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网友投稿  2011-12-02  互联网

    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右二)在走访特困农户。

    选派干部为当地驻点村民进行中药材培训。

    祁门县财政局选派干部邀请果树专家到其任职村向农户传授布朗李“套袋”技术。

    在岳西县选派干部任职的沈桥村,村民排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器乐《春富贵》。

    大学生村官(左)向村民传授蔬菜病虫害防治知识。

    本报记者 杨丹丹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安徽省委组织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探索,在结对共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建设等诸多工作领域创造了新的经验。

    城乡结对 创先争优

    近年来,安徽省委组织部把结对共建当作创先争优活动的抓手,深入推进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中创先进、争优秀。

    坚持两个延伸,提高城乡结对共建覆盖面。在组织县直机关、乡镇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的基础上,坚持两个延伸,即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组织县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向县外发达地区党组织延伸,鼓励镇、村党组织积极加强对外联系,与县外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

    “结对共建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青阳县委办公室主任陈学锋总结了自己的体会。青阳县委办党支部与杨田镇缑山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后,针对缑山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多方协调,在2009年筹集8万余元解决了五房组人畜饮用水困难问题,实现了五房组户户通自来水的愿望。2010年,协调资金2万余元解决了西罗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今年又与县直有关部门协调,筹集10万元帮助完成村组道路改造工程,并争取5万元农业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村特色农业发展。同时,还积极联系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帮助落实村级农家书屋项目,为村里争取2万余元的设备和图书,为群众学文化、学技术提供了方便。此外,还多方筹资帮助缑山村小学改善教学设施,添置教学电脑,重新更换学校桌椅等。

    解决了农村面临的难题,还要帮助农民厘清发展的思路。青阳县委办公室鉴于缑山村多年依靠农业种植、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现状,鼓励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增加村民养殖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上下功夫。在深入走访调研基础上,2009年4月,办公室党支部帮助缑山村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并先后4次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村为群众讲解科学种植和养殖专业技术。三年来,共为缑山村争取了上级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4万余元。目前,缑山村共发展方格簇蚕300张,新增养猪、养鸡、养蚕等规模养殖户30余户。

    陈学锋介绍说,青阳县委办公室发挥部门优势,内引外联,先后5次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商,每年均将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全部推荐参加“阳光培训”,努力提高村民创业和就业技能。三年间,缑山村青年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达120余人次,上岗工作率达95%,有5%的参训学员初步明确了自主创业方向。

    淮南市潘集区科技局在结对共建中,与当地的庙前村村“两委”共同商定了发展酥瓜种植项目。由于村民缺乏技术,顾虑重重,积极性不高,几经动员才种植了80多亩。为解决农户的技术问题,科技局积极与科协、农委等部门联系,针对酥瓜不同生长期需要,定期邀请市、区农委高级农艺师到村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并向村民公布市区技术专家的咨询电话号码,便于农民及时咨询。2010年春夏收获之际,庙前村酥瓜种植亩收益达5000元以上,高的达到8000多元。有了上一年的好收成,村民种植酥瓜的积极性高涨,2011年该村酥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余亩。

    乡镇书记社会管理“大轮训”

    如何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一直是全国各地探索的课题。11月14日,来自安徽全省的千余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聚集省城合肥,围绕这一题目进行封闭一周的学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乡镇、街道处于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第一线,办好这个培训班,对提高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和能力非常必要。”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针对首期培训班专门作出了这一批示。一个集中培训开班,省委书记专门作出批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出席了当天的开班式。他面对着这些来自基层的党(工)委书记们做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他说,乡镇街道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阵地,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是社会管理的领导力量和直接力量,是各方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引导力量。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的重要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任。

    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与推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党代会报告目标的落实,推动科学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王炯提出,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善于联系群众,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牢基层基础,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把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要勤于学习,注重品行,廉洁自律,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努力推动当地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

    “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感觉受益不浅。很多原先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技巧和方案。”一位来自安庆地区偏远乡镇的党工委书记在培训结束后这样告诉记者。据悉,全省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班分8期进行,每期一周时间,将对全省1254名乡镇党委书记、279名街道党工委书记进行集中轮训,通过轮训帮助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

