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玉琪 曹茸
2011年9月19日,一个喜讯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传来,袁隆平院士率领的团队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2号”百亩方测产验收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标志着原计划2015年实现的超级稻第三期攻关目标取得了重大突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需要我们加强粮食生产。农业生产,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科技第一位的是种子,要通过种子的选育、扩繁、推广,真正实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中国超级稻,肩负稳粮增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重任,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单产从突破700公斤、800公斤到900公斤,科技大联合大协作,超级稻高产攻关15年实现完美“三级跳”
超级稻,一个超级吸引人的名称,承载着全世界水稻育种专家的光荣与梦想。
在超级稻诞生前,我国水稻发展史上,单产曾经出现过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矮化育种,主要通过降低株高,使品种的耐肥抗倒性和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第二次是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杂种优势利用,使我国水稻平均亩产提高到400公斤以上,高产地区突破500公斤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均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深刻改变了我国水稻生产的育种方式、种植结构、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模式。
1981年,日本最早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继日本之后,中国、韩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先后开展超高产育种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确定的目标是比现有高产品种增产20%,或绝对生产潜力达到13~15吨/公顷。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水稻所提出了新株型育种理论,并利用包括我国沈农366在内的粳稻种质资源作为骨干亲本,选育出新品系。1994年,通过小面积试种,该品种获得了超高产。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媒体称“可以解决国际粮食安全”,并将这一神奇的品种称为“超级稻”。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拉开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序幕,确立了理想株型塑造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并提出在2000年单季实现亩产700公斤,2005年实现800公斤和2015年实现900公斤的三期目标。
回首超级稻15年科研历程,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大联合大协作”。在农业部的积极推动下,“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谢华安、陈温福、程式华等众多知名专家领衔,联合了国内数十家优势科研力量,建立了遗传育种、栽培植保、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等跨多学科领域的协作组,汇聚了一支创新能力较强的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队伍。
1998年,在总理基金的支持下,袁隆平成立了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辽宁农科院和广东农科院组成的攻关协作组。他曾这样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虽然我这个人对自己认准的研究方向坚信不疑,但数以千万计的真金白银仍让我夜不能寐。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我开始走技术协作的路线,在全国设立5个点,东方不亮西方亮。”
袁隆平看到了协作的力量,更多的科研团队也看到了协作的力量。
1999年,江苏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培育成功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至今累计推广面积已经突破1亿亩;“十五”以来,云南楚雄州农科所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通过协作攻关,品种选育成果达到省内领先、国内高原粳稻先进水平,选育品种应用面积达4257.91万亩,为农民增收67.28亿元。可以说,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已经演变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协作。
15年过去了,在中国水稻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分别于2000年前和2005年前在多个生态区连续2年实现了百亩连片单产700公斤的一期目标和800公斤的二期目标,2011年在水稻主产区又达到亩产900公斤的纪录,超级稻发展实现了完美“三级跳”,形成了杂交稻和常规稻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在超级稻育种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居国际领先水平。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已成为引领我国水稻育种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也孕育着一场新的水稻革命。
“1996年农业部启动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长、资助力度大的农业科技项目之一。在那时制定的超级稻育种一、二、三期产量目标,是非常科学和有远见的。”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全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专家组组长程式华认为:“我国相继在2000年和2005年前实现了多品种、多点、多季的超级稻产量目标,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品种与技术集成,并进行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推广,从而推动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和带动全国水稻单产的稳步提高。”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要把组织联合攻关作为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只有更加注重联合协作,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取得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超级稻科研推广要继续加强大联合大协作,保持技术上的创新优势。”
从示范种植到推广面积过亿,超级稻在水稻生产中挑大梁,“双增一百”支撑粮食八连增
在我国,没有哪一种农作物像水稻这样举足轻重。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约占粮食面积的27%,而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37%;作为第一大口粮作物,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产量和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牵动上上下下的神经。
