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人人尊重人才人人努力成才

网友投稿  2011-11-08  互联网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各行业,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乐于奉献,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示范作用,在带领农民致富、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科技兴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版今日聚焦9位优秀农业农村人才代表,力争树立一批人才榜样,促进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和人人尊重人才、人人努力成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编者

    张道立

    科学种田夺高产

    张道立,1967年出生,中专文化,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种粮大户。从1995年开始租赁本村及邻村耕地发展粮食生产,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粮食总产达1800吨。通过应用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张道立种植的小麦,单产较全县平均高出10%,价格比常规小麦高出10%以上,亩增效益80元以上。

    粮食要增产,种粮要增效,良种是基础。为了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张道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内设置了100亩新品种展示田,展示了济麦22、汶农6号、良星99、烟农24号等几十个小麦品种和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聊玉18号等几十个玉米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的品种——小麦大穗型品种汶农6号,多穗型品种济麦22、良星99,优质品种济宁16、洲元9369,为周边群众选定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良种夺高产,还要有良法。张道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以及小麦氮肥后移、宽幅精播、玉米晚收等节本增效技术,成效显著。如他推广玉米晚收技术,变过去的“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籽粒基部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推迟7~10天收获即可亩增玉米100斤左右。

    在应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张道立十分注重土肥水种耦合增效。在他的麦田里,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同时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春季追肥则推迟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进行。

    在积极承担市、县、镇农业生产现场会和试验、示范的同时,张道立积极参加粮食高产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2009年实打验收,小麦10亩方亩产达到701公斤,玉米10亩方亩产达到720公斤;2010年实打验收,小麦10亩方亩产达到710公斤,玉米10亩方亩产达到725公斤。高产创建带动了周边群众科学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全镇粮食生产水平。据统计,仅苑庄镇就涌现出规模种粮户20余户,全镇5.5万亩小麦、4.7万亩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80公斤和620公斤,分别比2008年增加80公斤和100公斤。

    (本报记者 王瑜 整理)

    张亚锋

    爱学习的技能冠军

    在6月份举行的“2011年全国农机技能竞赛”中,江苏农垦新曹农场农机手张亚锋力拔头筹,获得了“全国拖拉机作业技能竞赛技术状元”称号。同时,他还与另一名参赛选手一起为江苏代表队赢得了2011年全国农机技能竞赛团体优胜一等奖。张亚锋不仅技术过硬,同时理论知识深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农机“老把式”。问起他的成功经验,他总是摆摆手说,这不算是什么成功,这是学习的结果。

    张亚锋1994年进入南京农业机械学校就读,1997年毕业后回到新曹农场工作。农场里的图书馆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不仅如此,从他拿到工资的第一年开始,就自费订阅了很多农机专业期刊杂志等。“我做学徒工只拿30块钱工资时,每月也要拿出5块钱来订杂志。”他说。

    要说张亚锋提高维修技术还有什么“秘诀”,那就是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张亚锋举例说,他对机械“涡轮增压”的关注就是从农场举办的一次职工知识竞赛开始的。在那次竞赛笔试中,最后一道分数最高的论述题就是关于“涡轮增压”原理的论述。但是那时,“涡轮增压”技术刚刚运用在农机上,很多基层农机工作人员还不了解其原理和应用。比赛之后,他找了很多“涡轮增压”的书籍来学习,终于弄清楚了相关的技术原理。同时,在竞赛中,他也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赛场上一决高下,生活中联络感情,工作中切磋手艺”。

    要说张亚锋有点什么兴趣爱好,那就是参加各种农机培训班。他粗略估计,自己每年参加农场举办的农机生产技术、机具维修与保养和农机使用安全等培训10余次。张亚锋还自费参加了省农机化服务站举行的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了国家农机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成了“高工”。

    “目前,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农业机械的主要部件都是由电脑控制。所以,我现在最想学学电脑,然后进一步学习机械智控等。”张亚锋还是那句话,“有学习的机会咱不能错过。”

    (本报记者 赵洁 整理)