    选派干部叩响农村致富门

    选派干部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下基层进农户的“直通车”,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种兵”,是领导机关与基层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火车头”。安徽省委组织部近年来通过选派优秀干部下基层,扎根农村、造福一方百姓,更源源不断地为农村基层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选派第一书记方金旺任职的歙县璜田乡六联村,地处偏远山区,是有名的贫困村。到村后,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调研,方金旺和村“两委”决定依托当地丰富的沙石资源,以4万元专项资金为基础,并向村干部融资8万元,创建了村沙石建材厂(生产水泥砖)。该厂建成后,当年即收回投资,后经扩大再生产,到2009年底,该厂已拥有固定资产6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年增收15万元。此外,方金旺还积极盘活村里闲置资产,将老村部及周围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招标兴建村集贸市场。建成后,村集体房屋租赁年收益达28万元;通过竞标转让村茶叶初制厂,村集体又增收8万元。

    黄山区谭家桥镇新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汪文伟到任后,努力解决该村普仁滩景区与村民长达两年的土地纠纷,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来了众多投资商,到选派工作结束时,该村共吸引投资1600万元。同时,发挥专项资金的酵母作用,引导村民投资入股创办年产值达200万元的新鑫砖厂,吸纳当地劳动力3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据统计,仅2009年,该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

    选派干部方实来到岳西县白帽镇朱查村后,经多方调研,决定发挥本村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将4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投入石料厂基础设施建设,经科学选址,项目建成后对外出租石料厂设施,每年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固定收入。方实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安庆市一公司到村发展纸浆林一体化项目,盘活了该村的山林资源,为村年增加1.5万元收入。

    寿县双桥镇孙厂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静到村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民主决策,利用4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发展水产养殖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实现净收入1.2万元。通过合理利用村级闲置资产,提高村轮窑厂承包费等多种渠道,共盘活资金14.6万元,选派任期结束时,共计为村化解债务18万元。

    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选派干部焦斌,结合当地村民实际,积极鼓励该村发展蚕桑产业,在他的努力下,长岭村成立了蚕桑经济合作社。凭借长岭村的蚕桑资源优势,该市一家丝绸公司主动要求与蚕桑合作社合作,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使长岭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万元,村民收入增幅在10%以上。

    东至县木塔乡畲狮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赵自明上任后,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将4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投入杉木丰产林项目,实现造林90亩,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4万元,并引导林农树立了科学发展、永续利用的营林理念。

    首创“集中走访帮扶月”

    “幸亏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村里的敬老院工程才有了着落。”凤台县新集镇胡岗村的老人们望着村里新落成的敬老院连声感谢道。原来,安徽省政协在开展集中走访帮扶月活动中了解到当地敬老院工程因为资金缺口不能如期完工后,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该村完成了敬老院的后续工程。

    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处长唐汝平介绍说,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第四批选派工作和新一轮省直单位联系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深入开展,今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安徽省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按照“开展一次慰问、听取一次汇报、进行一次调研、确定一套措施、办好一些实事”的活动要求,创新性地开展“集中走访帮扶月”活动。广泛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共召开座谈会2900多次,走访群众37760余人次,慰问困难党员干部群众15220多人,捐助慰问金1180余万元,帮助选派村、驻点村解决实际问题近5300个。

    记者了解到,在“集中走访帮扶月”里,选派、帮扶单位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雪中送炭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亳州市财政局为选派村解决修路资金10万元,解决了当地群众阴雨天出行难的问题,同时为村小学捐赠篮球架1副、课桌椅80套,提高了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水平。滁州市南谯区政府办积极协调资金,为所帮扶的沙河镇新塘村安装了两台变压器,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夏季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无法使用的难题。省地震局深入党员和群众家中走访30人次,慰问106人次,并向所帮扶村捐赠了5万元帮扶基金和电脑、打印机等价值万元的办公设备。宣城市地税局开展了“送温暖,关爱困难党员群众”活动,为所帮扶村的20名困难党员群众送去7000元的慰问金,并为该村31名留守儿童带去了价值5000余元的文具。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根据驻点村反映的蔬菜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科技推广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购置了一批蔬菜生产技术图书和音像资料送到该村。潜山县农委就选派村规划布局、科学种植养殖、做大做强加工业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安排退耕还林项目支持选派村茶叶基地建设。石台县房改办在走访中了解到所帮扶村存在道路水毁修复问题,及时派技术人员进行勘察,主动与县交通部门对接,帮助修建一条500米的水泥道路。

