雨,偏偏又处在“锅底洼”的水乡,梅雨季节,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爬屋顶罩塑料布的人们。

    当时的董北村,人均收入只有一百三十七块钱,排在原扬州市三类村中的倒数第三名。

    董北人太想致富了!看着一些村庄办厂发了家,当时的村干部瞒着地委和县委,先后偷偷办了九个厂、一个服装社。厂子办起来了,却没有带来预期的财富,反而欠下了5万多元的高利贷,被村民们嘲讽:“书记剩下个戳子,会计剩下个桌子,集体剩下个空壳子。”

    1984年,张文德28岁。这个初中只上了一年的“老三届”被村民们推举为大队书记,成了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偏僻小村的当家人。

    “这个家不好当。但是不管好与孬,拼命干三年。”张文德豁出去了,率领新支部成员向群众发誓立下军令状:“一年30万,二年翻一番,三年过百万。做不到,支部集体下台!”

    决心下了,如何才能做到?张文德不死心——办工业。

    办厂需要资金,张文德和几个村委发动群众到海滩割蒲草,编蒲包。“编一个蒲包能赚一分半到两分钱,村民送到收购站,我们再卖出去。开会研究问题,大家坐在蒲团上,瞌睡了就靠墙打个盹儿,醒了接着干;有时候回家太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路都能睡着。”张文德回忆说。

    改革开放五六年了,董北村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张文德带着几个支部成员靠着两只硬脚板,不知跑了多少趟,终于求得信用社贷款,加上编蒲包赚的钱,办起了不锈钢钢丝绳厂。

    厂子办起来了,电又成了问题。

    “那会儿农村经常停电,张书记就整夜整夜地守在村部,一来电,就趴在大喇叭上喊。”村委会主任张明荣说,“凌晨一两点钟,一听到他那沙哑的声音,我们就从被窝里钻出来,到厂子里去干活。后来为了能够按时交货,村里买了台人力发电机,轮流摇,五分钟换一次,我和张书记都摇过。”

    村办工业,需要人才。张文德跑靖江,找到了本村人许明广。“许明广是个技术能手,在那里很受器重,每月能拿到1000多块钱的工资。请人家回来,村里每月最多只能给30来块钱。我硬着头皮往他家跑了十几趟。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啊!”张文德笑笑说。随后,张文德又把在东北大庆做爆米花的蒋东华挖了回来,为厂里跑供销。

    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张文德硬是拉回了6个技术能手。

    “8个月,没跑到一分钱。有一天吃完饭,我又要坐船去北京跑供销。孩子他妈一听来气了,顺手拿起钉耙镂在我叠好的衣服上。我只好一边去地里陪她扒山芋,一边做工作。你要问我为什么那么积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办厂没钱,张书记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填上;跑供销没路费,他又把家里的两头猪卖了,为的就是董北村的老百姓不再受穷。”如今已是农民企业家的蒋东华对记者说,他们到武汉去推销螺丝,最便宜的五等舱,张文德和村里的推销员舍不得坐,一天一夜的行程,就睡在甲板上。

    快到年底的时候,董北村钢丝绳厂终于有一笔货款回来了。“两万八,到年底要发工资了,快活死了,挨家挨户去送。”张文德说,这是他们这些整日和泥土打交道的农民兴业办厂赚到的第一笔钱。

    有了希望,群众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有一次一批出国的货要得急,大冬天的村民们在厂里通宵干。“你想想,一天干20个小时,这是什么劲头!”

    三年苦干加实干,张文德和支部一班人兑现了当初的诺言:董北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第一年达到了35万元,第二年达到65万元,第三年达到102万元,完成了村庄的第一次原始积累。

    痛定思痛

    1996年,董北村工业总产值突破6500万元,与临近的一个村庄合并成立了兴化市第一个村级党委,并且制定了第一张村庄发展规划……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董北村由一个偏僻水乡的三类穷村,一跃成为泰州市第一村、全国文明村。

    董北村富了。1997年7月,随着劈啪作响的鞭炮声,50辆崭新的“富康”轿车从还没有红绿灯的兴化县城出发,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村里。

    “富裕起来的农民,闹得城里人把眼珠子都凸出来了。我当时坐在车上,就听旁边的一个人说:‘没得命了!一个村买这么多小轿车!’”张文德回忆说。

    然而,张文德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的董北,会遭遇怎样的艰难和挫折。

    1999年夏天,农业部组织到美国学习,张文德是全国惟一一个来自革命老区的村干部。30天的参观学习,使他产生了要让董北村农民过上比美国农民还要好的日子的想法。有了实力的董北村首先投入2000万元办教育,兴建一所正规的小学和幼儿园。不久,又投入2800万元建了全省第一家农民疗养院。

    然而,5000多万元投入到村福利事业后,家底空了。

    “那一年,我们村的干部苦了,村里连同公司50多个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只领了一千块钱回家过的年。”张文德告诉记者,“公司和村干部到街上招待客人,餐馆都要现金结账,不敢赊给董北村。”