    邓玉梅

    浪花里飞出欢歌

    既不邻海又不靠湖的江西省泰和县近年来水产业异军突起,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总产2.38万吨,实现产值3.24亿元,农民从发展水产业中人均增收260元,一跃成为全省渔业“明星县”、“十强县”。成绩的取得,包含着泰和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高级工程师邓玉梅的心血和汗水。

    1984年邓玉梅从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泰和县水产技术指导站工作。27年来,她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泰和水产事业。

    过去泰和县水产品以“四大家鱼”为主,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邓玉梅通过多方捕捉信息,近年来先后从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引进推广南方大口鲶、湘云鲫、彭泽鲫等10多个名优鱼类新品种。到2010年,全县投放名特优鱼苗2000万尾,特种水产品产量达8300吨,占水产品总量的33%。与此同时,2002年邓玉梅还承担了吉安市水产站下达的《湘云鲫引进养殖示范》项目。项目实施3年,累计推广湘云鲫养殖面积4639.3亩,产鲜鱼468.9吨,创产值1647.89万元,经专家实地考察鉴定,项目规模和效益属省内领先水平。

    2010年6月下旬,泰和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不少鱼塘被洪水冲毁。灾情面前,邓玉梅带领全站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挨家逐户调查了解灾情,指导帮助渔民搞好鱼塘消毒灭菌,修复水毁鱼塘。由于邓玉梅连续多日泡在水里,患上严重感冒,全身酸痛,高烧达40多度。站里的同志得知后劝她回去住院治疗,可邓玉梅硬是强忍病痛,不下火线。整个救灾期间,该站共为渔民发放科技资料5000份,筹备消毒灭菌渔药9.5吨,帮助渔农搞好鱼塘消毒防疫8000亩,修复水毁鱼塘1.3万平方米,并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给受灾较重的养殖大户分发了197.1万尾鱼苗,使当年全县渔业不减产、渔民不减收。

    邓玉梅在水产技术推广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2003年,县委组织部招考科级女干部,不少人劝她去比试比试,但邓玉梅觉得全县水产技术干部紧缺,工作需要就是自己的唯一选择,毅然安下心来搞自己的老本行。她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舍不得这份努力了20多年的事业,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才是真正属于我的舞台。我要让浪花里飞出渔民欢乐的歌!”  

    (本报记者 曹茸 整理)

    邱新海

    推进苎麻产业大发展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有很多响亮的头衔: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企业领头人邱新海,自1998年辞职下海在家乡分宜县双林镇建起了一家全国闻名的集苎麻基地、夏布织造与印染、夏布家纺品、生物脱胶精干麻及其纺纱织布为一体的苎麻夏布精细深加工织造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04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实现利税1.4亿元,间接带动全县农民专业从事或兼业种麻、夏布织造与加工及相关服务人员10.56万人就业增收。

    恩达公司初期主营业务是收购农民所产的夏布坯布直接外销。而夏布坯布来源于农民的手工生产,制作产量有限,制约了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影响了农民所产苎麻不能全部就地加工增值,苎麻产区的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通过对市场深入调研,邱新海决定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2001年,他与湖北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实施合同。投资6000万元,历经近6年的研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终于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顺利建成,分宜县由此成为全国苎麻夏布集散地。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带动全县苎麻夏布从业人员10.56万人,夏布专业户5000多户,苎麻夏布年创产值过亿元,年创税收千万元,农民从该产业中人均增收1130元。2010年1月10日,恩达投资3.6亿元的10万纱锭麻棉混纺高支纱项目在分宜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安置2500人就业。

    在韩国的高档商场,恩达家纺的一套夏布产品“益寿延年”,零售价达到每套1万元人民币,纯棉产品“罗马辉煌”售价达到每套8000元人民币。

    在打造恩达品牌的道路上,邱新海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是企业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邱新海说:“恩达公司在与全国3000多家纺织企业、几十家老牌著名家纺企业的比选中,成为上海世博会家纺类产品的特许生产商,这不仅仅是我们企业的荣耀与实力,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工艺。”

    (本报记者 彭丹梅 整理)