更没有哪一种大宗作物像水稻这样成就卓著。自上世纪50年代起,依靠矮化技术、杂交稻技术、超级稻技术,我国水稻单产实现3次重大飞跃,不仅坚定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也使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1996年第一个超级稻品种诞生到现在,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到83个,而我国的超级稻种植面积,也由科学家的示范种植转为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目前已过亿亩,覆盖80%以上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近1/4。仅“十一五”期间,经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4.14亿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0.2%,平均亩产达到575.2公斤,亩增产67.9公斤,累计增产稻谷561.9万吨,成为促进我国水稻连续增产的重要支撑。
在超级稻屡破高产纪录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超级稻是大水大肥堆出来的,投入高,农民种起来不划算。”为此,2009年以来,农业部启动实施了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提出亩增产一百斤、节本增效一百元,力争实现超级稻增产、增效、增收的协调统一。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告诉记者:“增产有潜力,节本就增收。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民联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超级稻生产今年再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超级稻推广面积继续超过1亿亩,普遍实现‘双增一百’的目标,不仅有力支撑了我国粮食的八连增,也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大贡献。”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蒋家嘴镇袁家湾村科技示范户袁全球,从2003年开始包地种植水稻,到今天已发展到430多亩,他说:“种植超级稻比种植一般水稻要合算,产量比一般常规稻要高100公斤左右,收入高100多元。”今年,袁全球种植了300亩超级稻丰源优299,亩产达到了近700公斤,仅种植该品种就可增加收入3万多元。
湖北省超级稻专家张似松这样算了一笔账,今年全省推广超级稻面积1000多万亩,各地测产验收显示,亩均比非超级稻品种增产62公斤,亩净增收益131元,累计为全省多生产粮食1.44亿公斤。以湖北省襄州区超级稻示范推广百亩方为例,今年亩平均产量为754.2公斤,亩增产104.2公斤,亩增加收入270.9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2.8。
而在秋收季节的江苏,记者随处可见大片稻田长势均匀,来自东北、湖北、湖南等地的专家纷纷赞叹:“江苏水稻产量均衡,700公斤以上高产很轻松。”据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邓建平介绍:“‘十一五’期间,江苏累计推广超级稻7311.5万亩,增产稻谷312.8万吨,增加经济效益86.7亿元,超级稻示范区农户亩增稻谷超过100斤,亩均增效超过150元,连续多年实现超级稻‘双增一百’目标。超级稻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成为促进江苏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和‘十二五’末全省水稻单产突破600公斤的重要支撑。”
东三省是我国超级稻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今年超级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其中,吉林省2006~2011年推广超级稻面积达325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20公斤,亩增产70公斤,亩增收133元。
金秋季节,记者到著名的“盘锦大米”产地辽宁省盘锦市采访,在大洼县,县农经局副局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有志告诉记者,大洼县全县85万亩水稻,超级稻就占80万亩,几乎实现了超级稻全覆盖,效益十分可观。
“东北超级稻已经实现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从科学家产量到农民产量的历史性转变,由此拉动东北水稻平均亩产从‘九五’末期的424.6公斤,迅速提高到现在的488公斤,增幅高达14.9%,远高于全国同期水稻平均增产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陈温福骄傲地说。
“超级稻不仅仅是百亩、千亩、万亩的示范,而是要通过品种选育与技术集成和推广,推动全国水稻单产上台阶,2007~2010年,全国水稻单产连续4年突破历史最高点,超级稻将全国水稻单产从2004年的404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437公斤。”程式华告诉记者。
从科学家的产量到农民的大面积丰产丰收,“两个体系”带动超级稻走进千家万户
当袁隆平院士杂交稻单产突破900公斤大关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一个疑问也随之产生,我国未来的水稻生产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
专家们表示,目前极少数地方水稻百亩方亩产突破900公斤,是水稻品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态条件、气候因素等多种有利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也就是良种、良法、良田和气候相结合的结果,这是科学家的产量,代表着我国水稻科研的实力,并不是说农民种上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2号”,也能获得亩产900公斤的收成。要想让超级稻发挥高产潜能,必须采用科学配套的栽培技术,必须有技术员给农民进行指导,才能获得最终高产。而把科学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丰产丰收,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双增一百’的实现离不开良种、良法和技术服务。”全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专家组在制订超级稻“十二五”发展规划时认为,首先要大力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品种,重点是强化早晚超级稻、广适型超级稻品种的培育。同时,要以品种为核心大力集成配套栽培技术,重点是研发推广适合我国不同稻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耕作制度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使轻简型水稻生产技术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此外,还要加强稻农技术培训,大面积、大规模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和适用技术,开展全生育期技术指导服务。
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高产创建机制的推动,为超级稻实现大面积均衡丰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自2007年底开始启动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旨在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促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作为50个产业技术体系中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就把超级稻的研究示范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告诉记者:“无论是岗位专家还是综合试验站成员,都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和创新团队,结合水稻高产创建,在水稻主产县和示范县大面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现场展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由水稻体系和超级稻专家组织实施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达到2000个以上,分区、分季提出田间指导意见、病虫情报、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等100余次,协助当地农业部门培训稻农10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随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逐步健全,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基层农技员也成为了超级稻推广的主力军。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泗汾镇农技站站长余喜华负责当地超级稻示范点的技术指导,人晒黑了,累瘦了,但与当地农民变熟了,关系变亲了。村民刘春明笑着告诉记者:“余站长不仅村里的农民认识,狗都熟悉,见了他也不叫。在超级稻种植上,有问题找余站长准没错。”
