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奏文化惠民进行曲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21  互联网

    编者按近年来,江西实施了由政府埋单,农民免费看戏、看电影和举办文体活动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为富裕后有了文化追求的农民提供了精神食粮,稳定了农村环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通过《高奏文化惠民进行曲》,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生机和力量正载着健康的文化风帆,浩浩荡荡向我们驶来。

    □□本报记者文洪英

    在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记者偶遇这样一个场景:村文化广场上,84岁的谢名春老人正在跟细伢子PK。只见老人略带羞涩地亮开嗓子:哎呀嘞哎,锣鼓一敲响叮叮,别个地方崖(我)唔(不)哇(唱),就哇(唱)大戏送到崖(我)家门口,感谢政府感谢党,哎呀嘞……

    在兴国,在江西,像塘石村这样以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实农民业余生活的村镇有许多许多。

    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介绍说,近年来,江西在全国首创政府埋单的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农民看戏、看电影和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并为全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做了有益探索。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如能把农民的文化生活解决好了,也就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问题。“十一五”期间,农村文化建设在江西得到大力推进,全省艺术剧团到乡镇演出4.4万场,观众达3亿人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专项经费每年1.2亿元,平均每年惠及基层群众5000多万人次。

    城里的大戏大片都能看到

    6月16日下午,素有火炉之称的南昌县已是烈日当头。在幽兰镇渡头村文化广场,前来看戏的村民们搬着椅子、打着阳伞、扇着扇子、披着湿毛巾,把一个本不很大的广场挤得满满当当。每当南昌县凤岗采茶剧团演出的采茶戏《金莲送茶》演到精彩处,村民的掌声、口哨声、呐喊声便响成一片,好不热闹。71岁的村民李保根说:“听说今天有戏班子来村里演出,大家早早就在舞台前等候了,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戏了,感谢党把戏送到了我家门口,家家户户就像过年一样开心。”

    历史悠久的凤岗采茶剧团一直由村民自发组织,前些年由于经费不足,不得不停演。在演出现场,团长刘海兵兴奋地说,如今我们送戏下乡,每演一场政府补贴2000元,使我们剧团又复活了!去年,我们共演出300多场。

    在后台记者看到:已经当奶奶的万润秀今年快50岁了,轮到她上台时,依旧风风火火地换装,找道具,认认真真演唱。可一到后台,就抱着4个月的小孙子,唱着摇篮曲,哄着他睡觉。记者问她是不是为了多挣钱才这么辛苦来演出时,万润秀说,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不缺钱,但每次演出看到村民们那渴望的眼神时,就会有演出的冲动。

    2008年,于都县老年大学艺术团来到小溪乡敬老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敬老院放起鞭炮欢迎他们,在演出过程中,观众多次站起来鼓掌喝彩。演出结束离开时,老人们紧紧地握住演员的手,希望有生之年还可以再看到他们的演出。去年,当他们再到敬老院时,老人们待他们就像久别的亲人。在新陂乡新陂圩,一位老人高举着输液瓶从卫生院跑出来观看演出;在马安乡贡布村,村民们带着砍刀砍开路上的树枝,为流动舞台车“清道”;在宽田乡石寒村,2000多名群众打着雨伞,冒雨观看演出。

    安福、峡江、泰和、安福等县根据农民生产的需要积极组织片源,购进了改厕治水、发展沼气、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化养猪、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丰产育林等科教片巡回演出和放映,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各地紧贴农业生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特色文化活动,峡江县的捆扎烤烟比赛,遂川县堆子前镇的“金橘果王赛”、黄坑乡的养鹅科普培训、汤湖镇的“狗牯脑茶王赛”,吉安县横江镇的“葡萄节”,新干县荷浦乡黄洲村的“红橘节”、溧江乡的“西瓜节”等一大批乡土味十足的文化活动频频亮相乡村,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开展,如同一石击起千重浪,在吉安市农村产生了强烈反响,农民群众说:“城里看的大戏我们看到了,城里看的大片我们也能看到了,我们还能热热闹闹地参加文体活动了。”

    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精神升华

    说到斗牛,人们都会首先想到西班牙,而江西高安市祥符镇土城村人会自豪地宣称:西班牙斗牛才200多年,土城斗牛有300年。据传,土城斗牛起源于明末清初,一来斗牛是一项颇为刺激的对抗性竞技娱乐活动,二来通过斗牛可以分出牛之优劣,以此推选良种。长久以来,土城人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举行的斗牛比赛大会,成了远近闻名的盛会。今年农历五月十五,从村口到斗牛场大约10里路,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土城,涌向斗牛场。几十头编了号的牛一一出场亮相,然后便按抽签顺序两头一组进行角逐。场面十分激烈壮观。场内牛牯卯足了力气俯首抵角,亦进亦退,斗得难解难分,高潮迭起;场外牛主人扯着嗓子呐喊助威,观众的呼喊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几番“激战”之后,才胜败分明。

    中午,村民熊贤进盛情邀请我们在他家吃个便饭。家里堂屋、房间都塞满了饭桌,记者扫了一眼,一共7桌,吃得很丰盛,一桌有10来个菜。熊贤进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这样生活才不乏味。三项活动经费像及时雨,使“土城斗牛“能够延续下去、传承下去了。

