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亲近自然山水 共享生态文明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1-17  互联网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休闲农业课题组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引 言

    安徽宁国地处皖东南,位居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处于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区的结合部,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75元。宁国属天目山和黄山余脉交错形成的皖南山地丘陵区,森林覆盖率高,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前胡之乡”的美誉。宁国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市,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宁国市因地制宜,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努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着力建设美丽和谐富裕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宁国模式”

    安徽省宁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情民情,确立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的科学理念,坚持用大生态的发展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创新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积极实践现代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形成了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文化开放、政治协同、社会和谐“五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宁国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五大生态体系:

    (一)构筑相融的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原则,把加强相融的自然生态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统筹规划城乡布局。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由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为主驱动向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为主驱动转型,实现工业、农业、乡村与生态相融合、相协调。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强化森林植被“润肺”功能、湿地“强肾”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免疫”功能,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按照“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城市定位,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为载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不断加强对原生态山林资源的保护,加大治山、治水、治污力度,着力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彰显“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好”城市个性。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治理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农村住宅和清洁能源,倡导以节能减排和低碳循环为特征的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和消费模式;大力推进省道和县乡公路沿线集中整治,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着力形成风格各异的优美小镇、功能齐全的和谐社区、独具特色的小康庭院。

    (二)打造高效的经济生态。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总体思路,整合资源,多业联动,推动产业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建立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增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发展以健康休闲为主的绿色产业。围绕山核桃、竹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583”提升工程及农产品加工百亿工程,加快建设全国最知名的有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积极争创“中国有机农业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经济。立足于“生态、高效”目标,把好项目入园关,按照“高科技、无污染、环保型”的要求,对所有入园项目均进行环境评估,主要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生态环保型的生态工业产业群。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全省汽车橡胶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耐磨铸件之都”。积极发展新型太阳能、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三新”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集群和块状实体,打造全省重点的新兴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攀升。三是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整合农业、林业、旅游业等资源,设计新型的生态化产业,由单一的生产性功能产品向商务度假、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等多功能产品联动发展转变。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恩龙世界木屋村群落、五星级宾馆、东津河漂流、夏霖景区、万家道场坪户外运动等工程建设,努力把宁国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生态胜地、休闲福地和创业旺地。    

    (三)倡导开放的文化生态。文化是宁国美丽和谐乡村的灵魂,是真正的魅力所在。宁国新农村建设注重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移民文化,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培育、拓展乡土文化,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一是积极整合多元文化元素。针对宁国特有的移民性城市的特征,加快实现文化与经济、不同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生态,塑造新时代“宁国翠竹”精神(也称“宁国精神”),即: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提升宁国特色文化感召力。二是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充分把握宁国移民特色的历史和现状,注重挖掘和提炼,找准乡村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彰显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云梯乡是全省唯一畲族乡,该村将挖掘畲族民俗特色和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制定规格高、可操作性强的旅游总体规划,投资1500万元加快推进畲族民俗风情园项目建设。青龙乡龙阁村是宁国重点移民乡村,该村建成传统饮食坊,展示各种民间传统手工饮食制作工艺,进一步弘扬了传统饮食文化,提升了乡村旅游品味。三是提高广大市民的人文素质。组织开展“感动宁国十佳人物”、“孝敬公婆好儿媳”、“我身边的好人”评选和“家庭美德进万家”等活动,大力培育学习知识型、致富创业型、环境保护型、诚信道德型、家庭和睦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

    (四)强化协同的政治生态。宁国市委、市政府着力营造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远谋近施的发展愿景鼓舞人,以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吸纳人,以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人,以协作共事的工作氛围感染人,以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信服人,真正让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成为广大农村干部和全体农民的普遍共识,形成共力共为的政治生态和强大合力。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贯彻落实村(居)自治制度,大力推进阳光村务,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实现了阳光村务工程触摸屏查询系统全覆盖,广大群众可实时准确查询各村资金、资产和资源情况。积极推广村民理事会制度,新农村建设工程全部由农民自建、自管、自用,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宁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个重要亮点是重视民生和社会和谐。立足于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将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现代新农村。一是以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为工作着力点,努力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拓展现代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组建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让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医疗、养老等补贴及保障方式,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民转移培训,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把农民转化成职业工人,以此增加农业产出效益,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以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为基本立足点,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示范点的选择,还是建设内容、建设形式等,均充分遵循广大群众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时,为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后举办“心系故里、共建家园”、“村企共建、市乡联创”动员大会,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成了宁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高民生福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享受更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更福利的公共服务产品。宁国扎实推进45项民生工程,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人民幸福。连续4年蝉联宣城市民生工程考核第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2010年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城乡医保并轨运行等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安徽省教育改革样本县”、“安徽省农村卫生示范县(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

