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强农业筋骨稳“中国粮仓”

网友投稿  2011-12-08  互联网

    图为河南省襄城县库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本报记者张建堂摄

    本报记者 季林 陈四化 李海涛 张培奇

    河南,农业大省,“中国粮仓”。在仅占全国1/16的耕地上,生产了占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全省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而且每年还调出400亿斤的商品粮和粮食制成品。今年粮食再夺丰收,夏粮实现“九连增”,总产登上1100亿斤台阶,连续第六年超千亿斤。

    河南,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每一项国家战略,都要求河南的粮食生产,只能在高起点上继续前进,不能后退。如何保证粮食的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哪里来?农业综合开发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河南,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策源地,也是1988年我国首批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份之一。几十年来,农业综合开发承担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繁重任务,中原大地上一片片贫瘠的土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强筋壮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奇迹。创造奇迹的同时,河南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和做法,也成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开发一亩地,多打300斤粮,中低产田改造为稳粮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河南自然灾害频繁,要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机井、桥涵、水渠、道路等设施建设,夯实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效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11月中旬,当记者走进河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看到的是条条通田的路面笔直平坦,两旁树木的枝条在微风中轻摆,一座座井房整齐地伫立在地头,郁郁葱葱的麦田一望无际,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野画卷。

    在驻马店市遂平县常庄乡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内,东西长4.2公里、南北长2公里的主干道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唱起了主角,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出来遛弯的大兴村村民盛国忠欢喜地对记者说:“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骑个摩托车都墩得慌,一下雨小四轮都没法走,陷到泥里就‘趴窝’,去趟乡里办事,没半个小时到不了,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骑上电动车十来分钟就到了,还可以看看路两旁的好庄稼。”

    盛国忠家种了6亩地,3亩在项目区内,3亩在项目区外。老盛说,别小看这一部分在内,一部分在外,差别可真大。今年夏收时他家项目区内小麦亩产达到近1200斤,秋玉米也在1200斤以上,每亩年产量比外面的地高出300斤左右。

    “晴天一身土、雨天难出门”、“收获靠肩扛、农机难进地”、“涝时水汪汪,旱时一片黄”是常庄乡党委书记魏景华难忘的记忆,“以前我们这都是坡洼地,基本上是‘望天收’。农业综合开发后,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品种优、结构良的田园化格局,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做而又做不了、农民热切盼望自身又无力解决的问题。”

    在今年3月份竣工的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项目区,典宝村村支书李海生告诉记者,去冬到今春连旱,项目区新打的机井全部派上了用场,农民非常满意,一个劲地夸赞这些机井是“及时雨”、“救命水”。而且在项目区种田,省时省力省水省钱,在地头的井房上一刷卡,水就自动出来了,比以前用柴油机浇地省一大半钱,播种收割都是机械化,一个妇女侍弄十几亩地都没问题。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2年来,全省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14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2.5亿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600多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多亿斤,为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超1000亿斤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省还有中低产田6497万亩,按照20年来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7公斤计算,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下,河南现有中低产田蕴藏着210多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井剑国告诉记者。

    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瞄准粮食生产核心区,打造“粮仓中的粮仓”

    “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回良玉副总理提出的要求,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指明了方向。

    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的目标。而完成从1000亿斤到1300亿斤跨越的主要技术路线,就是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山前平原15个省辖市95个县共7500万亩耕地上,完成2500万亩吨粮田的巩固和5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7亿斤。

    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客观实际,要求河南粮食生产的文章,必须在这75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上做足做透。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强基固本抓关键,河南按照“两个聚焦”的要求,瞄准产粮大县,集中投入,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这些粮食核心区打造成高产稳产的永久粮仓。

    有限的资金,面对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的任务,势必要求每一分钱都能催生出最大效益,而不能撒胡椒面。2005年,河南省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方式,以县为单位,在国家批准立项的121个农业综合开发县中选出许昌、滑县等24个重点县,集中70%的中低产田改造资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就是要让最适宜种粮的地方多产粮,这些重点县粮食产量在10亿斤以上、商品粮在6亿斤以上、耕地在130万亩以上、中低产田在100万亩以上,是河南‘粮仓中的粮仓’。”井剑国介绍说,2008年,重点县数量增加到27个,目前扩大为30个。

    事实证明,政策发挥了最大效应。综合开发重点县粮食产量占全省总量的42%,每年新增粮食产量占全省70%左右。2011年重点县项目区粮食平均单产达到550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5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不光要建好“硬件”,还要配好“软件”

    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配套的耕作机械、大面积特色产业基地……在许昌市襄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记者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者们认为,不光要建好“硬件”,还要配好“软件”,才会发挥出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按照“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除了水土田林路等工程高标准外,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技术、设施、装备也成为项目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2011年,河南在全国率先立项实施3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00多万亩,新乡、许昌、商丘、漯河等市都建立起了3万亩、5万亩至10万亩集中连片的项目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的亮点。

    “今年小麦亩产超1200斤,玉米达到1440斤!”提起自己的农田被“高配”,襄城县庄库镇农民温学田至今都兴奋不已。他说,产量这么高,应给科学种田记一功。

    “土地治理一结束,科技手段跟上来,在开发一亩地增300斤粮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还能再增百十斤。”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黄幸福说,三年来,河南共组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0多项次,培训农民166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科技贡献份额比非项目区明显提高。

    2010年,河南省还决定用省级集中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资金,组织省农大、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专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在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县选定20个县,打造百亩高产攻关田,千亩高产示范片,万亩高产示范方,辐射带动50万亩的高产攻关。

