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华 曹元良
11月22日,笔者来到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袁上村,位于村文化大院内的农家书屋干净整洁,桌椅书柜等一应俱全,一排排书柜内分门别类整齐地码放着各类图书;有的村民在翻阅图书报刊,有的在登记借阅图书,还有的正在观看移动影库播放的农业实用技术或农业科技影片……村支书袁保慧指着屋里的几个书柜说:“这是刚给配的1500册新书,这几天大家伙都抢着来借阅。”
笔者随手翻阅了一下书柜里的图书,发现种类还真是挺多,囊括了农技、文化、政经、少儿、科技等多个方面。袁保慧介绍说,在农家书屋借阅不到的图书和报刊,都记录在读者需求登记簿上,定期向区图书馆反馈。一般情况下,所需书籍半个月之内就能调度到位。
他说:“入冬后,气温一天天降低,田里农活少了,来农家书屋的人越来越多了。”
看过袁上村农家书屋后,笔者又实地走访了该镇的十几个农家书屋,每个都像袁上村一样热闹。农民们都夸农家书屋:“有好书可读,借阅还方便。”
农家书屋“火”起来,源于临淄区着力构建的“区图书馆-镇街道图书分馆-村农家书屋”三位一体的图书管理循环网络和运作模式。近年来,临淄区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建成352处农家书屋,在全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12处镇、街道也全部建有图书分馆,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的图书服务体系。根据读者需求,农家书屋每3个月还进行一次图书“漂流”,每次循环流通量都在20万册以上,确保了农家书屋里的书能够常读常新。
作为文化惠民的重头戏,临淄区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摸村情、听民意,书屋多选建在位置便利的文化大院、活动中心,以方便群众浏览和借阅图书;各农家书屋的书柜数量、图书分类等也做了统一要求,每个书屋图书都保证有1200种、1500册,期刊有2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张,并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在选配图书时各有侧重。与此同时,还在全市率先为各农家书屋配送“e农”移动影库,播放农业科技、科普百科等电教片。
据临淄区图书馆馆长胡学国介绍,全区农家书屋年迎接读者达到180多万人次,图书借阅达到300多万册次,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钱袋子”,也充实了广大群众的“脑瓜子”,更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全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辛店街道安乐店村走访时,村支部书记王光明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不仅使农民了解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而且还改变了大家的生活观念,农闲之余玩麻将、打扑克的人少了,到书屋看书学习科技、交流沟通的人多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