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1-01  互联网

    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    王焕有

    安徽省农委副主任    许伟

    江西省赣州市委农工部    宋祥燕

    吉林省抚松县县长    李红光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区委办副主任

    赵华

    河北省平泉县农委主任

    林子武

    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镇长

    曹卫星

    四川省名山县委农工办副主任

    向进

    10月15日,农业部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的要求,总结交流各地发展一村一品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当前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今日本版编发会上8个省市县村代表的典型发言,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借鉴。               ——编者

    陕西    一县一业

    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

    近年来,陕西紧紧围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主线,以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科技引领为重点,抓典型,推模式,创品牌,有力地促进了陕西一村一品的快速发展,一村一品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产业基础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达3823个;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80万户,从业人员500多万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250个;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示范村551个,有专业批发市场的示范村165个。

    区域板块加速形成。建立了洛川(苹果)、镇坪(生猪)、泾阳(蔬菜)、石泉(蚕桑)等11个一县一业建设县区,积极推进猕猴桃、设施瓜菜、茶叶、魔芋、花椒5个优势产业区(带)建设,加速优势产业区域板块的形成。

    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在一村一品示范村中,获得省(市)以上名牌产品的示范村288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148个,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示范村达到471个。

    农民增收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高出41.3%;来自主导产业(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

    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做法是:

    抓机构建设,健全工作体系。2007年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副组长的省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党委、政府成立了一村一品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全省上下形成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强大合力。

    抓科学规划,明晰发展格局。全省各地根据《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提升规划。2009年省政府1号文件明确了发展一村一品“131”目标,即建成1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300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和1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区。

    抓重点扶持,吸纳社会资本。“十一五”期间,省、市、县三级共投入发展一村一品专项资金超过5亿元,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企业和社会对一村一品的投入,共吸纳投资超过10亿元,逐步夯实了一村一品发展基础。

    抓调查研究,提升理论水平。通过开展调研活动、举办研讨会、实施村域经济提升工程项目,提升一村一品理论研究水平,推动全省村域经济发展。

    抓模式推广,加快主导产业聚集。探索出一村一品“126”发展模式和六大生产模式。“126”发展模式,即1个基本单元(以一个村为基本单位),2项评价指标(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6大建设内容(标准+特色+规模+品牌+组织+人才)。六大生产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农村能人带动型、特色资源依托型、民俗文化开发型生产模式。

    抓学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对市、县党政领导和农业部门负责人进行决策者培训,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进行带头人培训,对农民进行产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水平。

    抓规范制定,推动标准化生产。出版了《一村一品标准化生产规范》,起草了《农家乐(休闲农家)经营要求》、《手工刺绣工艺品制作规范》和《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3个省级地方标准,指导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抓品牌培育,扩大影响力。率先在全国使用一村一品统一标识,积极引导示范村注册合作社和商标品牌,利用媒体、节会活动和创建营销体系加大品牌宣传推介,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抓功能拓展,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充分拓展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安徽    专业村镇

    综合措施推进一村一品

    近年来,安徽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大推进力度,一村一品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专业村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专业村镇数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省专业村达到3202个,占全省2009年底行政村总数的20.2%;在专业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乡镇278个,占全省2008年底乡镇总数的22.5%。

    专业村镇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省专业村镇中,与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对接的分别达到2287个、2344个,分别占全省专业村镇总数的65.6%、67.4%。

    专业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专业村镇中,主导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达到1323个,占全省专业村镇总数的38.0%。

    专业村镇和省级示范专业村镇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专业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48.3元,比2009年提高了912.6元;全省专业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6.5元,比2009年提高了1021.4元。

    安徽省推进一村一品的主要工作措施有:

    注重强化政策推动和规划引导。近年来,省委连续两年在省委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省农委制定了《安徽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的实施意见》,不少市县也制定了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和规划,进一步强化政策推动和规划引导。

    注重抓好典型示范。省农委每年开展评选一村一品省级专业示范村镇活动,已评选专业示范村镇329个。专业村镇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对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带动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涌现出合肥大圩葡萄、长丰草莓、宁国梅村山核桃、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茶叶等一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专业村镇。

    注重争取和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一村一品专项资金用于对省级专业村镇主导产业优质种苗的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注册商标、原产地保护进行扶持。部分市、县也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注重加强宣传。利用安徽省农业信息网、安徽农网宣传一村一品工作,推介农产品。同时,还与安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组织开展对一村一品专项的宣传活动。

