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强农富民大战略燕赵大地写华章

网友投稿  2011-12-14  互联网

    本报记者 李永生 左旭东 李丽颖 李杰

    眼下虽已步入冬天,但在燕赵大地看到的不是荒芜与萧条,而是丰收的喜悦与希望的脉动。河北清苑县的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施工正忙,刚赶在上冻之前把灌溉用的防渗管道埋设到地下,又在硬化机耕道;离此不远是已建成的项目区,景象更为喜人:平整成方的田地、生机盎然的冬小麦,正在收获蔬菜的村民,到地头拉农产品的车辆……

    1988年,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强农富民大战略产生了——实施国家立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此,一股汇集了千军万马、气势磅礴的开发热流,在广阔的土地上涌动。

    历史的机遇为河北农业发展做出了抉择,从太行山到燕山,渤海之滨到塞外边城,从冀南、冀中到冀东……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河北农业综合开发蓬勃兴起。

    从“撒胡椒面”到“攥紧拳头”,农业综合开发向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

    记者日前到清苑县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采访。一下车,迎面走来石桥乡东石桥村农民邢启立,他正在地头转着看冬小麦的苗情。望着绿油油的麦田,邢启立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打了井、修了渠,麦子产量从700、800多斤一下子窜到了1000多斤,玉米窜到1400多斤,现在种田可省力了。”

    河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金树林说,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河北省政府在全省建设4000万亩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开发要承担3000万亩的建设任务。

    金树林展开了一张农业开发的分布图,指着密布的黄点告诉记者:“打造粮食核心区主要由农业开发确定的核心区的80个重点开发县来完成,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太行山、燕山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地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河北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从“撒胡椒面”改为“攥紧拳头”,向粮食生产核心区倾斜,实施“两个聚焦”。

    项目安排向粮食生产核心区聚焦。从2011年起,在核心区内优先选择50个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工作业绩强的开发县予以重点扶持,确保核心区每年项目投入达到全省总投入的70%以上,50个重点示范县项目投入达到核心区总投入的70%以上。

    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每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连续3年扶持,每年每个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低于1200万元。

    从2011年起,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大幅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土地治理项目中的比重,力争2013年以后90%的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安排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随着农业开发资金的持续投入和项目区的不断建设,农业的“身子骨”逐渐由弱变强。“十一五”期间,河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新打和修复机井37461眼,铺设了地下防渗管道27567公里,修建防渗渠1668公里,建桥闸涵28087座,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579.5万亩,大大提高了项目区旱涝保收的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2亿公斤。藏粮于地,农业综合开发在粮食主产区谋划一处、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实实在在地让农民受益一处,为确保粮食安全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保护网。

    从“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到农业、科技、生物等的综合配套,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项目区聚集

    “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河北农业综合开发并未止步于此。资金先导,政策引导,农业综合开发带动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向项目区聚集。在一个项目区,综合注入分散的先进生产要素,五指攥成拳,激发出新的生产力。

    藁城是河北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市和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走进藁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青绿,刚刚浇过冻水的冬小麦在阳光下泛着一绺绺水光。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的“潜能”?农业综合开发选择科技助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项目区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藁城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张振清说:“要想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光研究工程不行,还得研究科技,这样开发项目才能长久发挥效应。”

    今年年初,河北冬小麦遭遇旱情,然而藁城市岗上镇杜村的每亩小麦却平均增产100多斤。村支书高素娥告诉记者,除了水好,就是种好,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既抗旱,产量又高,价格也比普通小麦高一角钱。藁城农业开发将良种与良法深度融合,选择藁城市农研所培育的藁优9409、9618、9415、2018等优质专用麦品系,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充分挖掘耕地的生产潜力。

    2011年开始,河北改变过去科技推广费用随项目到县分散使用的方式,集中90%以上的资金在全省广泛征集项目,跨区域推广,公开竞争,使科技成果大规模转化为生产力。以河北大学承担的《亩产2200斤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例,示范推广8个县,面积8万亩,仅玉米总产量就增加935万公斤。

    测土配方施肥是科学施肥的发展方向。在藁城市项目区,记者看到每隔不远就有一盏灭虫灯。这是农发办在项目区推广使用的生物防治新技术产品。这样一来既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高素娥感慨:“农业开发以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现代农业,科学育种、种植、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许多现代农业新技术都派上用场了。”

    从灌溉农田到节水农业,破解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

    清苑县石桥乡东石桥村邢启立拿出一个拇指盖大小的黄色磁卡感应钮,往田边的水表箱上一按,自家田里的出水口立刻汩汩流出水来。“现在浇地多简单,拿个钉子一开阀门,拿个按钮一按电闸,顺着地下管道就出水,水糟蹋不了。”在农业项目区内,大水漫灌正逐渐被节水农业所取代,实现按需用水,定量用水。

    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不足,水是制约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性因素,而节水问题一直是河北农业综合开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金树林说:“有水灌溉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的基本问题,而节水农业才能解决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河北省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70%以上,抓农业节水就是抓节水的关键。“减地下、增地上、推节水、借空中”,这是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农发办主任杜彦卿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节水工作的思路,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打井、打深井,大力兴建地上蓄输节水工程,实现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有机结合,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管灌、滴灌、喷灌,打井筑坝,引水蓄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河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百分百实现了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和有效管理机制的运作,比原始的、传统的浇地方法,节水达60%以上。

