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巧手点拨土生金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2-13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吕明宜 左旭东 李丽颖 吴砾星 杨娟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地,两口烂泥塘。而如今,这里绿水青山,风景如画。

    别致的民居,通畅的马路,稻香四溢的农田……湖南省津市市灵泉镇同兴村神九堰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神奇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一华丽转身源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349万元的财政投入,不仅让2000多亩农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大幅提升,还吸引多方投资,有力带动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

    这只是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初冬时节,记者行走在三湘大地,探寻农业综合开发用综合成效勾画的那一幅幅美丽的田野画卷:一方方连绵的田,一排排笔直的树,一道道纵横的渠,一条条平坦的路。农业综合开发让这片希望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打牢基础,高标准农田成为风景线

    “片片结泥块,层层累厚深。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这是古人对土地的美好期盼,连续实施23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土里刨金”打下坚实基础。

    1989年湖南成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份,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步设想,湖南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21年来,全省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226.5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06.3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2435万亩。

    身处洞庭湖腹地的益阳市南县是一个湖区农业大县。驻足该县三仙湖镇新联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一条条机耕路纵横阡陌,一座座机耕桥井然有序,南茅运河的水从笔直的衬砌渠道悠然流入。在这里,田成方、林成网、渠成系、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在衬砌渠边,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龚次元俯下身子,为我们拉开渠壁上的灌溉拍门,只见渠水顺着进水口汩汩地渗入旁边的农田。

    项目区村民肖喜福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往年靠天吃饭,‘该来水时缺水用、不要水时水成灾’,只能眼睁睁望着粮食减产或绝收。沾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光,这水现在通人性、喊得应了!我家8亩水田,以前只种一季水稻,今年全改种双季稻了。虽然遭遇天旱,产量却没受影响,早稻亩产近千斤、晚稻亩产达1100多斤,除掉每亩600来元成本,纯收入比去年足足高了近万元。”

    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负责人彭晋安告诉记者:“新联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是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涉及4个行政村1.15万亩耕地,共投入1356万元,而其中80%的投入与‘水’相关。灌排渠道修到了田头,毛渠连通主渠,灌溉方便,今年大旱正好就派上了大用场。”

    今年湖南虽然遭遇大旱,但许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依然稻谷丰收,没被旱灾“卡住脖子”。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郭秀宏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将土地治理项目70%的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共新建、维修和加固小型水库2407座,新建和改造排灌站6642座,新建和维修拦河坝3197座,硬化衬砌灌排渠道6.89万公里。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了,“单改双”也推开了。  

    双季稻面积的增加,为湖南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稳产增产基础。据估算,双季稻的面积潜力还有500万亩,仅此一项,粮食就有增长50多亿斤的潜力。

    石坝村村支书谢其阶说:“除了增产增收,最大的好处就是‘三省’。省力了,闸板一提就能灌溉了。省时间了,以前放点水下田,满地流,半天到不了田头,现在用不了一半时间。省钱了,以前旱了,得自己用柴油抽水机,花费太高了,省下来这几项,不都是我们赚的!”

    要问项目区最大变化是什么?村民肯定地回答:一是水,二是路。

    在项目区,一条条平直的机耕道伸向田间地头,铺到每一家农舍跟前,把整个田野和乡村连接在一起。这不仅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方便群众出行,把项目区群众从肩挑背驮中解放出来。

    “现在路通了,我们村基本都是机器收割,施肥有手推车和机动小三轮,方便快捷。”谢其阶说,“我活了一辈子,进出都是泥巴脚,现在机耕道修到我家门口,就算是闭起眼睛都敢走路喽!”

    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要解决农民想办又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李丙力说,在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不撒“胡椒面”,而是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经过规范化、模式化的农田改造以后,许多项目区实现了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土地的产出率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业抗灾能力明显提高。据测算,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相比,平均每亩粮食增产150公斤以上,人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突出特色,“四两拨千斤”带动产业大发展

    农业“筋骨”强壮了,产业如何壮大?农民增收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湖南是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大省,稻谷、生猪、油茶、茶叶、蔬菜、淡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优质率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农民长年增产不增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1994年,国家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类,提出支持产业化龙头项目。1995年湖南抓住机遇,将3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藏和流通等企业,舞动龙头发展产业。

    金健米业、金浩茶油、舜华鸭业、安化黑茶、益华水产……自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湖南农业产业化渐入佳境,农产品加工规模从小到大,加工层次从粗到精,企业实力由弱到强,累计扶持产业化项目1132个,142家企业成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扶持产业从何入手?湖南农业综合开发看重两个字:“优”和“特”。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淡水产品、油茶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中80%以上的产业化项目财政资金,采取有偿无偿结合、财政补贴、政府贴息等多种方式,实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加快产业提升,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

    “身为鱼米之乡,我们就围绕‘鱼’和‘米’做文章,不断加强水产养殖和粮食企业的扶持力度。”益阳市农发办主任周先雄对记者说。

    10年前的鱼贩子,如今变身为湖南省龙虾产品加工第一、全国第三的湖南省顺祥水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顺祥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资助项目有道不尽的感激。从2002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对顺祥水产的厂房改建、冷库增容、冷藏运输条件改善、加工设备更新、基地扩建等7个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帮扶,投入财政资金1456万元。顺祥水产由一个只有几间棚子、一个冷库的破旧小厂,一跃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近4亿元。

    把这笔巨额资金投入企业到底值不值?湖南农业综合开发给出的答案是:“扶持企业就等于补贴农民。”

