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靠老天”到“靠科技”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1-09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吴晋斌

    去冬今春的干旱,夏日的大风冰雹,秋季的连绵阴雨……尽管山西省今年的灾害性天气频发,但粮食产量却增产了一成以上,达114.5亿公斤,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山西正在渐次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科技支撑粮食高产正成为三晋大地上的进行时。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厅了解到,今年,山西省不断强化和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融合式发展,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确保了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产增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山西省重点打造的玉米、小麦等9个产业技术体系展开之后,先后出台了《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方案》等文件。在不改变既有体制前提下,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平台,创建农业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广泛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开展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的指导,加强了农民教育培训和基层农技推广。

    目前,该省重点建设的第一批42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和30个粮食高产大县,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及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正在有序展开。与此同时,省农业厅加大投资力度,截至目前,“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投入已达2.76亿元,

    同时,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组织全省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分赴各地,按照“科技引领、项目带动、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产粮大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项目县和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对接,全力做到“六个一”,即:派出一个由3~5名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制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兴办10个以上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训一支100人以上的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培育1000个“一村一品”科技示范户。

    此外,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还开展了“百日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百名专家包县、万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为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全覆盖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培训农民86.2万人,其中科技培训达到76.7万人。

    农业科教推三大体系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农业产业的指导性,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实现了产业技术与优势产业的无缝对接。

    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玉米生产的丰与歉直接影响着山西粮食生产的总水平。

    去年,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织24位玉米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玉米生产大县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出了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技术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大力提倡和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深松耕、深施肥、旋耕镇压、春直播的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等应对措施。

    农业科教推三大体系的有机融合,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去年冬天至今年初春,山西全省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土壤墒情不断下降,冬麦区旱情较重。山西各地在科技专家和科技推广员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旱保苗行动,使大部分小麦实现了冬灌、春灌、耙、耱、碾、压等抗旱技术措施全覆盖,抗旱效果显著。进入6月份以来,全省连续遭受大风、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侵袭,但由于应对措施有力,抗灾手段到位,使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

    农业科教推三大体系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了科技对山西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推动了粮食的高产稳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山西农业“靠天吃饭”的窘境。靠科技增产替代靠老天吃饭正成为山西发展现代农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9/17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