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良县活水乡砂锅村,12岁的云泽娜怀抱着3岁的弟弟。爷爷、奶奶已经老了,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小泽娜已是家中的“顶梁柱”,她决定不再读初中。 余向东摄
王从翠同学每天6点钟起床,赶12里山路上学,以前她总是饿着肚子听课。她告诉记者:“学校给我们提供牛奶、鸡蛋作为加餐,上课时肚子不再叫了。” 刘刚摄
自从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加上社会各界的爱心助学,昭通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率不断提高,现已达到99%以上。刘刚摄
由于居住分散,许多孩子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尽管如此,能够上学让昭通市山里的孩子们依然十分开心。刘刚摄
香喷喷的米饭炒菜让孩子们胃口大开。刘刚摄
□□本报记者 余向东 刘刚 毛晓雅 实习生 张京京
云南陆良县·孤儿助养项目
砂锅村一位受到资助的小朋友写道:当你苦着脸,花儿就垂下了花瓣;你一笑,所有的花儿就会鲜艳。
10月的陆良,秋景宜人。
稻草杆一捆捆、一排排立在田里,仪仗队似的,公路上晾晒稻谷的农民说,卖给造纸厂,每亩有几百块收入;被“剥去衣装”的烟草秸秆,同样立在地里,干枯后是一把做饭取暖的好材料;错过采摘季节、失去经济价值的万寿菊,依然焦黄的开放着,装点着山川。
泥质的山路,真是难行。县扶贫办的人开着车,带领几个记者从县城出发,一个小时方抵达20公里外的砂锅村学校。砂锅村四周环山,村舍农家“沉在锅底”,拢共没有几处像样的房子,小学校的两层砖混结构楼房依山而建,还有点架势。
砂锅村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接收周围几个行政村的孩子就读。不大的校园里,除了教学楼、一处厕所、两只篮球架子,别无他物。赶上个星期天,小学校空空荡荡。“平时,这里圈养着二百多只小鸭子,周日下午关进来,周五下午放出去。”三十出头的汤所见校长农民一样朴实。
教室里,工整的粉笔字停落在黑板上,课桌拥挤而整齐的排列着,一些桌面掉角缺边、凸凹不平,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王雅静说:“这样的课桌,怎么写字呀?”每间教室的后半部分,都有两排双层床铺,那就是“鸭子们”寄宿的小窝。
砂锅村学校有11名孩子,纳入了“孤儿助养项目”,每个孩子每年能够得到1800元的资助金,分别用于生活费用(1500元)、大病医疗保险费用(50元)、心理关爱费用(250元)。连续资助,一定三年。
汤校长的心里,似乎装着每一个孤儿的的档案,他领着记者去家访:
11岁的方涛,英俊少年,上小学四年级,和爷爷、奶奶、7岁的妹妹在一起。坐在家门口的一堆南瓜旁,红扑扑的脸上颇有自信,有问必答。“在学校主要吃米饭、藕干、土豆,每周吃上三、四次肉,平均每天生活费7元。”“不想打工,想上大学。”几次呼唤,方涛的妹妹始终躲在房后,不敢出来见人。
12岁的云泽娜,眼神中透着沉静、聪明,上六年级了。爷爷、奶奶已显出老态,6岁的妹妹在一旁用砍刀削着土豆,刚刚还在哭闹的小弟、被她抱起来睡着了。“有什么愿望?”“为什么不想上初中呢?”半个小时云泽娜没说几个字,只用眼神回答一切。
10岁的武天龙,面对一群外来客,把黝黑的脸蛋埋在脖子里。记者送上字典、词典,送上孩童一样的快乐情绪,小天龙的心门终于打开,他站起来朗诵写给恩人的感谢信,声情并茂,略具文采。王雅静哭了,众人感动。
回学校吃午饭的时候,记者看到学校的墙报上,有孩子们歪歪扭扭写下的诗句:“当你苦着脸,花儿就垂下了花瓣,春天也布满乌云;小家伙,你对他们笑一笑吧,你一笑,所有的花儿就会鲜艳。”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组织、牵线,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奉献,犹如点点星光,照进了贫困山村,照亮了孩子们脚下的路。孤儿助养项目部的负责人唐薇,曾经是内科医生、企业高管,现在选择了难度很大、身心疲惫的专职慈善事业。汶川地震后她在灾区“服役”一年半,用实践积累撰写出《孤儿心理关爱培训手册》。一句话总结几年来的感悟,唐薇说:“当一个人感觉到别人需要你的时候,是幸福快乐的。”
得到别人资助的孩子们也是幸福快乐的,不幸而幸运,有爱就有家;然而,“点点星光”能够护送孩子们走多远,三年项目期之后呢?板桥镇白塔村,13岁的李艳蓉和9岁的李江雄姐弟俩,在爷爷、奶奶的怀抱里,享受过幸福的童年。现已七十几岁、佝偻着后背的老人说,一要谢党恩、谢好人,二要尽自己的力量,撑到哪里算哪里。
陆良县共有674名孤儿,其中中学有131名孤儿,小学有543名。2010年1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派员考察,了解到这里孤儿的生活状态很差,绝大多数孤儿在学校就读,符合孤儿项目的救助条件,随即与陆良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于2011年2月正式启动项目。根据项目筹集的资金情况,至今在陆良县资助的孤儿达277人。