    注重村企对接、村社对接。明确提出专业示范村镇要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省市级龙头企业与特色产业示范村进行产业对接,实现村社互动、村企互动。

    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培育知名品牌,形成区域优势。注重发挥安徽地方优势与特色,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明显成效。黄山市在84个专业村中,有68个村的主导产业基地通过了“三品”认证,有24个专业村创建了主导产品品牌。

    注重统筹结合,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注重把一村一品发展与农产品进超市、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等工作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目前,安徽省已认定4个休闲农业省级专业村。

    全面开展省级专业示范村镇督查和动态管理。2010年,安徽省农委对省级专业示范村镇发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重点是主导产业发展、标准化生产水平、品牌打造、产品认证、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业化发展水平、市场开拓、农民增收、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对省级专业示范村镇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取消省级专业村(镇)称号;对发展效果显著的,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并在项目扶持上优先考虑。经过督查,共评选出优秀省级专业示范村镇34个,淘汰专业示范村镇4个。

    赣州市    特色主导

    多措并举逐步完善产业体系

    江西省赣州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村一品数量不断增加,主导产业日益凸现。规模较大的一村一品村数量占总行政村的60%,主导产业为果业、生猪、蔬菜、毛竹和工业原料林、烟叶等产业。

    参与农户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占乡镇农户数的62.8%;在一村一品专业村中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占72%。2010年生猪出栏以及果业、蔬菜、毛竹和工业原料林、烟叶的面积均比上年有大的增长。

    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效对接,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在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中,与龙头企业实行了有效对接的48个,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39个;在一村一品专业村中,与龙头企业实行了有效对接的251个,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313个。一村一品专业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5102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在一村一品专业乡村中实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的种植面积分别占该主导产业种植面积的74%和60%,主导产业产品40%以上获得了“三品”认证或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以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以脐橙产业为例,2010年,全市脐橙面积176万亩、产量12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建立了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拥有分级包装生产线194条,处理能力达到每小时2295吨,脐橙冷藏能力达到40万吨;统一了脐橙品牌。

    赣州在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中的主要做法如下:

    科学规划,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各地采取一个特色主导产业“确定一个工作班子、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筹集一块配套资金、抓好一批产业基地、组建一批合作组织、建立一套服务体系”的措施,切实加大产业的发展力度。目前,形成了信丰、安远、寻乌脐橙产业带,全南、龙南高山蔬菜产业带,300万头外销生猪产业带及大余花卉苗木产业区,崇义毛竹产业区等产业带区,15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特色产业之乡。

    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1个、超亿元的3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73个,全面建立健全了市、县(市、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围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每年选择若干个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的难点、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或委托攻关。每年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主导产业竞争力。鼓励和扶持“三品一标”认证和省级以上名牌认定。全市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4个。建成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生产基地县4个,脐橙出口基地59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79个,绿色食品63个,有机食品26个,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50个,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3个。

    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产品商品率。实行一个县(市、区)主攻一个城市,将全国249个3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市场开拓任务全面分解落实到县(市、区),采取定向、定人、定策、定企、定区、定量、定价、定牌“八定”措施。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展,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在省农业产业化办的大力支持下,每年筹资1000余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赣南脐橙宣传片广告,每年举办中国赣州脐橙节,2009年起举办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发展保障。市、县两级成立了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县(市、区)每年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一村一品的发展,同时县(市、区)建立了特色主导产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一村一品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实行年度考评。

    抚松县    人参之乡

    发展模式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人参之乡”,人参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抚松县坚持把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以人参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全县人参总产值4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112个专业村中从事人参经营的达4.2万余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42%。

    规范基地,夯实产业基础,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抚松县建立了人参良种繁育基地、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熟地栽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林下山参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野山参保护基地,人参产业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末,全县参业留存面积达1501.32万平方米,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26%和20.8%。全县共有人参种植业户1.6万户,专业生产人员7.8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0元,连续五年排在全省前三位。

    建设园区,集聚产业要素,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抚松县建立了吉林省最早的人参产业专业园区,下设人参种植、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科技研发、集散销售、文化产业等六大功能区。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开发高精尖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引进了南京医药、修正药业、马来西亚参龙生物科技等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初步形成了人参工业的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园区累计投资20.75亿元,入驻企业20户,就业人数约6400人,2010年实现产值22亿元。