余喜华说,农技站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免费发放信息资料等办法让农民了解超级稻。在农忙时节,将病虫情报、肥料施用技术等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到当地超级稻种植户手机上,让他们迅速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还建立示范点,让农民亲眼看到超级稻的优势,加快超级稻推广速度。
采访中,记者走在乡间的道路上,经常能看到稻田旁边竖立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和“高产创建万亩方”的标志牌,蓝底白字写明建立时间、示范面积和内容、技术目标、负责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名字。在辽宁省大洼县王家镇王家村的一片稻田旁,左边立着产业技术体系的牌子,右边立着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场的牌子。两个牌子的内容各有侧重,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着重优良品种性能的研究,而农技推广体系则着重新品种的对比试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这里,良种与良法相互配合,育种与栽培并驾齐驱。
“对水稻来说,品种过硬、栽培水平高是高产的两大重要因素,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潜力的发挥。就像生了个孩子,天资不错,但培养得不够就很难发挥其聪明潜力,因此后天培养十分重要。”陈温福一语道破高产秘诀。
已在江苏大面积推广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就是成功例子。该技术在江苏已带动亩产达600公斤以上的县由2007年的13个增至2011年的23个,同时还推广到安徽、江西、贵州、四川等省。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始人、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告诉记者:“精确定量栽培就是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和高产群体规律把各生长指标精确定量化,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增强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可实现增产10%以上,增效15%以上,并屡屡创造超高产纪录。”
除此之外,专业化技术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海安县农委副主任李海进告诉记者:“以前的农技服务是‘只开方不卖药’,现在是既开方又卖药又帮忙打药。拿水稻来说,专业化服务组织负责育秧、机插秧,每亩需要140元,专业化统防统治8~10元一次,专业化技术服务不仅提高了技术到位率,也降低了农民劳作成本。”
在江苏,2008年、2009年、2010年万亩片中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分别为104个、923个、1242个,今年增加到1463个,2010年有24个水稻万亩示范片单产达到700公斤以上。
成就固然可喜,挑战愈加严峻,超级稻实现光荣与梦想期待技术创新再上层楼,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踏实
对于走过15年历程的中国超级稻来说,未来的挑战更加严峻。
严峻的现实与挑战首先来自水稻产业内部。从生产条件看,水稻持续增产的资源空间有限。陈温福一针见血地指出:“水稻生产的最大隐患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资源条件。一个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一个是地力水平不断下降。”另外,水资源的制约将越来越严重。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而水稻用水约占农业用水的60%以上。干旱缺水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平均每年因旱损失粮食在800亿斤以上。
从不同区域看,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水稻主要产区之一,受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加快和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因素影响,这一地区水稻面积急剧下降。同时,南方水稻“双改单”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东北地区继续扩大水稻面积又受到水利工程、生态安全方面的制约。
另一严峻挑战则来自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国际贸易形势。从消费情况看,稻米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期,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粮食消费量将以每年80~100亿斤的速度刚性增长。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86%的稻谷用于口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米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已从20年前的年人均35斤上升到60斤,我国城市稻米消费量增长了近83%。此外,在酿酒、制药、调味品等领域对稻谷的工业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针对需求的不断增长,不少水稻专家表示,我国水稻生产必须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路子,这就对我国水稻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0年“两会”期间,袁隆平曾表示:“分子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转基因就是分子技术的一个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谢华安认为:“现代水稻科学需要兼容并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水稻新品种的选育,需要联合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多学科、多领域技术专家的协同合作。”
谢华安还建议:“作为水稻大国,超级稻不光追求绝对高产,更多的应该为生产服务,提高大面积单产水平。培育丰产性、抗性、优质性和适应性‘四性’较高的水稻良种。”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要把追求小面积的高产转变到追求大面积的均衡增产上来。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4亿亩左右,其中70%以上是中低产田。要逐步将超级稻推广的重点转移到中低产田上来,真正把科学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试验产量变成常年产量。
10年前,超级稻完成了单产第一期目标。再过10年,或许用不了10年,在袁隆平、陈温福、谢华安、程式华等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我们的超级稻小面积能突破1000公斤大关,带动全国平均亩产突破更高水平。那时,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更稳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