    接着,是银行不再借贷,还紧着逼债。2002年到2003年,张文德作为法人代表应诉了8个债务官司;更让张文德头疼的是农民疗养院招来的50多个护士,穿着白大褂,集体到镇、县、市上访要欠资,还把村主任张明荣给打了。泰州市委、信访局先后打电话把张文德和镇长叫了去。让人查张文德有没有经济问题,有,就地带走;没有,立下字据,拖欠的工资分期偿还。

    董北村人心散了,9个村委委员走了6个半。更让张文德觉得丢人的是,深更半夜有人弄了个花圈,一把火把他家院墙大门烧了个精光。

    张文德委屈地哭了。那是他一生中第三次掉眼泪,第一次是参加全国劳模大会的时候,大家高兴;第二次是村小学建好的时候,刚结婚不久的小女婿为学校拉课桌,早上五六点钟出的门,结果出了车祸。

    痛定思痛,张文德明白了一个道理:注重民生也得量力而行,经济发展是基础。作为兴化市最后一个乡镇企业改制的村,当时的村办企业兴龙公司亏损400多万元,没人要。领导说不行就倒闭吧,可张文德舍不得。2004年的冬天,为了把住生产质量关,张文德几乎天天裹个军大衣睡在厂房里。也正是因为他的这股劲头,厂里200多号职工才没有丢掉饭碗。

    与此同时,张文德和村委一班人放开手脚,全村有能耐的人纷纷兴办企业,私营经济在这个小村庄里舒展开来。

    2004年,张文德瘦得只剩下100斤,50出头的他看起来更像个老人。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张文德这样总结:“没有退缩过,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消极。”

    “公鸡”与“母鸡”

    11月15日,张文德带着记者参观了董北村不锈钢废品交易市场:一排排前店后屋的房子整齐排列着;拉货的小三轮、来往的行人摩托、铺在地上的各种不锈钢板材井然有序;包着头巾、带着手套和围裙的装卸工忙而不乱;加上切割机作业的声音,繁忙而有序。

    “2004年,有一天我在村里的剃头铺剃头,当时有几个村民在闲聊,一个村民跟我说,‘你这些年办学校、搞疗养院,养得都是公鸡,光好看不下蛋。’我说你给我想想办法,养个母鸡好下蛋。他说‘能不能办个市场?’我一听,对呀!全镇全村这么多不锈钢企业,都需要不锈钢原料,办个市场,帮助这些小企业解决原料问题,又为集体经济发展辟出新路。头都顾不得剃了,当天就召集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第二天就开始动工。四期工程陆续上马后,年交易额超过了10亿,还解决了村里近200个劳动力的就业。如今的董北村民,收入不是靠一个渠道,最多进钱的口子有三、四个。”张文德对记者说,群众的智慧是创新的不竭源泉,脱离群众治理不好乡村。

    张文德经过和村干部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常规化。凡是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都要通过村‘两会’讨论决定。而董北村的人也都知道,每天早上7点半,张文德和在家的村干部都会准时来到村部,就前一天的工作情况和当天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安排。

    “‘三个黄牛拉一铺车’,张书记团结一班人在周围,群众又拥护,能干实事。”村民这样对记者说。

    如今的董北村,已经形成了以不锈钢制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拥有钢丝绳生产企业50家,不锈钢制品加工企业110家。全村926户村民中,有100多户创办私营企业,200多户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办不锈钢制品专卖店、连锁店,400多户在不锈钢废品市场经营各种不锈钢原材料,形成了不锈钢制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吸纳外地打工者2700多人。

    厂多,店多,人多,麻烦也多。张文德就召集村“两委”开会商量,民主决策办起了“八大服务公司”:

    针对小企业借贷难,在全省首创“2+1”“金纽带”信用互助协会和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贷款,村集体信誉担保;针对村里企业用工荒,首创全省第一个村级创业就业服务公司,不但帮助企业及时招工,还帮助打工者维权讨薪;办不锈钢进出口公司,为小企业产品成功打进国际大市场服务,一年帮助本村企业销售5000多万元不锈钢产品到国外……从粮食贸易到物流仓储,从土地流转到旅游农业,村里的八大服务公司,在服务企业和村民的同时,每年也能在服务中获得数百万元收益。这些,都成为张文德后来改善村庄民生的重要支撑。

    张文德一边陪记者参观,一边介绍,“在董北村,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在群众的监督之下,用好手中的权力。”

    1996年,村党委成立时,张文德就率领全体成员向党组织和群众发出“三不”誓言:“有权不滥用,为官不偷懒,见钱不眼开。”如今20多年过去了,董北村集体每年进进出出的资金有几千万,都是村委会主任张明荣“一支笔”,张文德没有签过一张单据和发票。月底、季末、年中、年终,村财务账目,都要上墙进栏公布。直到现在,村里干部的手机费不报一分,交通费不报一分。

    “110”书记

    张文德常说,“在董北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家庭落伍。”