    二、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回顾宁国市以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左右),酝酿起步阶段。依托毗邻苏浙沪的区位优势,结合本地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突破县域界限,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确立了“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三化”联动战略,从思想观念、体制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加快推进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生活文明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同时,大力推进乡镇区划布局、财政管理、土地制度、人事制度等改革,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2003年,宁国市在全省率先组建生态村建设办公室,市财政每年拨款5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是宁国市新农村建设组织模式及发展模式的雏形,为后期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2005年至2008年),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根据中央新农村建设统一部署,宁国市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原则,选择经济基础好、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全面启动以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拉开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一是示范带动、打造精品。对优选出的“千村百镇”示范村、市级示范村进行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推进规划布局一体化——聘请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以全新的理念,统筹的方法,结合各地特色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二是加强考核、兑现奖惩。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工作组,根据《宁国市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考核办法》和《乡镇、街道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考核细则》,对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考核,通过考核评比,兑现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四年来,宁国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打造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和形象品牌。

    第三阶段(2009年至现在),丰富提升阶段。面对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宁国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脱困之路,促使经济逐渐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关键点,开始迈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宁国将产业、城镇与生态全面融合,确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全面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的口号。立足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及生态产业,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彰显区域特色,实施精品载体提升工程,放大新农村建设示范效应,初步形成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农村景象,基本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

    总结宁国市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典型类型。

    (一)景区带动型

    以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大力发展景区旅游业为抓手,把乡村旅游点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以完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带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将特色农产品纳入景区旅游产品系列,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景区与新农村共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最终实现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进步。

    宁国市成功探索了“景区+农户”等新农村建设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房屋等多种形式入股,参与景区发展经营,初步形成了多个乡村旅游圈和多条乡村旅游带,开发了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各类旅游景点,涌现出一批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新农村和一批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呈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恩龙世界木屋村依托千亩银杏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溪镇夏霖村依托“夏霖·九天银瀑”生态旅游风景区,合作发展,实现了风景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发展。

    (二)旧村改造型

    旧村改造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类型主要结合城镇郊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合理规划为引领,盘活农村各类资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面貌显著改观。

    宁国市以推进城镇化为目的,以旧村改造为抓手,围绕“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一是加强乡村规划引导,二是坚持农民自愿,三是形成部门联动,四是做好政策配套,五是强化产业支撑,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成效十分明显。

    (三)项目支撑型

    以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开发等重大建设项目为依托,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库,增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牵引力,带动配套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布局调整,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自主发展能力提升。

    宁国市将项目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坚持“大小并举、各类并重、大的不放松、小的不放过”的总体原则,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使全县的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日益加强。宁国市积极申报农村科技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新农村建设。面向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四)生态依托型

    生态建设为实现“生产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为实现“生活宽裕”提供物质基础,为实现“村容整洁”提供有效途径,为实现“管理民主”注入新鲜内容。立足生态基础,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挖掘生态资源,发挥环境优势,大力培育生态农业,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比翼齐飞、互促互融的良好格局。

    宁国市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立足生态规划,发挥生态优势,构筑绿色屏障,美化城乡环境。立足元竹、山核桃等优势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借助生态农业壮大新农村建设基础;坚持走农业特色化、生态化的道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新农村建设从村庄整治向全面建设转变。

    (五)城郊结合型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农村城镇化为手段,实施郊区城镇化战略,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盘活存量资源,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郊结合型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宁国市城郊结合型新农村建设突出抓了三大规划,即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将村级建设纳入整个城市建设之中。