    为充分挖掘每一亩土地的增产潜力,各产粮大市纷纷打起了先进适用的科技牌。许昌市在高标准农田示范方里,实行“三到三结合”农技推广模式。驻马店市“七统一”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让一大批农业技术和装备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南阳市通过综合组装节水、栽培等技术,确保项目区每个农户家庭都有一个“科技种田明白人”……

    据了解,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创建,各项目区有了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了更加完备的物质装备、科技支撑、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目前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项目区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农业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也明显增强。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转变

    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农业发展的后劲如何保持?河南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有偿无偿相结合、投资参股、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方式,支持15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助推了“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转变。

    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项目扶持企业,许昌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许昌县将官池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鲜销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建有低温储藏库、净菜加工厂,生产菜心、芥蓝、雪斗、小白菜等有机蔬菜,产品直供港澳。

    正在地里摘菜的农妇李晓萍对记者说:“家里的三四亩地流转给这个基地了,每年有三四千块钱租金收入,另外在这里打工,每月还有2000块钱工资。”同样是务农,收入却翻了几番,能在家门口就业赚钱,李晓萍感到很知足。

    “如何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的转变,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和追寻的目标。”南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王宛楠强调道,“近年来针对粮食、棉花、畜牧、林果乳品等产业优势明显,但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选择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在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迅速推动了产业发展层次的整体提升。”

    记者了解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一大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从1992年的一个红枣加工车间,发展到今天拥有10大系列230多个单品,实现了“原料买天下,产品卖天下”。内乡县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加工饲料40万吨、繁育及饲养生猪15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企业发展位居全国行业前列。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也迅速壮大成为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副食品连锁加盟、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乳品企业,2010年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农民养殖收入8000万元。

    据介绍,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发挥了“乘数效应”。2009年至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5.63亿元,撬动、吸引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133.9亿元,支持671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升级转型,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其中财政补助项目建成后,新增产值134.5亿元,新增利税9.5亿元,安排4万多劳动力就业,117万农户受益,户均增收约2500元。

    创新规划、建设和管护机制,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增添发展活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在规划、管理、建设和养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机制创新,积累了可学可鉴的宝贵经验。

    为了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能够长久发挥效益,河南注重科学规划,确定了远离城市郊区、远离工业集聚区、远离高速公路、村镇建设和远景规划用地的“三个远离”原则。

    许昌、驻马店、周口等产粮大市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上,纷纷向产粮大县、大乡倾斜,向农业设施差、开发潜力大的偏远农区倾斜,向田野开阔、易于治理的连片地区倾斜,通过科学选项、集中投入、打破行政界限,实行规模开发,确保了稳产高产生产能力。

    在调整配套资金比例方面,目前河南全部取消了121个农业综合开发县县级配套资金,改由省级财政全部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同时在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中,首创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新乡市封丘县县长李晖对记者说,按照省里确定的“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农业综合开发统一规划、各部门集中投入、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她本人任封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整合组”组长,由农开资金“搭好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等部门各类涉农资金“唱好戏”,全面提升了项目区建设水平。据统计,近年来河南共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0多亿元。

    做好科学规划、资金筹集等工作的同时,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还不断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奖优罚劣末位淘汰”机制、创新项目评审机制、创新计划、统计、决算会审等机制,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迈上了新台阶。连续6年做到“当年项目、当年高质量建成、当年发挥效益”,让河南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的出台,更使河南农业综合开发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农民是开发主体也是受益主体,为了保障大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开发伊始,很多项目村就都成立了由各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农业综合开发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全程参与整个农业综合开发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及后期维护等各项工作,为解决筹资投劳、占用耕地、工程拍卖管护等方面的问题搭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开发工作的顺利展开。

    “不打无主井,不栽无主树,不建无主建筑物。”对于农开工程的使用寿命来说,工程施工质量是基础,后期的管理维护是保证。为了杜绝“有人建、有人用、没人管”现象发生,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强力推进项目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管护主体,在确保群众受益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开工程的效益。

    作为“效益最显著、农民受益最直接”的农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应被赋予更重要的责任

    “中原经济区建设”探索的是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挖潜,如何让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得到彻底解决?产粮大市纷纷给出了“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集中投入”的答案。

    大家认为,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应在投入上加大力度,使其在强基础、保粮食、兴产业、促增收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多年来,中央财政对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高度重视、鼎力支持,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资金由2005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亿元,对河南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仍是资金问题,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影响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稳步提高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最多的驻马店市为例,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该市累计改造了中低产田488.8万亩,但十多年前改造的农田亩均财政投资仅100~200元,已建工程基本过了折旧期。虽然目前中低产田改造每亩投资800多元,投资标准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实际需要仍有差距。此外,截至目前全市还有中低产田面积700多万亩,每年全市开发面积只有20多万亩,照这个进度,现有中低产田全部改造下来需要几十年时间。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了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中“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5000万亩”的任务,但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到现在,各级财政投入只够改造六七百万亩中低产田。如果继续按照目前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规模,5000万亩要到2040年才能完成。

    另外,农业综合开发水土田林路“五指成拳”,最能体现“综合”效益。然而目前涉农项目多,标准不一、投入渠道不一、治理效果不一,分散了资金效益,加重了重复建设。仅中低产田改造就有“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由于各部门均是根据上级的资金渠道和工作重点分别编制规划或方案,分头实施,基层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衔接机制和具体办法,所以,存在内容不统一、布局难衔接、成效难统计等问题。

    此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建议,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筹资筹劳困难,上级财政部门应适当增加投入,进一步减少项目区乡村筹资筹劳在总投资中的比例。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08/17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