    在张文德带领下,董北村村民之间的生活差距不断缩小。年纪大的、有残疾的就安排在集体企业上班;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村里补到5000元;给村民办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还有工伤保险;每年为村民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村里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成立农村居家服务站,帮助村民维修电器、修修水龙头;除了新农保,村里还有养老补助,65岁以上的每人每年600元,75岁以上的12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生日快乐费500~1000元。随着村庄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红利逐年递增……

    “家里有钱了,一些孩子容易走偏,不成人怎么成才?张书记就和大家商量,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我们对村民的要求是要教育好子女,要搞好家庭,要孝敬父母,要当好新时期的农民。”董北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村农民艺术团团长张繁永说。

    问及张文德,他这样对记者说:“没有思想指导,没有文化滋养,有钱未必是好事。”

    张文德不唱歌,但是他喜欢看村民们拉起二胡来的那份专注,喜欢听乡亲们的笑声,喜欢看围得里三圈外三圈的村民老小那欢快的表情。“农民也是应该有生活的。”他说,每次看到这些自己就会笑,有一点儿小小的满足,“老百姓开心了,我就开心了。”

    在张文德的倡议下,董北村提出了文化体系建设“十个一”的口号:唱响一支村歌,编一部村史,出一份简报,成立一支健身队伍,建一支农民乐团、一个万米健身跑道、一支社会教育队伍、一支不锈钢乐队……

    近年来,董北村还开展了“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创文明户,个个都爱董北村”活动。全村有800多户评上“十星文明户”。每年的妇女节和“五四”青年节,村里都会评选十佳好婆婆、好媳妇和“十佳好青年”。

    “刚开始大家还不适应,现在回过味来了。如今我们董北,坐在家里打牌的少了,打架的少了,到农民广场上锻炼的多了,幸福指数直线上升。”王永荣对记者说。

    艺术团排练的时候,张文德也没闲着,时不时会被村民拉过去。“农村的事情,就是这么处理的。”张文德笑笑说,“小两口吵架要找你,建房有矛盾要找你,打工子女上学要找你,工资拿不到要找你。”

    张文德没有上下班,随时都要准备处理问题,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官虽不大,但是责任很大,党的方针政策最终是需要村官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的。”张文德这样理解。

    记者在村里采访的这些天,正赶上他跟兴化市作家协会谈合作建立创作基地的事儿。他说,下一步要根据村民的需要,送文化到户,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泰州文化第一村,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这个范围很大,我们努力去做到位。”张文德说。

    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反映在一个村庄中,就是一件件具体而细微的事情。张文德的工作,就体现在这一件件细微的事情中,虽然现在有了车,但他还是喜欢每天在村里走,以便随时随地处理事情,为此还多了个“村庄110”的绰号。

    张文德喜欢为村里忙,而对于家人,他却一直感到愧疚。“家里全部丢给她。小孩很小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一个女人抱个小孩,每天跑戴南,跑了15天。当时也没办法,你要把工作做好。”

    白豆腐,红豆腐,绿豆腐……

    “思路决定出路,同时思路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是张文德带领董北村持续发展的关键。张文德每到一个地方学习,看到好的东西都要利用起来。每年他还把全村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召集起来,到各地去参观,吸收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国家在转型,社会也在转型,对于我们一个村庄来说,如何转?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并且要有实质性的措施。说空话没用,讲大道理也没用。我们的不锈钢产品正在不断升级。这就像做豆腐,白豆腐大家都会做,但是红豆腐、绿豆腐就不一样了。”张文德说,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考虑董北不锈钢产业长远发展的问题了,“我跟村里的老板就讲,现在劳动用工成本大,经营成本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你的产品不升级,工厂不管理,大家都在一个低层次的平台上,迟早会失去竞争力。”近年来,他和村里的干部们联系村庄实际,围绕“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创新再发展”这个核心,提出了“工业强村、商贸富村、旅游兴村”三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原来的村办企业兴龙公司改制后成为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这两年投入了两千多万改善设备、加强管理、引进人才,目前产品90%出口,尽管欧洲金融危机,订单依然不断。

    为了保持发展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董北村特别制定了村庄十年发展规划。目前,董北村争创名牌的企业不断增多,拥有了自己的不锈钢研发中心。同时,村史展览馆、农家展览馆、农民娱乐场、旅游风光带、农民活动中心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我们的整个目标是面向现代化。村庄经济发达,并且实现农村城市化、居住城镇化、农民知识化、生活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环境生态化,建立一种全新的农村生产生活体系。”张文德说出了他们的打算。

    “在村里干了三十多年了,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中最动人、最充实的三十年。”采访结束时,张文德对记者说,董北的发展需要人才,他们目前正面向社会高薪招聘村长助理、书记助理。他希望能够有一些有志于长期扎根农村的年轻人,和董北村共同成长。

    (本版图片摄影:本报记者 张建堂 策划:沈建华 王芳 统筹:杨志民)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4/17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