    2009年3月6日晚,新干县城上乡城上村礼堂内外,一派热闹景象。村里1000多名男女老少齐聚在这里观看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这天是村里的邓忠祥老妈妈70岁的生日,她的三个儿子8年前外出创业,现均已事业有成,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表达自己的爱心,兄弟几个一合计,决定不搞吃吃喝喝迷信做寿,而是请新干县采茶剧团来演一场文明戏作为献给母亲的寿礼。精彩的节目,使村民们看得如痴如醉,邓大妈和她的三个儿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邓氏三兄弟为母亲做寿的方式节俭而又文明,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一些青年看后表示,今后也要这样为父母做寿,既移风易俗又隆重热闹。

    农村老人做寿时兴请剧团演戏庆贺,新干县采茶剧团抓住这一新的市场增长点,不管路途远近,不分天气好坏,都带领演员们送戏上门,并把做寿老人在村庄上的为人、贡献、好人好事编成各种形式的小节目,使家人和寿星大为开心,当地干部说:“过去农村老人做寿,亲戚、朋友大吃一顿就算做了寿。现在请剧团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宣传寿星老人对村里的贡献,一人做寿全村祝贺,男女老少喜笑颜开,用这种宣传形式做寿普遍受到好评。现在新干各乡、村老人做寿,请剧团演出已蔚然成风。”

    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

    让文化茁壮成长在乡村大地,这已成为于都县上下的共识。几年来,于都县文化部门一直坚持选送优秀的文化节目下乡入村,而且,他们所送的节目绝大多数都是贴近农民生活新创作编排的。年初至今,该县每年安排资金60余万元,将可亲可敬、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送到农村,把欢乐送到农民家门口。每年安排“送戏下乡”巡回演出180余场,排演了6个传统古装戏和30多个歌舞、戏曲、小品节目;安排“电影下乡”5800余场,每年在每个村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12场以上(每场电影为一部故事片和两部科教片),观众达30余万人次。同时,积极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尽管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受农民欢迎,但是,于都县文化局局长袁尚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送文化是单向的、暂时的,也不能天天送,今天的农民已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观众被动地接受。因此,我们的职能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农民亲自参与到文化体育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于都文化部门近年开始积极引导农民展开种文化活动比赛。种文化,说的是农民群众像种庄稼一样,普遍地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体育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于都县还充分发挥县文化艺术中心、长征源艺术培训学校、长征源书画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及其传承培训基地、公益报廊等文化阵地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和文化艺术培训,并启动“长征源讲坛”,聘请专家每月为市民举办一次免费讲座。他们还在全县建起93个农家书屋,每处书屋有图书1700余册,报刊30余种,音像制品100余盘,涵盖了种养业、科普、文学艺术等10多个种类,解决群众阅读需求。

    “看戏看电影,唱歌跳体操;逛农家书屋,上‘星光大道’。”如今,丰富的文化活动正改变着农民的生活习惯,让农民的生活多彩多姿。

    以文化涵养乡村

    农村不仅需要文化活动,还需要文化涵养。文化涵养乡村的理念,不仅使江西的农村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且使众多江西农民直接受益,甚至改变人生。

    于都县罗江乡每年举办的“爱我罗江,美我罗江”文化艺术节,先后有3000多农民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文艺演出等传统节目,同时,注重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参加了编草席、炸油条等传统项目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建设农村特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罗江乡党委书记朱寿福告诉记者,罗江乡小满村田里组梁菊生和上屋组梁正生为争水起矛盾有了积怨,如果发展下去可能发生械斗。村支书组织花鼓队来到两家唱唱花鼓喝喝茶,听完花鼓,两人都觉得邻里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很快两人和好如初。

    如果说口袋空空的农民不可能有幸福感,那么,住上了新房但是精神空虚的农民也一样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这也是培育新型文明农民、以文化涵养乡村的意义所在。记者在采访赣县南塘镇船埠村时,南塘镇党委书记吴小亮指着一片茂密的樟树林说,船埠村不仅有广播室、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有村训村规。在文化广场,记者看到四周布满了樟树和竹子,广场的四个角耸立着四本水泥浇铸的大书,每本书上镌刻着一个大字,分别是勤、奋、精、进,吴小亮说,这四个字既是村训,也是村里的核心价值观。村里出了5个博士,村风古朴,学习氛围浓厚。

    东河戏,作为江西省的古老剧种,曾辉煌一时。它发源于赣县田村白鹭一带,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东河戏发源并流传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故名。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赣县清唱的“坐堂班”。百多年来,古老而独特的赣州东河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今天,在赣州东河一带的乡村中,仍保留着众多民间东河戏班,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唱上几台大戏。记者来到赣县南塘镇劳田村时,正赶上东河戏《三气周瑜》在演出,看着舞台上活生生的周瑜,听着字正腔圆的东河戏,还以为是专业剧团在演出呢。

    84岁的刘儒堡老人还没来得及卸妆,他告诉记者,刚才的戏全是由他们劳田村老年协会剧团演出的,团里现有34人,80岁以上的有四人,其余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

    71岁的鼓手刘儒遴原来是劳田小学的高级教师,见记者在采访,他凑过来半个身子说:现在会演河东戏的人越来越少了,一是没有经费,二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我们几个老人凑了2万元,加上县里给的钱,买了些服装道具,准备找些年轻人来教,这样东河戏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刘备的扮演者,78岁的刘振尧说:我16岁开始学戏,前些年因为没钱所以没有演出,这两年县里很支持我们,给了我们一些钱,我们又恢复了演出,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也越演越有劲了。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21/17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