    创新科技,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成立了“抚松人参研发中心”,提高人参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引导企业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的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妆品、人参口服液、参茸壮骨丸、人参茶等为代表的500余个人参精深加工产品。

    精心培育,加强规范引导,打造一流人参品牌。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抚松县建立了监控队伍和检测机构,规范人参产业管理。引导成立了“抚松人参协会”、“万良人参产业协会”等14个产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统一生产规程、销售渠道和价格,推进企业和广大参农联手抑制假冒伪劣产品。目前,全县人参产品有注册商标63个,其中30多个品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建大市场,增强辐射功能,拉动产业规模扩张。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设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随着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西至辽宁恒仁、新宾,东至延边珲春,北至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等地生产的人参都在此交易,销售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参集散地。该市场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场内人参价格成为全国人参价格的“晴雨表”。今年又通过与南京同仁堂绿金在线合作,在市场建设集电子标签和彩码技术为一体的溯源体系下的贸易、仓储物流基地和人参电子化交易平台。

    出台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抚松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用于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专业村的发展。同时,每年列支800万元,设立了人参产业健康发展基金,用于对人参龙头企业、人参实用技术推广、人参市场整治和人参文化宣传的奖励。今年县政府再增加100万元用于推广普及熟地栽种人参技术,对科研费用和实施熟地栽种人参的业户进行补贴,为保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深挖内涵,弘扬产业文化,形成浓厚发展氛围。多年来,抚松县培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白山人参文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人参文化研究会,开办了第一个“人参频道”,建设了全国首家人参博物馆,“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参乡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挖掘。连续成功举办“人参节”和人参专题高峰论坛等活动,近四届人参节项目推介会上累计签约项目60余个,签约金额达150亿元,实现了“人参文化搭台,唱红经济大戏”的预期目标。

    夷陵区    橘都茶乡

    提升专业村镇产品市场竞争力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按照打造现代化“橘都茶乡”的总体目标,立足一村一品,突出整村推进,强化产业链条延伸,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先后被授予“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橘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目前,全区一村一品专业乡镇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25个,其中柑橘专业村64个,茶叶专业村42个。全区柑橘面积33.3万亩,产量44.6万吨,均居全省第一位;茶叶面积18.5万亩,产量1.01万吨,产值3.8亿元,茶叶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位。

    聚集产业调结构

    将柑橘、茶叶和优质畜牧作为全区农业的主攻产业,予以全力扶持,分别制定了产业发展目标和规划。经过连续多年培育,初步形成了“东边柑橘西边茶,中部桑蚕果药杂,全区畜牧及其他”的产业格局。三大产业为全区农民提供了80%以上的现金收入来源。

    “三园示范”提品质

    近年来,把建设精品橘园、高效茶园和标准养殖园为主要内容的“三园示范”工程作为提升一村一品档次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推广和使用“高标建园、移土培肥、平衡施肥、种植绿肥、茶园铺草、定植良种、合理修剪、物理防治、机械采摘”等九项技术措施,首创的柑橘14项集成技术和“五到园”基地建设标准,2009年被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区通过无公害柑橘基地认定超过17万亩,优质果达到90%以上;无公害茶园5.03万亩,有机茶园6400亩,位居全省之首。强化扶持添动力

    对新发展的柑橘、茶叶,区政府每年出台政策,实行以奖代补扶持产业发展。据统计,本级财政每年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3000万元直接用于一村一品基地建设。同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柑橘产业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在政策引导下,目前全区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中,柑橘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3个,1万亩以上的6个;茶叶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2个,1万亩以上的3个,5000亩以上的5个。

    壮大龙头创效益

    一是建平台。规划建设了面积12平方公里的夷陵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集群发展效应,目前园区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2010年加工产值达到116亿元。二是培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家,60%以上的农户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合作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培植市场促销售

    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先后培育了“稻花香”、“萧氏”两个中国驰名商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优质农产品进京入沪工程,全力抓好以柑橘、茶叶为重点的大宗农产品营销工作。同时,借助对口支援平台,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地争取了销售门店,6家企业入驻上海。此外,还建设形成了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已建成以大三峡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茶叶批发市场——宜昌三峡国家旅游茶城;在柑橘主产区小溪塔、龙泉和鸦鹊岭,沿汉宜路和小鸦路建成了柑橘交易市场和柑橘打蜡专业市场。健全机构强保障