陆良县扶贫办主任方常焕一再致谢:“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有许多孤儿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需要帮助。”她认为基金会的项目管理更规范、更严格、更实更细,基金会的人素质、责任心一流,不同意社会上某些传说。“基金会真正关注弱势群体,虽然项目条件苛刻,县里搭钱,扶贫办操办起来很辛苦,也乐意用心、用情、用力来做。”
唐薇他们一直不懈努力,因为有多少孤儿得到资助,取决于筹集到的资金盘子。截至2011年5月3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孤儿助养项目,得到了4000多个单位和个人的捐赠支持,共资助了13个省、51个县的7300多名贫困孤儿,累计资助孤儿已近2万人次。还正在策划孤儿院援建、孤儿就业培训等项目,具体实施标准根据捐赠人的意愿而定。
陆良的项目实施以来,开展了多期心理关爱培训,指导8所受助孤儿所在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关爱基本技能。今年2月28日,孤儿助养项目部在完成了对项目学校老师的首次培训后,走访了陆良三中。唐薇为了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他们讲“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小姐即将大婚。鼓励孩子们给威廉王子和凯特小姐写信,表达想被邀请参加婚礼的愿望。经过孤儿项目部的不懈努力,受助孤儿代表高峰、曹小燕、李莉终于得到了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先生的正式邀请,于4月29日到北京参加了在大使官邸举行的王室婚礼招待会。
让孩子们都有做梦的权利,让孩子们都知道只要努力梦想是可以实现的。10月11日,唐薇再次来到陆良三中看望孩子们,明显感觉到“那件事情”过后,这所镇上中学里的“花朵”比以前“鲜艳”。临别时孩子们一一拥抱她,动情的泪水夺眶而出。
大莫古二中,县里数一数二的好学校,38名受助孤儿在这里愉快学习、健康成长。韩校长说:“我们同时向社会筹集助学善款、发动教师捐款,在这个大家庭里,孤儿不孤。”今年夏季,已有几名受助孤儿升入重点高中,或考入职业学校,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博学多才的初三学生阮永猛说:虽然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有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逐步地弥补缺失、消除障碍、缩小差距,在同一起跑线上求学,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花开几朵花?”唐薇女士带领同学们做游戏,笑声一片。每朵花儿都如此美丽。
福建政和县·母婴平安项目
2岁的陈政浩小朋友依在妈妈怀里,似懂非懂地听着妈妈讲自己名字的来历:“政”代表政和县妇幼保健院,“浩”则表示恩情浩浩荡荡。
高山林立的政和县境,素有“崖壑横空近武夷”的美誉,秀美的梯田与竹林环抱着一个又一个古朴的村庄。
驱车走过几十里曲折险峻的盘山公路,记者来到位于西部高山区的筠竹洋村卫生所。简陋的房间里摆着药品柜台、担架、床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墙上贴着中国扶贫基金会“生命属于爱—母婴平安120行动”孕产妇补贴标准一览表,以及孕产妇援助服务指南图、孕产妇分布图等。产妇补贴发放公示栏中有几行工整的黑色的笔迹:肖爱华,600元,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何常女,600元……
“我平时就在这里工作,每一个产妇接受补助的信息我都记录在表中。”卫生所的陈大夫佝偻着背,向记者详细介绍他的工作。全村700多户人家,生儿育女的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一个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农民。他站在房间的角落里,安静地听着陈大夫讲解孕产妇补助标准,目光空洞。“他叫陈妙仁,他老婆叶宝英是在2003年生孩子时大出血走的。”
陈妙仁面带羞涩,对着记者讲起了他一生中最后悔的一段经历:“家里太穷了,那时候住院生孩子得好几百块钱,我们家一年的收入都不够。她产后大出血,等送到医院已经来不及,我当时哭的不得了……”
如今,这样的悲剧不复存在。截至2010年,政和县孕产妇平均住院分娩率由项目实施前的62.15%提高到100%,孕婴儿死亡率由30.15‰降至8.33‰,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为零。
在陈大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民肖友兰家中。当提起小儿子陈政浩出生的经过,她显得非常激动。“我在政和县妇幼保健院捡了一条命,否则政浩就成了没妈的孩子!”
