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苏“三大机制”力推高产创建深入开展

网友投稿  2011-11-21  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 陈兵) 作物越冬期遭遇低温、秋冬春持续干旱、城市化进程加速耕地减少……面对众多不利因素,江苏始终保持粮食稳产增产。据农情系统调度统计,今年,江苏粮食总产有望达到657.1亿斤,比上年增产10.1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八年累计增产163亿斤。

    近几年来,江苏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粮食稳定增产增效的新路子。目前,江苏现代粮食产业发展成功实现了高产典型由“吨粮田”向“吨粮县”转变,科技支撑由“单一技术”向“集成创新”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的良好局面。

    江苏省农委农业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江苏构建了以投入保障、专业化服务和考核管理为内容的“三大机制”,推动了高产创建深入开展,并由此带动了全省粮食单产水平普遍性提高,水稻单产8年累计增加了37公斤,小麦单产累计增加了73公斤,粮食单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高产创建关键是推进高产技术普及化,将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将小面积典型变成大面积平衡增产。江苏建立以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技术普及机制,通过专业化服务将高产技术普及到户、到田。目前,全省各地根据生产实际,已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如邗江植保服务模式,区级成立植保协会、利民植保专业合作社,13个镇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村级成立了70多支植保专业服务队,形成区镇村三级协作组织;兴化陶庄农田托管模式,农户每亩预付一定的种植成本费,农技站负责农田全程耕作管理,并保证稻麦单产不低于600公斤和400公斤;海安农技农资连锁服务模式,县乡共同组建农技服务集团,乡、村成立服务组织和作业队,实行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专业化作业服务一条龙;宝应绿草香农资服务模式,乡镇农技站牵头组建农资服务合作社,农民入社缴纳每亩8元会费,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资零差价服务。   

    在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同时,江苏重点强化了以专家和基层农技服务组织为重点的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省里成立了44名专家组成的指导组,全部挂钩到市、县(市、区)指导,推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市、县成立了由栽培、植保、种子、土肥等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挂钩蹲点到具体示范片,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建立以财政资金引导为特征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财政设立了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专项,到2011年增加到1亿元。部省扶持的万亩示范片从2008年的59个增加到2011年的608个。2011年安排3.1亿元用于实施以“旱粮改水稻、籼稻改粳稻、直播改机插”为主要内容的水稻“三改”。市、县(市、区)也加强了项目集聚和地方财政配套,2011年,全省高产增效创建项目区累计整合其他农业项目资金3.4亿元,市、县(市、区)财政配套8927万元。兴化市今年累计整合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兴化市本级财政投入3400多万元用于粮食生产。

    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增粮增收的作用,江苏省在推进高产创建中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核管理机制。围绕项目确定、示范片测产、考核评估,制定了测产验收办法、考核评估办法,特别是针对创建规模扩大的情况,2011年对考核评估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省、市、县(市、区)分级考核的办法。通过考核推动,盐城、扬州、宿迁以及响水、高邮、靖江等市、县(市、区)把高产增效创建工作列入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考核内容;更换地点扩大带动范围。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江苏省农委已连续两年行文通报考核结果,将所有部省扶持的示范片进行公布,分为A、B、C三个等级,形成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21/17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