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泰州高港现代农业园的辩证观

网友投稿  2011-11-07  互联网

    本报记者 沈建华 通讯员 程荣稳 邵釜明

    今年6月,江苏省政府批准泰州市高港现代农业园为省级园区。近日,记者踏访,所见所闻,感觉颇多,给人以启示的辩证观。

    园区大小之辩

    位于胡庄镇中南部的高港现代农业园,规模不可谓不大,规划总面积3万亩,涉及12个行政村,以设施农业、花卉苗木、银杏林果、提水养殖、药材种植为特色的“一园五区”,拥有育苗中心、检测中心、冷藏配送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等五大中心。

    高港现代农业园规模“大中有小”,园区建立的100亩核心区、200亩示范区,经营主体有28个,平均每个经营主体有10亩多地。高港区委书记王建说:“农业园区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规划要有大局,发展要有过程,不能一哄而起,能大则大,该小则小,不能为规模而规模。”

    高港现代农业园又“小中有大”。据介绍,园区小规模、多品种的种植模式,30多个“大路货”瓜果蔬菜畅销品种,种植规模平均在100~300亩之间,却连接着各地大市场。可谓规模不大,船小好调头,风险也小;规模小,大路货,却有大市场。

    记者来到汪群村一组,正逢农民陈文兵夫妇在钢架大棚里管理茄子。陈文兵告诉记者,“我家租种了镇里搞好基础设施的大棚35亩,一年两茬茄子,一亩纯收入1万元出头,主要是不要你担心有什么风险!”胡庄镇是高港区的农业大镇,2009年区里对高港现代农业园进行高起点规划,投入基础设施和高效农业奖补资金4344.4万元,路、桥、涵、水、电基本覆盖。经营主体多元化,让大小农业经营者都能创业增收。

    产品新旧之观

    现在好多地方的农业园区建设,讲究产品的“高、尖、新”。高港人却有另一番“新旧观”。高港区委副书记封新华说:“农业技术有新旧,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无新旧。”

    葡萄是传统产品,可是高港的御庐园生态农业园,引进的葡萄设施栽培新技术,使420亩御庐园葡萄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受到上海及苏南市场青睐,价格是普通葡萄的3倍多,亩纯效益在2万元以上。白马镇的千亩种植园种植的大棚普通蔬菜大多供应肯德基,今年7月,该园区与外贸公司签订了数千万元的销售合同,当地200多名农民当上了“种植工人”,人均年薪在1.2万元以上。

    “农产品新在需求,命在质量。”区农委主任陈宝进介绍说,近三年来,高港积极为园区的瓜果、蔬菜打造优质品牌,截至目前,已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申报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

    中药材也是传统产品,但一旦引入新的生产技术、产业功能和园区机制,“老产品”也呈现出新活力。总投入2亿元的中药产业园,分中药种植区、中药加工区、百草园区和生态养殖区四大功能区,既可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也可为都市白领提供一个旅游观光与休闲养生的好去处。生态养殖区是中药种植区的配套功能区,将为种植区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探索新型的种养结合模式。通过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对周边土壤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高效与生态的良性循环。百草园区承担旅游观光功能和示范教育功能,其中,“中药博物馆”系统科学地传播中药文化与常识;“药材观赏区”供游人欣赏各种中草药,了解各种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功能;“药食两用区”选择一些药食两用类药材如银杏果、决明子、百合等,让游人采摘药材,体验游园乐趣。

    效益高低之论

    “高港地少人多,发展高效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使高效农业真正实现‘高效’,不是家家户户种上经济作物就算了事,必须抱团发展,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使亩均收益达到最大化。”王建说。

    近年来,高港区着力打造七大农业园区,引导全区农业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区9.1万亩高效农业有近5万亩实行规模化组团经营,占高效农业总面积的54%,全区高效农业面积5年增了4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五年前的5888元增加到现在的9580元。

    但围绕“怎样才算高效”这一问题,认识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只要单位产出效益高就是高效农业。而高港区委一班人却有一番更新更深的认识。封新华认为,现代高效农业是个系统工程,它既要讲究产出率,也要讲究有效率;既要讲究经济效益,还要讲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港区副区长刘玲介绍,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发展高效农业2.44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比重达81%。园区为3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进园打工农民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2010年,高效农业带动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

    通过农业园区建设,高港全面推广一棚多膜、喷滴灌、防虫网、遮阳网、防渗渠等技术设施建设,达到节地、节水、节电、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产出率及有效利用率;通过园区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使用,同时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防止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

    “在园区干活,轻松快乐;有收入,没有担心。”胡庄镇汪群村62岁村民王改珠这样说道。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7/17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