    四、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宁国市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科学规划,彰显村庄特色;坚持引导发动,突出群众主体;坚持产业强村,力促农民增收;坚持多方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坚持结对帮扶,形成工作合力。乡村旅游有了新突破,新农村建设有了新面貌,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文明新风有了新气象,民主管理有了新机制。形成了生态与经济齐抓共管,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优美生态与富裕农村相映成趣的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生态美景。

    (一)经济更高效

    宁国市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亿元企业32家,拥有中鼎、江南化工等上市企业4家。二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连接农户7.5万户,带动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水平连续四次位居全省县市首位,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是生态旅游经济蓬勃兴起。拥有4A景区1个,3A景区2个,发展乡村特色“农家乐”旅游148家,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

    (二)环境更宜人

    一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67.3%提高到2011年的74.9%,被誉为“安徽省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安徽农村卫生示范县(市)”。二是生态意识显著提高。通过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创建,生态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宁国干部群众的共识,建生态、倡文明的新风已在宁国落地生根。三是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山核桃、竹笋、茶叶、畜禽、种苗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立体化开发格局和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为导向的环保节能新型产业,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齐头并进,发展迅猛。

    (三)产业更协调

    以“主攻二产、加快三产、提升一产,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为战略,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拓展农业功能,区域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全市一、二、三产比为11∶61∶28。一是以工补农快速推进。二是农业与休闲旅游业加速融合。三是农业服务业初具规模。

    (四)城乡更和谐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三化”同步,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荣和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乡发展更加和谐。一是城乡配套设施一体化。围绕“外抓大交通,内抓大配套”的思路,通过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和社会化参与,建成了世纪广场、宁国大道、凤凰大桥等一批基础性、民本性、带动性工程,构建了“八纵八横”道路框架,实现了城市中心北移,建成区面积由设市之初的不足4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2万人发展到15万人。二是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1569万元改造农村学校危房2.6万平方米,改扩建农村学校用房4.15万平方米,发放职业学生、寄宿生等各类资助款800余万元。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宁国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制定了高危行业职工参保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五)文化更包容

    坚持文化也是生产力的先进理念,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乡风文明。一是农民文明素质逐步提高。二是群众道德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三是乡风文明基本形成。四是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六)人民更幸福

    宁国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5元,比同期全国(5919元)和安徽省(5285元)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3%和60%。二是农民就业更加充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增加农村就业空间;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大大增强农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三是农村面貌显著提升。重点开展“美丽和谐乡村”和“五星级村”创评活动,全面提升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品位,形成“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新农村建设可喜局面。

    五、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宁国在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宁国模式”。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上。

    (一)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宁国市委、市政府在保持决策连贯性、持续性的基础上,动员全市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确定了人居、文化、产业等定位,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

    坚持生态文化理念。加强国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校园生态文化,努力培养公众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观,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规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的文化氛围。

    坚持民生优先理念。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6亿元,扎实推进45项民生工程建设,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加其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包容开放理念。宁国于东汉建安13年置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土著少,客籍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历史的变迁,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浙商文化等交融积淀,共同形成了宁国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开放型多元文化格局,造就了宁国“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创业文化氛围,特别是具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

    (二)坚持生态立市方略

    宁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生态立市,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切实加大生态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生态市建设,并整合相关资金用于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家园。安排300万元生态利益补偿资金,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供求方面的调节功能,引导资源按有利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合理配置。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宁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以“节能洁净、高端高效”为目标,坚持建设生态文明与优化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打造“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为特色的生态友好型服务业。组织实施一批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促进生态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

    鼎力构建生态文化。积极开发体现宁国山水、人文特色和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的文化产品,重点建设一批生态文化设施。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宁国市新农村建设中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每户农民以其享有的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使用权入股,量化其股权,组建新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该组织依法经营、管理其所属的农村集体土地。二是完善政治建设机制,增强人民参与权利。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加强民主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组织实施“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进入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行列。四是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改革组建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了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搭建了农村融资新平台。签订了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一单,并将农民缴费部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制定考评办法,筹集130万元资金用于考核奖励。五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整合涉农资金工作意见》,鼓励按照“渠道不变、功能叠加、各计其功”的要求,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重点村镇倾斜支持,努力实现了“建一处、成一处、亮一处、带一片”的目标。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2亿元投向美丽和谐乡村,平均每村投入近400万元。六是实行优秀人才奖励机制。先后制定《宁国发展功勋评选办法》及《宁国发展贡献奖评选办法》,褒奖改革创新、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及企业家,着力构建企业家社会,更好地激励广大企业经营者建功立业。