    成长起来的顺祥水产公司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在环洞庭湖区域帮助1.3万多农户建立“订单农业”基地10.6万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种苗服务,水产品按高于市场价5%~10%收购,保证养殖农户的利润。同时带动8000户农户从事水产捕捞。

    11月14日下午,12辆满载着活鱼的货车驶进顺祥水产公司。组织送货的牧鹿湖乡牧鹿湖村养殖大户周启良告诉记者:“12辆车拉来的4万多斤鱼,是村里10个养殖户的,今天的价格是四块五,比市场价高两角钱呢。”一下子拿到将近20万元卖鱼款的周启良乐呵呵地说:“我们养鱼根本不用操心卖,直接送到顺祥来了。”随着顺祥水产的发展壮大,周启良所在村养殖户由2000年的20多户增长至现在的430户,养殖户户均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虽说资金有限,但通过企业困难时期的资金援手以及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理念的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湖南常德津市市农发办主任朱传协道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妙用。

    津市市旺森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森说:“我们两次得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2006年扶持财政资金210万元,建了标准化养殖栏舍40栋,养殖规模由3万头增加到6万头,2009年又扶持90万元,扩建了一个年产3万头良种猪项目。这些年养猪业几起几落,我们心里也没底。但有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后,虽然投入总额不太多,却给了我们信心,更撬动了社会资本来投资这个行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旺森养殖公司发挥出自身养殖技术和生猪销售优势,联合周边养殖户成立了津市市旺森养猪合作社,发展社员78户,实现了品种统一、饲料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助推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奔上富裕路。

    走进湖南盈成油脂有限公司,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车间和自动化的生产线。“技改提前、利润翻番、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是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最大实惠。”该公司副总经理姚君会如是说。

    该公司2010年获得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助3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591.42万元,用于建设脱蜡车间和循环水池。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盈成油脂示范带动30万户农户发展优质油料生产。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点拨”下,澧南镇双荷村在原来双季稻基础上,又加种了一季“双低”油菜籽。双荷村村支书彭德运告诉记者:“一季油菜籽一亩收入近千元,盈成油脂免费提供优质种子和技术指导,我们当然高兴了。”

    “一根甘蔗两头甜”。从田间到车间,农业产业化架起了从农户到企业的无缝链接之桥。“帮扶两头,连接中间”,企业和农民都尝到了甜头。

    湖南农业综合开发从田水路林山“小综合”,向产加销一体化的“大综合”转变,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大显身手。

    尊重民意,群众口碑赛“真金”

    农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初衷和落脚点。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认为,没有农民的参与、监督、管理,再好的工程也难以长期发挥作用。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引擎拉动作用,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真正让农民做主。

    李丙力说:“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实行‘民主开发’,从最初的申请立项,到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直至工程建后管护等各个环节,农民实现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使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果,最大限度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项目区农民充分享了三项权利:决策权,在项目确定上,实行“全民公决”,每个项目的确定首先要有90%以上的赞同,否则就“一票否决”;知情权,将建设过程中的立项、实施、验收等重点环节进行公示,及时公布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进度、建设标准等重要信息;参与权,让农民代表参与项目实施“全程监督”,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作为监督员,参加项目的设计、招标、监理、验收等项目管理工作全过程。

    临澧县2011年度烽火乡薛家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涉及到薛家坪、伍家堰、观音庵、陈家河等4个村的56个村民小组、1806户。烽火乡副乡长汪祚伍说:“从规划立项开始,农发办的工作人员拿出初步设计和工程预算,和乡镇干部、村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开会讨论。由于机耕道涉及到占地问题,路怎么修,地怎么占,有两个村意见不统一,为了这个事,连续讨论了三四天,才确定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薛家坪村村支书陈育贤告诉记者:“我们村召开了村支两委会议、党员代表大会,户长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意见,最后的实施方案全村100%通过,各户都签了名,按了手印。”

    薛家坪项目区最初设计的渠道是U型渠,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人提出要换成密度结构强、防渗效果好的钢模渠,项目人员立即依照意见将设计作了修改。

    如何让村民代表“真”监督?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

    临澧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许宇峰告诉记者:“我们对村民代表、监督员进行了施工程序和规范的培训,仅现场培训就进行了5次,会议培训就算不清了,技术和实施会议及讨论也邀请村民参加。”

    63岁的老党员薛开松是全程参与工程监督的村民代表,去年他截获了一车质量未达标的河砂,虽然是村干部亲戚运来的,还是强行阻止了。安装排水渠时,村民发现安装高度不合理,他便立即要求施工方返工。

    在实践中,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十制”管理模式,即竞争立项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投入多元制、财政报账制、项目公示制、聚成技术推广制、竣工验收制、建后管护制、考评奖惩制,以保证每一个项目都成为农民满意的精品工程。伍家堰村村支书吴传合说:“农业综合开发是老百姓实实在在认可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你在村里随便问哪个村民都行,肯定经得起考验。”

    项目区农民在尝到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带来甜头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民的关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得到了提高,干部和群众的鱼水关系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得到了改善与升华。

    在南县三仙湖镇新联村村民蔡品高家中,记者看到基层农发干部的“三大件”——草帽、套鞋、摩托车。蔡品高家是南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临时指挥部,为方便联系群众,农发办项目工作人员每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新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成功通过验收,但为农服务没有终点站,过几天,我们的指挥部将迁往下一站——均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南县农发办的同志笑着对记者说。

    “一路开发一路行”。农业综合开发区已成为满载丰收喜悦的希望田野,向人们展示了三湘大地的美好明天。那一张张规划的图纸标注着前进的方向,那一块块未开发、待开发的土地指示着驻足的站点,那一双双父老乡亲期盼的眼神就是动力的源泉。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3/17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