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玺
甘肃武威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水利专业,现任甘肃省水利厅厅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参与甘肃省多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多次获得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表彰奖励。
主持人:本报记者 焦宏 吴晓燕
嘉宾:甘肃省水利厅厅长 康国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新政策、新举措。对甘肃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省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期与我们对话的嘉宾是甘肃省水利厅厅长康国玺,请他结合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谈谈如何加快推进民生水保建设。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对加快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
嘉宾: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汇地带,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客观上决定了甘肃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的现实,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62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高达5.5亿吨,分别占黄河、长江年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从宏观上来看,甘肃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也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最薄弱、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这些区域绝大部分属旱作农业区,没有建设水利骨干工程的条件,工程性缺水的短板只能依靠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来弥补。这些区域大面积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荒沟是水土流失和山洪灾害的策源地,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防洪压力必然增大,粮食生产能力会失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失去支撑。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中央一号文件就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提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这对加快我省梯田建设,推进中东部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开展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请谈谈近年来甘肃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嘉宾: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形成了保护珍贵水土资源、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共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生产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兴修梯田310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草6150万亩,生态修复1480万亩,兴修淤地坝1623座、建成坝系14条,建设各类小型拦蓄工程23万处,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监督管理步入规范。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体系,依法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近1000起,核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5.15万公顷,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资金近22亿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体系。三是梯田建设大规模展开。大力推进梯田建设工程,建成了庄浪中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安定、宁县、西峰3个黄土高原梯田化县,全省梯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了3105万亩。2009~2010两年间,全省整合发改、财政、水利、扶贫、农发、国土等部门资金11亿元,兴修梯田270多万亩。四是产业开发成效显著。以梯田工程为依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为全省旱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后甘肃将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民生水保工程?
嘉宾: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采取行政推动和利益驱动等多种措施,把水土保持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防洪安全有机结合,围绕发展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等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和生态文明省建设的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思路,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两江一水”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任务,继续推进梯田建设,抓好《甘肃省“十二五”梯田建设专项规划》的实施,着力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新修标准梯田750万亩。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监督执法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