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五味俱全”漫话武汉

网友投稿  2011-12-03  互联网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恰逢此际,武汉女作家方方推出长篇小说《武昌城》及中篇小说《民的1911》。《武昌城》以攻城和守城两重不同角度回首1926年武昌城鲜为人知的一场围城战,《民的1911》全景式再现百年前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波澜壮阔的经过。

    在小说中,武汉被描绘成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领略当年革命先辈的勇往直前和仿佛燃烧了的武汉城。武汉人也成为富有革命意识,勇敢正义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就是武汉人,他也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毕竟方方是武汉作家,她笔下武汉写的再好,也不免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回想2009年,武汉市文联、《芳草》大型文学双月刊、湖北大学在武汉当地联合举办了“荆楚文化武汉论战”大型论战活动。活动由“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诗人眼中的武汉气质”、“散文家眼中的武汉风情”、“学者眼中的荆楚文化”四大主题版块组成,一时间,文人墨客齐聚一堂,滨江逐鹿,探究着武汉精神的真谛……

    武汉古属荆楚之地,它的名字在历代的诗歌中层出不穷。宋代苏东坡曾在长江边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英雄们的儿女情长成了历史,今天走在武汉街头,高楼大厦林立,码头上运渡繁忙,长江上货轮穿梭。在很多武汉的当代散文家眼里,早上在路边端着一碗热干面“过早”,才是当今武汉人最朴质的生活状态。据说写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主席,同样钟情于武汉小吃,他最喜欢的是武汉的豆皮。跟随着游客到此地寻找美食,也许在武汉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里,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座城市形散神不散的神韵了。

    武汉人自在、热闹的城市生活令人向往,这种印象可能更多源于另一位作家池莉的小说!正是因为拜读了池莉的作品,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武汉就是追寻她作品中的武汉。以池莉的小说为“地图”,池莉当“导游”。有人评价说:不必到武汉,只需读池莉,因为她的小说有深深的武汉烙印,在池莉的小说中,武汉是一座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她的小说大多表现女性视野中的武汉都市生活,成名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人物往往是带有世俗气的芸芸众生,远离英雄主义的凡夫俗子;同时,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人物事件均被一层生活原色所笼罩,给人以更为自然、逼真的艺术感受。池莉曾说过:武汉是一个特别出彩的地方,出生活的彩,适合小说创作。

    洗尽铅华呈素姿!池莉和方方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女作家,她们对武汉的市民生活是充满热爱的,对于武汉人的朴质实在性格是肯定的。“与武汉人相处时间短的人,多半会对武汉人持贬意评价;但时间长了就会体会到武汉人性格的可爱。这是我在武汉生活了近40年所得出的感受。”——这便是方方笔下的武汉人。

    如今我们驻足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的古琴台旁,这不禁让人想起,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能听懂巍巍高山,潺潺流水的琴声,便是知音。能解读一座城市的,也是真正爱它的子民。

    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于熟悉和热爱这座江城的人来说,武汉就是他们永远看不够的“敬亭山”。

    (李真慧)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03/17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