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民生柳州“六字诀”

网友投稿  2011-11-12  互联网

    走进农业大市  柳州篇  

    本报记者 何兰生 徐恒杰 焦宏 袁赛楠 李丽芳  

    共建是基础,共享才是目的。从“工业立柳,强市富民”到“工业强市,富民兴柳”,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切实改善民生,柳州从未松懈。

    从每年固定完成20件实事到大力实施“三大民心工程”、“十大民生改善工程”,5年来,柳州的民生答卷更显温馨、暖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提出‘有情、用心、创新’的民生工作‘六字’要诀,不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

    有情:免费午餐工程让10万农村学子肚饱心暖

    在云雾缭绕的山道上行驶,在高山竹海间穿梭,在摩天大山深处越岭——有了这次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的经历,记者才体会到大苗山里的乡间公路堪称“天路”,也才有了“少数民族学子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午餐有多难”的感叹。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融安县是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由于这三个县的群众居住分散且经济条件较差,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需要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到学校上学。当地许多学生只能带没有营养的酸菜甚至只吃白饭。这一情况引起了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注。

    2008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免费午餐纳入柳州市十大民生工程。当年,三江、融水、融安3县县城所在地以外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属于农业户口的学生,获得了免费午餐待遇。免费午餐的伙食标准为每个学生每餐2元,每学年享受免费午餐的天数按学生实际在校天数计算。两年来,该项目共投入9294.8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8011.8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413.72万元),受益学生达10.3万人。

    “党和政府为我们的娃送来了午餐免费,娃儿们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了,我们不仅省下饭钱还省下时间搞生产了,这可是盘古开天地没有过的好事啊!”以前,由于路途遥远,很多农村家长轮流着每天挑10多个饭篓,翻山越岭给在乡中学读书的孩子送午饭。2008年9月,“免费午餐工程”的实施让家长送饭成为了历史。

    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融水县安太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梁宇君告诉记者,他家距学校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平时上学他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从前年起,他和班上其他20多个住得比较远的同学,都能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午饭了。

    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说,免费午餐制度对于强化城乡帮扶机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最直接的效应体现在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对“控辍保学”起到积极作用。以2008年秋季学期为例,实施免费午餐仅1个月,柳北三县共回流学生692人。

    正是这种免费阳光午餐,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学子共享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雨露。

    用心:村寨防火改造为967个村寨筑起“防火墙”

    “群众利益无小事”,多办利民之事一直是柳州市委、市政府的传统。但是一件件民生实事,如何才能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柳州市的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就受到各族农民群众欢迎。

    在高高的山脊上,在密密的丛林中,柳州山区星罗棋布地坐落着数百个木楼村寨。由于杉木板耐火等级低,木楼又密密麻麻,屋檐又户户重叠,火灾便成了全寨人最大的忧患。一旦发生火灾,乡亲们几十年经营的家园在“火魔”的肆虐下瞬间化为灰烬。千百年来,村寨火灾如梦魇般缠绕着柳州各族同胞,挥之不去,严重影响了柳州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频发的寨火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广西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项目。柳州市委、市政府也把其列为当年20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并在融水县率先设立全国村寨防火工作管理局,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并动员全民参与,在全市少数民族村寨掀起了寨改、水改、电改、灶改的群众运动,举全市之力,打一场遏制“火魔”的战斗。

    据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志刚介绍,通过实施村寨防火改造,融水、三江县村寨火灾事故明显减少。站在村中间20余米宽的防火道上,安太乡村民何松指着延伸到村寨各个重要节点的消防管道和消防栓对记者说:“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创新:万元增收计划帮250万农户鼓起“钱袋子”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十一五”期间,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理念下,柳州市“三农”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加快。据统计,2010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766万元和4935元,5年平均增长13%和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然而,柳州市的领导深知:“柳州还有70%的农村人口,有很大一部分分散在边远、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低,贫困农户增收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必须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继续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户的增收。”面对柳州这几年在缩减城乡差距上取得的成果,柳州市委的领导对记者说道。

    为此,柳州市从今年起全面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按照“挖掘一产潜力,开辟二三产新渠道,扩展工资性收入”的增收新思路,实施农户增收“十大行动计划”,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工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加大拓展非农增收渠道。到2015年,柳州市农村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家庭农户平均纯收入要比2010年增加1万元以上,其中60%以上农户平均纯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农民增收大计已经谋划,帮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金点子”已经给出,各地政府帮农致富的行动更是迅速。据了解,目前柳州各级部门正迅速抓落实,特别是把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议事日程和重点督查范围,实行年度绩效量化考评,以确保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目标计划顺利推进,并通过科技引导、政策扶持、领导包干、企业支持等,直接把富民的措施送到农民家里,帮助农民早实惠、早增收。

    据了解,2011年上半年,柳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6.5亿元,增5.0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26元,同比增长27.4%。柳州“十二五”起步扎实,开局良好。

    从“三大民生工程”起步,柳州又开始绘制“幸福柳州”的巨型画卷,人们相信并期待,“十二五”的柳州将融进更多“幸福”的内涵。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2/17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