    实行“区级领导联乡镇、区直部门联村、乡镇+企业联户”三级联动机制。建立了分管副书记牵头,区农办、农业局、发改局、财政局、经信局、林业局、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人才机制,每年从“211”等知名院校招聘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地建设中,以党校、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为平台,结合科普行动和新型农民教育,加大对农技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每年将精品橘园、高效茶园和标准化养殖园建设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乡镇为实施主体,并签订责任状,年底由区农办牵头组织验收。

    平泉县    食用菌之乡

    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辖10镇9乡1个街道办事处、291个行政村,总人口47.4万,其中农村人口34.8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平泉县突出抓好以食用菌为主导的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专业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1年,全县食用菌专业乡镇、专业村分别达到11个、165个,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到9.8万户,人均纯收入615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24.2%。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等殊荣。

    以行政推动为保障,推进产业服务网络化。平泉县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任正副组长的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由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在县乡两级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了县食用菌行业协会,对食用菌产业进行管理和服务。采取县财政补贴和菌农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组织3万多户菇农参保,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开通“食用菌短信平台”和“食用菌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信息资讯。同时,每年县财政单列1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菇农贷款贴息、机械设备补贴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

    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基地集约化。平泉县整合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向种植园区倾斜,采取统一生产规划、技术标准、政策扶持、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分户生产管理的“六统一分”生产模式。严格园区标准化生产,严把菌种质量、设施、环境卫生、水源、原辅料、技术管理、病虫防治、产品质量、加工贮运等“九关”,食用菌产品实现了优质、高效、绿色、安全。

    以壮大龙头为关键,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平泉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对加工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连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实现产销良性循环。同时,带动县内包装、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产业发展持续化。出台《食用菌产业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文件,推动技术创新。先后投资2.3亿元,与大专院校合作建设食用菌研发中心、食用菌研究所等11家科研机构。加大对菇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全县实现了乡镇有技术服务组织、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技术员的技术保障网络。

    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化。平泉县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和综合执法队,出台了《食用菌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对全县食用菌产销各环节实行全程无缝化安全管理和控制。购置了国内一流的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健全了食用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高了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制定了香菇、滑子菇两个品种地方标准14项和企业标准技术操作规程28个,20多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安全体系及有机产品的基地认证。

    以链条延伸为突破,推动产业循环化发展。平泉县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已发展优质刺槐食用菌原料林67万亩,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料,形成了林菌互利共兴模式。全县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刺槐林(农副产品)→食用菌→废料→菌糠饲料→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林还田作肥料”的闭合式循环模式,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以文化提升为引领,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为给食用菌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级,平泉县2008年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中华菌文化产业园”项目,现已建成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成为集听、看、赏、购于一体的菌文化亮点。菌文化产业将成为菌产业的灵魂,并使其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药材村    菊花基地

    推动特色品牌实现规范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位于“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东首,是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全村8118亩耕地中,药材种植面积7000亩,其中菊花为主导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2010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15569万元,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72%;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68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高24%,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45%。药材村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称号。

    突出“三有”要求,积极谋划一村一品新发展

    按照有新规划的要求,走科学规划引领之路。一是因地制宜定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水旱轮作、稻药轮作、棉药轮作、三年一转”的土地种植规划,达到茬口调得出、转得动的要求。二是因人制宜定规划。把每一个品种、每一块面积全部规划到户,对没有种植中药材意愿和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农户,把土地流转出来,发展中药材种植大户。三是因市制宜定规划。全村突出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菊花,规划菊花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

    按照有新技术的要求,走科技创新驱动之路。一是邀请专家培训技术。二是建好基地传授技术。村内建有占地近200亩的“百药园”,作为药材种植技术传授基地。三是厂校联手研发技术。村里与专家合作,成功研发出微波(蒸气)杀青+热风气流烘干的菊花干燥新工艺。

    按照有新机制的要求,走创新经营主体带动之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经纪人+基地+农户”运行模式。2007年7月份,由村党委书记吉中清牵头组织,发动种植经营大户,成立了射阳县天香菊花专业合作社,使药材村成为王老吉集团的菊花原料供应基地,70%的菊花实行订单生产。同时,积极培植专业大户和发展壮大药材经纪人的队伍,在全国十七大药市都设立销售窗口,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为了让药农不断掌握市场信息,村里出资为经纪人安装宽带。目前全村已有85%农户安装宽带,从事网上药材交易。

    狠抓“四项”措施,着力推进一村一品新突破

    突出主导产业带动。药材村围绕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营销服务和药材加工业的全面发展,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成药材专业村,使洋马镇成为“中国药材之乡”。药材村也成为周边3县9镇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核心区。

