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刘明达
“青瓦白面马头墙”式峡江风格的漂亮建筑,鲜红的党徽,醒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牌。如今,在大巴山区、长江西陵峡畔的三峡库区湖北秭归县,村村都能见到的这种标志性场所,成为峡江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秭归县186个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便民服务、说事议事、文化娱乐、商务流通、医疗卫生“五大功能”全覆盖,全方位为村民、居民服务,小事现场办,难事可代办。茅坪镇建东村的村民陈世钊谈起他们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满脸自豪地说:“服务中心真是服务老百姓的好‘场子’,既能说事办事,还能买东西,我们生产离不开它、生活离不了它”。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共为群众代理各类事项3.9万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议事1500多件,培训党员群众10万多人次,解决了全县30万农民群众小病就医的问题。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张昌尔,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等相继到秭归县调研,高度赞扬该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倾情服务村民的作法和经验。
阵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如何发挥?
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本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然而前些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现状并不乐观。按秭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学林的话就是“基层组织缺阵地、服务党员群众缺载体、组织形象欠提升。”
“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尴尬位置。
农村基层党组织真的无所作为了吗?事实上,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农民的基本需要正在由家庭私人生活范围扩大到乡村公共生活领域,由基本生活需要层次向社区参与、经济自由、民主政治和个人全面发展层次逐步递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由以往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转型:由办公室到服务中心
“以前村党支部的办公室又偏僻又破旧,找领导很难。现在服务中心在村的中心位置,门前又有公路,每天都有干部值班,办事真方便啊。”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二组村民徐耀国直夸村里的服务中心好。
2010年4月,秭归县委决定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落实“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建设。县里统筹各方资源,整合文化、卫生、商务、供销等十几个部门的各类政策项目,尤其是紧紧抓住三峡库区村级文化室、卫生室建设等机遇,筹集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没有增加村集体负担。
“村干部为了建服务中心,经常干到半夜一两点。”“广大村民也很支持,房顶上瓦时自发来了50名村民,忙了一天,一分钱的工钱也不要。”座谈会上,茅坪镇陈家坝村干部群众相互表扬起来。
齐心合力,群策群力,自2010年4月起至今年初,全县45个新建、16个扩建、125个改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个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一个凝聚民心的场所,一个强基固本的阵地……屈乡大地,峡江两岸,一座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矗立起来,犹如座座联系党员群众的“连心桥”,是那么的端庄,那么的美丽。
拓展:着力解决为村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8月26日,九畹溪镇九畹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人来人往,有的在超市买东西,有的到便民大厅申请代办建房证,有的在支取养新农保金,70多岁的朱国胜老人感冒了到医务室看医生……
所有服务中心“五大功能”齐全,实现了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事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着力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老百姓“少走两步、少跑两处”,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
“办事真方便”。实行村干部日常值班、集中办公、“一站式”受理、柜台式服务。为了解决以往农村群众批个地、建个房、砍几棵树都要到镇上、县上办理审批手续的问题,服务中心集中代办建房证、生育证等,努力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民群众的家门口。正在大厅“移动金融服务网点”取钱的茅坪镇陈家坝村四组村民崔枝昌说:“以前我们要到乡镇以上才能取到钱。算上往返的花销,拿到手里的惠农补贴就‘大打折扣’了。”
“有事好商量”。在议事室定期召开党员、代表会,通过广开言路“说事”,及时了解社情民意;通过民主决策“议事”,共谋发展大计;通过高效快捷“理事”,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茅坪镇建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厚厚一本《接访记录簿》,详细记录了村干部接访调解的案例,有关于土地流转纠纷的,有邻里矛盾的,有家庭不和的等等,都得到了较满意的处理。
“老少可同乐”。所有服务中心都设有文化娱乐中心和“农家书屋”,统一配置书籍、电脑和图书柜、阅览桌椅,还有投影、高保真音响和乐器,并实行文化室全天候开放、图书免费借阅。每天把村内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在文化娱乐中心内做作业、看书、玩游戏,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茅坪镇建东村还成立了花鼓剧团,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常来逛超市”。该县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综合服务社、沼气服务网点等涉农项目,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办百货超市、农资店,实现城乡同质同价,吸引村民前来选购,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买到货真价实、安全放心的商品。
“看病真便宜”。该县把卫生医疗服务作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一项服务内容,按照村级甲级卫生室标准提供房屋、配备设备,实行城乡药品同质同价,并对村卫生室医生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挂牌上岗,有效提高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看病贵不贵呀?”正在医务室挂吊瓶的九畹溪村70多岁的朱国胜老人对“新农合”很满意,连说“不贵不贵”。
茅坪镇陈家坝村党总支书记傅先新对未来充满期待:“下一步重点是创建‘五星级’基层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近期将修建一个灯光广场,让村民晚上闲暇时间过得更充实,还要进一步办好农民之声广播电台。”
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强告诉记者,“秭归现象”是湖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以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全覆盖为抓手,大力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方式,工作越做越深,效果越来越好,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目前,全省各县市区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深入秭归采访,记者深感湖北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抓在了点子上,做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心坎上,正在朝着“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