    (四)坚持统筹城乡战略

    全方位的统筹城乡战略。宁国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与布局,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推进配套设施一体化;统筹城乡生态建设,推进宜居环境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服务,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统筹城乡生产要素,推进资源配置一体化。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使公共资源、生产要素等得到均衡配置,并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城区重点培育支柱性产业,强化城市特色,着力增强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支持港口、中溪等有条件的中心镇扩容和扩权,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管理能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聚、公共服务齐全的中心集镇。鼓励小村向大村集聚,发展一批综合配套及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中心村庄,农村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宁国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广泛开展“部门进村”、“百企联村”、“村企共建、市乡联创”等活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立了完善的帮扶机制。

    (五)坚持集聚集成发展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优先承接发展创意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国际会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产业,强化对转移产业的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宁国市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强力引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中国耐磨铸件之都”的对外影响力,打造中国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提升发展健康休闲为主的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扩大有机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观光体验农业。

    打造各类要素集聚的洼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资金互助、融资担保等新的融资平台,鼓励外埠来宁设立金融机构,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出台了《宁国市金融信贷投入考核办法》,鼓励加大以农村为重点的信贷投放。宁国已成为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被列入全省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市。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完善覆盖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和网络,着力破解“用工难”问题。

    “宁国模式”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才能保持方向正确性;只有坚持生态立市方略,才能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只有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永葆发展活力;只有坚持统筹城乡战略,才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只有坚持集聚集成发展,才能形成发展合力。

    六、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重大启示

    在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立足“三化”同步的时代背景下,宁国彻底摒弃了传统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了一个经济、自然、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的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的城乡复合生态系统,探索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宁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使宁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依靠财政补贴的山区穷县,一跃成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总结新农村建设“宁国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立足生态资源。良好的生态资源与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要素和发展潜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粗放的矛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资源环境的倒逼机制,推动高污染粗放式的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美丽和谐乡村,就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较少的资源环境消耗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农村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家园。“宁国模式”告诉我们,生态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立足生态资源,保护生态资源,利用生态资源,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可持续性,才能真正体现美丽和谐性。

    (二)新农村建设需要重视文化传承。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充分挖掘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营造美丽和谐新农村氛围,培养熏陶新时代农民,吸引企业家创业投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挖掘农业地域文化创意元素,丰富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增强农产品竞争优势,改变农业弱质地位,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宁国模式”告诉我们,文化就是生产力,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开放型多元文化,创新创优的宁国“翠竹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三)新农村建设需要依托产业发展。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表明,新农村建设必须依托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实现永续发展。这就需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扩大招商引资,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多功能化。依托产业发展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品牌为载体,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将高新科技、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并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业休闲、体验、教育、文化等功能的需求。“宁国模式”告诉我们,通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新农村产业的提升与转型发展,而且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使农味更浓、乡味更香。

    (四)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统筹城乡。统筹城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化脱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对立等,均与统筹城乡不到位有关。因此,需要整合城乡经济、自然、文化、政治、社会各方面资源,通过要素统筹,促进新农村建设各环节相协调,城乡一二三产发展相协调,新农村环境保护和工业化相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协调,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宁国模式”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统筹城乡,才能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才能实现产业集聚集成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农业产业和休闲观光产业相融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相融合。

    (五)新农村建设需要依靠全民参与。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因此,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系,政策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农民主体素质提升与组织化的关系,农民主体地位与新农村管理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与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杜绝无效益或低效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既是农民主体性的体现,又是农民参与性的体现。因此,应建立体现农民意愿的体制与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政府则主要发挥政策保障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和技术支持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激励农民不仅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更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或企业家转化。“宁国模式”告诉我们,尊重农民、组织农民、培育农民、引导农民、调动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法宝,是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得以形成的秘诀所在。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7/17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