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李秀敬:总把小事当成大事的老“连长”

网友投稿  2011-12-10  互联网

    梅文 蒋培玲

    平日里,河北省沧州市刁庄农民李秀敬言语不多,跟人聊天时,多数是嘴角挂着笑容静静地去听,开口说些什么时,也是去讲一些“陈年往事”。可奇怪的是,老少乡亲还都爱找他聊天,愿意把自家遇上的一些想不通、捋不顺的闹心事跟他磨叨,之后心悦诚服地慨叹:不愧是老民兵连长,就是有水平!李秀敬则快速接话:“没啥神奇的,只要你把每件小事当成大事去做,守信用、不算计,你就比我有准星……”

    小事办好就是在办大事

    3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各地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李秀敬的家乡也成立了一家。由于曾为民兵连长,李秀敬自然被委以重任,但他没有蹲在厂里当“官”,而是走南闯北地去跑销售,业绩斐然。看着厂里见了效益,他却常年顾不上着家,家人心疼地劝他别干了,怕他这样拼命身体受不了,而他总是一句话等在那儿:“既然做事,就要负起责任,咋能先算自己合适不合适呢?”家人无语。

    几年后,奔波忙碌的李秀敬带领大家把企业干出了模样,一切都基本上捋顺了,他才肯稍微停停脚。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秀敬发现为泊港轮船提供养护服务是单辛苦但不错的生意,于是便来到天津塘沽港争取业务。“那时候,通信不方便,我每次从老家坐班车、倒公交、奔码头,早出晚归步行十几里路都是常事,加上没法提前电话联系,所以空跑一趟都属正常。不过我看准了的事情轻易不撒手,最终我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因为连续空跑3天还坚持而被客户看在了眼里,我才有机会用行动证明诚实守信才是行规。”说起当年那份来自不易的业务单,李秀敬至今眼里仍飘着一丝坚定。

    一来二往,看着李秀敬的生意越做越好,不少亲朋乡里也来到港口找他跟着学,比着干。当他们请教在码头上如何才能混好时,李秀敬就是大白话:“我没啥文化,文邹邹的道道说不来,但是我知道,打小爸妈就教我记住一句话,做人必须讲信用,要负责。你能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你就是在做大事。”多年以后,凡是听懂听进去了的后生,都跟李秀敬一样,生意越做越红火。

    对谁都要热心肠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中国的老话,也是李秀敬人生信条里的基准,只要别人有困难,能帮的,他就尽己所能不打磕巴。当年当民兵连长的时候,每到收工,如果李秀敬发现为人本分、家中却实在困难的哪个老乡在簸箩里偷偷“拿”了个红薯,他会忽然间“视力不好”;但如果是哪个做人做事偷奸耍滑的,他可有着一副包公的黑脸。现今说起这件事,李秀敬还是对自己一向有原则的“没原则”坚信没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同乡小张来津创业,不想初来乍到十分不顺,一次失败接着一次失败,几乎把这个大高个男人击垮了。关键时刻,李秀敬默不作声地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那时多亏李大哥的鼓励和支持才让我走到了今天,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身在异乡,我却从他身上找到了家的感觉。”事业有成,已过不惑之年的小张至今难忘当初。

    员工跳槽换工作,这在一般企业是常有之事,但在李秀敬这里却很少遇到。作为同乡也是竞争对手,一位郑姓老总曾前往李秀敬的企业“串门”,随后感慨道:“我们都是穷苦人家长大的,富裕后,想着不亏待自己那是人之常情,但人家李总还想着那些工人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一日三餐不仅免费,早上有稀饭、馒头、咸菜等,中午晚上都是炒菜,还必须有肉。他跟工人处得像一家人似的,谁没事愿意‘离家出走’啊。”

    “嗨!我这人就是喜欢跟工人聊家常,他们谁有难处,只要能帮就别惜力,人嘛,还不都是相互帮衬。每到年底,我一定召集大家吃一顿饭,坐在一起不分座次,只论长幼。”对于热心肠,李秀敬觉得自己的做法最保险,如同他20多年来始终给每个工人上意外伤害保险一样,不期待交完保费就有回报,但是一旦需要时,那一定是有保可依的。

    羊要出群,一鞭子打回来

    在李秀敬家乡有一句俗话:“羊要出群,一鞭子打回来。”但是李秀敬从未真正动过“硬鞭子”,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别人。由于行业需要,公司规定在工作区域严禁烟火,如有违规,发现一次就罚款50元,领导加倍处罚。所罚款项用于给大家改善伙食,员工之间要相互监督。为了动员大家都不当和事佬,怕得罪人不肯监督别人,有一次李秀敬故意在工作区内抽烟,留机会被人“举报”,然后很高兴地拿出100元钱以正视听。看到老板都甘愿认罚,工人们没有愿意去碰“高压线”的。

    言传身教。尽管老民兵连长对儿子小李“没”啥要求,但是儿子还是早早入了党,如今已有10年党龄。跟着父亲耳闻目睹,渐渐的,小李在5年前接班父亲的营生后,在经营管理上也学着父亲的旧辄不走新路:员工有错了,他没有当面批评过谁,而是私底下找他们谈心,直到对方心服口服。“您一向是个亲力亲为的人,做事高标准严要求,怎么就放心把这份家业早早交给儿子照看了呢?”听到这话,李秀敬淡淡一笑道:“年轻人总要成长,不怕他摔跟头,只要底子打得好,他跑偏的机会不多。再说我老伴儿前几年中风了,起卧坐立都不方便,人家年轻时为我和家庭没少吃苦,现在我多陪陪她,她心里好受。”

    由于李秀敬对人对事都肯负责,不张扬;做事做人都讲信用,脚踏实地,尽管他家业殷实,但是他的第三代身上依然没有“富人烙印”。前不久,李秀敬的儿媳在饭桌上提出,想再买一辆最新款的新车,不等其他人发言,李秀敬的小孙子便表了态:“妈,你别浪费钱了,咱家又不是没车,你花那么多钱买辆新的,过不多久还会有更新的,你追时髦哪能追的过来呢。”童言无忌,毋庸置疑,这个话题一定无法继续。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0/17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