    卢怀玉

    播下棉农致富“金种”

    他,毅然放弃赴德深造或留京工作而返乡创业;他,南繁北育跑遍12个省市8万亩棉田……他就是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

    1994年,卢怀玉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成绩优异,或者留京进机关,或者出国留学,但他的决定很“另类”——回乡当农民,到河间国欣总会工作。

    面对棉铃虫暴发无药可治、“假种子坑农”等现象,他带领技术骨干14次赴京考察转基因抗虫棉,并引进3个品系的抗虫棉种,成为国内最早推广抗虫棉的种子企业之一。

    在调研过程中,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他脑海里形成:取消散户繁种模式,采用规模农场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为此,他远赴海南和新疆,将繁种农场规模由最初的3000亩扩大到8万亩。

    在出任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后,卢怀玉设擂招贤,高薪聘请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的棉种专家23人。几年间,卢怀玉领军的科研团队一次次突破难关,一次次填补空白。2008年,“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欣棉6号/8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繁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国家发改委1000万元无偿资金的支持。目前,国欣总会已有11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并且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中棉10的种植推广,结束了我国北纬38度以北不能种夏播棉的历史,被专家誉为“棉花生产历史上划时代的成果”。

    为了使会员掌握先进的棉花管理技术,2002年卢怀玉联系中国农技协会成立了以棉农为主体的全国性专业技术组织——中国农技协会棉花种植技术专业委员会,把农研会建成棉农的“娘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国欣总会已形成研究会—服务站—特派员—会员组长—会员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会员可免费获得国欣总会编写的植棉技术材料和光盘,看到针对棉花生长不同时期特点印发的棉花管理快报,得到现场指导等服务。为推广棉花管理技术,从2006年开始,卢怀玉不仅把培训对象从会员组长向广大会员延伸,而且投资98万元购买了5部汽车,配齐手提电脑、卫星定位仪等设备,聘请专家组成多支下乡小分队到河北、山东、安徽等14个省市为12万名棉农提供技术服务。

    (本报记者 彭丹梅 整理)

    曹桂清

    盐碱滩变高产田

    曹桂清,女,1973年生。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承包某部队山阴农场的1万多亩土地。几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下,曹桂清一家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依靠科技种粮,使得1万多亩庄稼产量逐年翻番,成为全县有名的种粮大户。2008年她种粮2800多亩,其中玉米亩产420公斤;2009年种粮3900亩,其中玉米亩产430公斤;2010年种粮4800亩,其中玉米亩产460公斤。2010年,她又投资购买各类农机10台,把过去“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盐碱滩改造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田。

    依靠科技夺高产。通过几年的摸索,曹桂清拥有了一套“三个一”种植方法:一套成功的种植模式,即排盐改碱,平整土地,在地势高的地方种植玉米,低洼处种植燕麦,以燕麦种植改良盐碱地;一个好的施肥方法,在播种前结合每块地的肥力情况,采取“以地定产,以产定肥,氨磷钾配合,合理利用”和“以农家肥为主,追肥为辅”的追肥方法,达到合理施肥;一个好的品种,即采用稳产优质的强盛16、大丰26等品种。3年来,她生产出售的粮食达到1200多万斤。

    如饥似渴学技术。出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望,她总是积极配合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农技人员在作宣传发动和推广玉米先进适用栽培技术时,她总是从早到晚陪同。她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周边的农民也能做到科学种田。每逢技术干部召开培训会,她总是帮忙做动员工作,并用自己的实际事例让村民们相信科学技术。

    示范带动促推广。几年来,山西省山阴县农业部门安排在她那里的玉米品种实验,她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导致减产的,她从不要求任何补偿。2009年,县农业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她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促使村民积极配合,她所在的部队农场成为县测土配方工作示范基地。

    一个普通农民,靠着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使自己成为种粮大户、致富能手,并带领更多乡亲把增收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买天 整理)

    沙树星

    种绿色品牌大葱

    43岁的沙树星虽然只有大专文化,但他20多年专注大葱研究,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葱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把原先普普通通的大葱变成了绿色品牌食品,带领山东省章丘市万新村走出了一条靠种植大葱发家致富的共同富裕之路。