    生产方式因水而变,生产效益,因水在变。

    沽源、蔚县、丰宁、承德四县进行了膜下滴灌试点4500亩,实现由传统“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化肥、农药随水输入作物。以大白菜和大棵西芹为例,膜下滴灌每亩用水仅为110立方米和250立方米,节水率达78%和64.3%。在作物选择上,河北省在干旱缺水地区,扩大抗旱、耐旱、省水作物面积,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种植结构。

    在节水措施上,河北省全面实现管网和防渗渠道输水。以种植小麦为例,每亩节水、节电约30%左右。

    巨鹿县依托老漳河这一季节性河流建设了1.5万亩地上水项目区,夏季截流过境雨水,用于秋冬及次年春季灌溉,仅此,每年可节约地下水资源340万立方米,节约灌溉电费100多万元。在黑龙港流域,河北省大力推广浅井咸水与深井淡水的混浇技术,节淡水、节浇地时间、节电均超30%。

    从土地治理到生态治理,山区农业开发的综合效益凸显

    初冬的阳光浸满一地,沉甸甸的柿子已压弯枝头。位于狼牙山脚下的易县团山村村民李高源心情格外好。“自从修了机井,装了管道,水能上山浇地了,果园收成多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你瞧,现在我们是站在山顶上,但你只要打开水龙头,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每一棵树、每一块地都能得到及时灌溉。这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啊!”

    李高源话语里透着喜悦,因为他山上山下300多棵柿子树收获了4万多斤。“由于浇水好了,今天柿子个头大,品质好,以前一个柿子也就三四两,现在要半斤到七两呢。”往年收获时节,他最忙,因为要为柿子怎么运出村子发愁,大车进不来,只能小车推,如今他是一身轻松,因为农业综合开发把路也修了,山东、东北的客户直接到村头拉走了所有的柿子。

    “易县百分之七十是山区,山区农业上不去,易县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易县农开办副主任钟涌江说。“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难度大,但一旦开发了,效益巨大。”

    2004年,易县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山区生态综合开发”的口号,坚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开发思路,把山区综合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生态旅游相结合,鼓励项目区内各村积极发展山区绿色林果,栽植适合当地生长的经济树种,既绿了山林,富了农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钟涌江指着远处栽种柿子树苗的山坡告诉记者:“以前那是荒山一座,没有直接收入,现在项目开发到哪里,水电路就通到哪里,农民承包十几亩荒山就能致富了。”团山村赵同祥去年承包了6亩多开发出来的荒山,种上柿子树,由于没挂果就在林下间种了红薯,今年仅红薯收入就有4000多元。

    如今,易县已形成了狼牙山生态果品、西陵科技、高村林果、流井林果等四个精品示范园区,建成了独乐、狼牙山、西山北、流井、西陵五个林果专业乡,培育了石家统、东豹泉等80多个林果专业村,发展专业户8000多户,形成了东林、西果、北山的发展格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成为镶嵌在太行山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在享受林果经济带来的直接效益的同时,由生态效益带来的附加价值也日益凸显,让山区农民切切实实体会到:“生态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岭东村是一个位于狼牙山脚下的林果专业村,山上山下种满了苹果、桃、柿子、杏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果品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采摘。山区农民开起了采摘园、垂钓园、农家乐,拓宽了致富路。“十一五”期间,河北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357元,提高到2010年的4516元,增幅91.5%。

    科学化精细化,把每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好

    “请谈谈你们县有什么优势?打算如何运作?县财政能否配套,今后如何管护,能发挥多大效益?”

    “我们的优势是土地集中连片,规划了示范区,能发挥规模效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这是今年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举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竞争立项评审会上的一个场景。

    在评审会上,河北各农业开发县使出浑身“解数”,一展优势,干得好与孬,立见分晓。

    “让干得好的快点干,让不会干的学会干,让不愿干或干不好的看着干,这是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立项的一条原则。”金树林告诉记者。

    对于农业综合开发县,河北实施动态管理办法,去年对工作相对滞后的17个县实行休整,对成绩突出的重点示范县给予支持,每个县增加安排资金660万元,在全省树立了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同样,项目县也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来确定项目乡镇,通过综合评定,将项目区定在了群众积极性高、框架建设速度快、标准质量优的乡镇,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高效率、高标准。

    如何管理每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如何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必然选择,也是客观要求。”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综合处处长刘树中说。

    刘树中打开电脑进入“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记者看到该系统由项目管理、地理信息管理、项目建设监控、财政资金管理监控和综合信息发布等五个子系统构成,涵盖了从项目产生到建成交付使用全过程所产生的信息管理,特别是在项目的申报、优选、立项审批上,全部在网上公开进行,所有入选省级备选项目库的项目和拟立项扶持的项目都要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经过2011年度项目申报试运行,这一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申报优选中充分发挥了作用,真正做到了变过去突击准备项目为常年储备项目,粗放编制项目为科学规划项目,内部决定项目为公开竞争优选项目。凡是不入库项目,一律不予立项。”金树林表示。

    在管理信息系统里,记者发现每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都有卫星定位图。金树林说:“项目区地上的主要工程都能‘一目了然’,对照定位图到现场一比较,立刻知道是否合格,确保不变形,不走样。”

    近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体制创新上,河北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家试编农发项目预算,首批建成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率先试行中介机构验收制,率先推行竞争立项和项目县动态管理——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坚实的保证。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4/17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