    在“帮扶月”里,选派、联系帮扶单位通过集中走访、听汇报、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选派、驻点干部到村任职以来抓党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以及选派村、驻点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征求基层党员群众对选派、联系帮扶单位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帮扶措施,严格落实选派、联系帮扶单位工作职责。省委办公厅深入村组、农户开展调研,先后撰写了《岳西县扶贫开发工作调查》、《人才发展措施研究》等报告,对摸清现状、明确措施起到了推动作用。阜阳市工商局先后两次派工作组到阜南县王家坝镇互助村进行摸底调查,并发放了《互助村基本情况及选派工作调查表》,全面、准确地了解选派村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村整治等情况。马鞍山市各选派单位在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了以“如何帮扶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17篇。定远县畜牧兽医局在走访活动中,就困扰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对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影响等进行调研,指导帮助养殖大户制定科学规划。

    帮助选派村、驻点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途径,同时充分发挥选派、帮扶单位在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的优势,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资源,支持选派村、驻点村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旅游局帮助黄山

    区仙源镇龙山村理清“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及蔬菜种植大户前往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园考察学习,并拨付40万元资金用以支持该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采摘项目。安徽省农委将所帮扶的太湖县寺前镇中河村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该村新建沼气池20口、新建瓜蒌示范片40亩、提供生态家园项目资金12万元,并在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开展200亩茭白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蔬菜标准园建设,引导该村发展现代农业。财政部驻皖专员办多方协调,帮助青阳县庙前镇争取土地指标15亩,用于高源村等3个村的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并协调省环保厅为该村安排100万元的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组织专家教授共28人次,深入选派村、驻点村进行水稻栽培、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生产技术指导。蚌埠市审计局帮助怀远县龙亢镇新街村招商引资500万元,创办万德兰服饰投资有限公司,并出资1万元组织该村种植能手到山东寿光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村“两委”班子普遍优化加强

    今年安徽省广大农村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统一部署,各地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各乡镇的村“两委”换届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全省共有120180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测评,对换届工作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6.9%,基本满意率达2.9%,合计达99.8%。

    据悉,此次换届共选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61684人,比上届减少1515人,村委会班子成员55889人,比上届减少1212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2417人,占建制村的15.3%,村“两委”交叉任职22763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6岁,比上届年轻1.2岁;大专以上学历13256人,占21.5%,比上届增加3592人;女性8025名,占13%,比上届增加1131人;继续留任42886人,占69.5%;有致富技能的党员34851人,占56.5%。村委会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42.6岁,比上届年轻2.2岁;大专以上学历9150人,占16.4%,比上届增加3540人;女性17071名,占30.5%,比上届增加4488人;继续留任33495人,占59.9%;有致富技能的党员群众33439人,占59.8%;非中共党员9793人,占17.5%。总体来看,这次换届呈现出女性干部比例提升、学历层次提升、致富能手进班子比例提升、平均年龄下降、村干部职数下降的“三升两降”态势,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安徽省委组织部农组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在岗的3370名大学生村官中,进入村“两委”班子共有847人。

    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分四批选聘了4014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安徽省组织部门从出路上保证大学生村官期满有序流动。坚持超前谋划,主动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处室,积极争取和兑现相关政策,推进聘期期满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在今年全省考录公务员、选调生和省直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中,分别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门面向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公务员职位479个;选调生职位140个;省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87个;神华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安徽省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等中央大型企业也积极面向大学生村官招录了部分员工。安徽省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明确要求“全面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以市为单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大学生村官要占大学生村官总数的30%以上。”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政策引导、思想引导和宣传引导,各地还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推介会,向企事业宣传大学生村官优势,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引导自主创业和另行择业。对有继续学习深造意愿的大学生村官,除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加分政策外,省属各高等院校积极加强适合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的本科专业点、硕士学位点建设,为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截至9月底,首批大学生村官中有120人通过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211人进入公务员和选调生队伍、75人进入事业单位;110多人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有31名大学生村官参加研究生考试享受了加分政策。

    (资料图片提供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02/17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