    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指导药农按GAP标准化生产种植。2005年,药材村参与了“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中药材初加工质量技术规范”等中药材产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2006年11月,洋马镇成为“国家级白菊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大力提升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种苗统一培育、技术统一辅导、加工统一标准、产品统一品牌,销售统一供货”等全村一致的运作模式。

    全力保证产品质量。在菊花收获和加工季节,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加工程序,全力协助质监、药监、工商等部门驻点检查和检测。在中药材加工季节,村组织协会工作人员担任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督员,并建立网络、电话等监督举报机制。全村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认证面积5000亩,占主导产业的比重达71%。

    实施“三大”工程,努力推进一村一品新发展

    实施景区招商开发工程。今年,该村已与江苏建兴建工集团签订了30年农业观光旅游共同开发合作协议。实施百药园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期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在2年内完成景区门楼、道路等旅游景观建设,扩大洋马镇农业观光旅游的知名度。实施旅游农业配套工程。重点在景区内建设高等级大酒店等设施,帮助农户建设“农家乐”和开展接待服务业务培训。

    名山县    蒙顶山茶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大平台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名山县,素有“仙茶故乡”美称。近年来,名山县凭借悠久的茶历史、深厚的茶文化、一流的生态环境、优异的茶品质在茶叶市场上崭露头角,一村一品工作得到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茶叶综合总产值达30亿元,全县20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98%的村产茶、87%的农户以茶为主;农民人均茶园面积达到1.5亩,仅茶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410元;茶叶良种化率达96%,机械化修剪率达100%,农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良种茶苗繁育等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发展了茶叶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70%以上的茶叶专业村86个,占专业村的57.7%。今年,茅河乡香水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构建工作平台,形成茶产业工作网络。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茶叶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围绕产业建机构配干部”的要求,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茶业发展局,具体指导、协调全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同时,乡镇落实分管领导,茶技员分片包村,形成了从县到乡镇到村有机构、有人抓茶业发展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格局。

    构建用工平台,解决就业用工难。每年1月至4月底,县上建立“春茶采摘用工服务站”,20个乡镇分别建立“春茶采摘用工服务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咨询、推荐、联络等服务;及时在省市新闻媒体上发布用工信息,引导周边县市富余劳动力来此季节性务工。通过构建春茶用工平台,每年可引进外来采茶工近5万人。

    构建融资平台,促进企业稳健成长。大力实施“金融助推”工程,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实行联保贷款,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近年每年都为茶叶企业解决融资近亿元。县政府注入风险担保资金200万元,协调8家茶业重点企业成立“蒙顶山茶投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搭建了新的融资平台。由于资金有了保证,企业在收购茶农鲜叶时从未发生欠款现象,鲜叶价格逐年提高,茶农收入逐年增加。

    构建源头防控平台,确保茶叶基地安全。引进成立富民农药连锁经营公司,规范发展连锁经营网点200家,农药连锁经营服务体系辐射全县20个乡镇192个村1264个合作社6.3万户茶农,从市场源头上有效遏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农业、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县、乡两级农药连锁经营领导小组,对农药经营网点进行常态监督,设立县、乡投诉服务点,实行举报奖励,全民参与、群众监督。

    构建宣传平台,倾力打造蒙顶山茶。放大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品牌效应,通过组织开展“蒙顶皇茶祭天祀祖”、“女子采茶能手大赛”、“万人品蒙顶春茶”等系列活动,展示蒙顶山茶厚重的历史文化。“蒙顶山茶”是四川省范围内第一个茶叶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蒙顶山茶”作为公共区域品牌,目前已有15家企业获准使用,常年有10多家茶叶重点企业走出名山,建立蒙顶山茶专卖店。把茶旅游与茶产业有机结合,全县年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茶叶产品蒙顶黄芽、石花、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五朵金花”,先后分别获得国际、国内金、银、铜奖20余次。

    构建组织带动平台,切实助农增收。一是加强农民专合组织带动。通过“专合组织+基地+茶农”、“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茶农”、“支部+专合组织+茶农”等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茶业专合组织达到6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3个,辐射20个乡镇,吸纳会员1.2万人,带动茶农5.62万户。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带动。33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采取订单收购、最低保护价、二次返利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3万多户,助农增收比一般农户高600元以上。

    本版图片摄影:方永磊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1/17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