    上世纪90年代,针对葱贱伤农的现象,沙树星与同村的十多个种葱大户反复商量,于1997年牵头成立了万新富硒大葱协会,并逐步摸索出了统一组织宣传培训、统一使用优良品种、统一供应肥料农药、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使用产品标识、统一组织加工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当年,万新村大葱普遍丰产,并且比往年大葱每斤高出2~3毛钱,入会群众初尝甜头。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万新富硒大葱协会由一个村级协会发展成为覆盖章丘大葱主产区5个乡镇60多个村庄、拥有会员1650余户、覆盖3万亩章丘大葱种植面积的市级大葱产业协会。

    沙树星聘请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为科技顾问,以“大葱协会”为班底组建了“章丘保健型大葱研究所”,经反复实验,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创的富硒保健型大葱,并注册了“万新”牌商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沙树星主动组织富硒大葱的宣传推介,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万新”牌富硒章丘大葱已打入北京、四川、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2009年该村大葱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参加合作社和协会的农户人均收入达到8980元,户均存款6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冯雷 整理)

    李家宝

    县市争聘的沼气专家

    李家宝是湖北省松滋市八宝镇农村能源服务站站长,也是该市首席沼气技术专家、江陵县特聘沼气技术总监。

    李家宝是个爱学习的人。在湖北省第一届沼气高级生产工培训班上,李家宝获得理论考核、实践操作两项第一。由李家宝主讲培训的沼气技术人员达到了3000多人,以李家宝为代表的“松滋沼气工”成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先后向外省输送沼气劳务工1万人次,由他组建的12支专业沼气施工队,累计为群众建池改灶两万多口。

    李家宝先后实现了沼气技术的五大创新:一是“砖草混合模”,其特点是就地取材,简单快捷。二是“两级发酵连环池”,其特点是产气率高,安全性好。三是手动泵,其特点是劳动强度小、出料快捷。四是“正口反盖”,其特点是封口严实,安全美观不翻盖。五是“沼液浸种”,其特点是杀菌杀虫,增产增收。

    因李家宝技术精湛,他所在的松滋市与邻近的江陵县因此上演了一出“争聘李家宝”的喜剧。2007年底,松滋市刚聘请李家宝为首席沼气技术专家,2008年初,江陵县也聘请李家宝为沼气技术总监。为了解决两县市的“纠纷”,李家宝将手下的施工队一分为二,自己又添置了一台小车,以便于两县市的巡回指导,把本来的“两家争”变成了沼气技术的“一家亲”。

    (本报记者 冯雷 整理)

    金黎平小

    土豆干出大事业

    在农业育种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定律:一个人一辈子要是能培育出一个作物新品种,那就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农业育种周期长,风险大,条件艰苦,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许多科研人员辛勤奋斗一辈子,也许还出不了一个新品种。

    金黎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一位普通的女研究员,用自己的努力成功打破了这个定律:她主持育成了1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更为可贵的是,她走出实验室,走进贫困山区,千方百计推广这些品种,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7年,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的金黎平,被分配到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金黎平的科研事业进入巅峰状态,她不仅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高产优质专用薯类及其他作物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和“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培育”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和948重大项目“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还先后参加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业部有关课题和国际合作等项目。她还被聘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组织协调全国马铃薯科研、推广和生产共50多个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性地研发和集成示范产业技术,迅速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

    “农业科研一定要到基层。不下农田,怎么搞马铃薯研究?”已经担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的金黎平经常这样说。全国各地不同季节的育种基地、加上到全国各主产区基层考察和技术服务,她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穿行于育种基地和全国产区之间,每年约有一半多的时间出差在外,风雨兼程成了家常便饭。

    “土豆虽小,但价值不小。正如土豆离不开土壤一样,农业科技工作者也离不开土壤。只有像土豆那样扎根泥土、扎根基层、扎根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结出丰硕的果实。”金黎平说。 

    (本报记者 曹茸 整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8/17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