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膜下滴灌”让一亩地顶两亩地用

网友投稿  2011-11-02  互联网

    □□本报记者李海涛

    “今年每亩地能打1500斤玉米,比往年多一倍,这膜下滴灌立了大功。”日前,记者在吉林省通榆县双岗镇长青村采访时,村民王国林说。记者看到,大片农田作物的根部都覆盖着一层塑料薄膜,膜下铺有输水软管。

    通榆是水资源匮乏、土壤沙碱化严重的县份,干旱使通榆农民稳步增收难、粮食增产难、农业发展缓慢。“穷就穷在水上。”“外县的一把土抓到通榆来都能当肥。”“水是我们的心尖子。”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道。

    为了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为吉林省试点县,通榆在9个乡11个村进行万亩膜下滴灌试点,2011年春季共完成玉米膜下滴灌建设面积4.78万亩。

    “膜下滴灌在增产增效方面效果明显,和全程管灌、旱季灌水相比,在株数相同、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目前估算测产看:滴灌亩产为732公斤、全程管灌亩产为529公斤、旱季灌水亩产为384公斤,滴灌较全程管灌增产38%,较旱季灌水增产90%。”通榆县水利局局长王东秀介绍道。此外,膜下滴灌在节水节肥、改革耕作方式、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作用也非常大。

    “膜下滴灌增温、保墒,现在一亩地的产量相当于以前两亩地的。以前漫灌一天的水现在能用三天。往年一垧地要用5袋肥,其实也就能吸收2袋,其他的都挥发掉了,现在膜下施肥,直达根部,一点都不浪费,2袋就够了。还有就是省去了以往的三铲三趟两追肥耕作环节,现在合闸出水,穿得干干净净的站在地头别人还以为是工人呢。”王国林笑着说。

    对于干旱地区来说,膜下滴灌优势明显,因而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我们村分到的项目指标是5万亩,结果村民申报的亩数达到了33万亩。没办法,最后只能采取抓阄的形式来分配。”长青村副书记孔庆林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2/17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