2009年5月30日,38岁的肖友兰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一度命悬一线。“我们定期去她家为她做检查,在划定为高危产妇之后,提前通知她入院分娩。”镇前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方荣丹作为母婴项目在镇上的唯一妇保员,负责监测管理镇前镇21个行政村的孕产妇信息。
政和县妇幼保健院书记叶杨信说:“这个人,我的印象最深!她把我们都吓坏了,经常规处理仍未得到缓解,我们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生命体征才逐渐平稳。”
“这次抢救一共花了4000多块钱,母婴项目为我捐助了800块,县妇保院又给我减免了15%左右的费用,邻里乡亲也给我凑了一些钱,所以手术也没给家里带来太大负担!”肖友兰的心中充满感激。“太感谢他们了!我给孩子取名陈政浩,政字代表政和县妇幼保健院,浩字表示恩情浩荡,我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截止到2010年,母婴项目共为政和县6600多名贫困产妇补助132万元,爱心企业为孕产妇捐赠奶粉、米粉、婴童衣服等实用物资价值325.23万元,受益人口过万人。项目还对县、乡、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这几年县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做的非常到位。不仅提高了贫困人口母婴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还减缓了因母婴生命出现问题而返贫的状况。”政和县副县长余向红对此赞赏有加。
云南昭通市·学生营养餐项目
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将营养和爱心沁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理想在心中萌芽、成长。
9月26日,记者踏上云贵高原,到国家级贫困县昭通市昭阳区采访。这里山高坡陡,乌蒙山脉、凉山山脉两大山系横亘境内,从市区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爬升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包乡,90公里的路程越野车走了近4个小时。
中午时分,老林村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吃午饭。这是距离大山包乡集镇最远的一所完小,海拔3100米,当地年均气温6摄氏度左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小学校长陆国斌告诉记者,由于气候恶劣,村民只能种植土豆、荞麦等耐寒作物,人均年收入只有390元。孩子们以土豆、荞麦为食,普遍营养不良。可以吃到大米饭和炒菜,成为孩子们的梦想。
自从2004年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后,情况大不一样。“两免”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书本费,“一补”就是对特殊贫困生实行补贴,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每个学生每学期375元,主要用于学生生活补贴。
10岁的宗朝琴是一个跟随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她告诉记者,父母外出打工已多年,现在连爸妈长什么样都记不清了。上学是她最快乐的事情,因为那里有同学们和可口的午餐。
洒渔乡新海小学陈光泽副校长介绍说,由于当地自然资源有限、经济来源少,学校里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许多学生的家距离学校较远,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每天是饿着肚子来上学,有的孩子每天只吃两顿饭,所以即便中午吃得好一些,营养还是跟不上。
今年初以来,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爱心加餐”,再次给这里的孩子们雪中送炭。上午上课前,新海小学450多名同学的课桌上,一个鸡蛋、一盒牛奶摆在那里。先物质、后精神,充上电、大脑才好运转,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
一年级的王从翠同学,还是个小姑娘,每天6点钟起床,打着手电筒赶12里山路到学校。以前上午总是饿着肚子听课,老走神;现在上课时肚子不再叫了。她告诉记者:“牛奶很好喝,奶奶从来没有喝过牛奶,所以我特别想带一包给奶奶喝……”
13岁的王富仙同学在她的作文中写到:“自从我们吃了牛奶鸡蛋后,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了。我也真心祝愿同学们不要辜负了好人的关爱,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呀!”
“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8年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发起,旨在帮助四川灾区及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救助项目。
据负责该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王珞玮介绍,此项目2008年成立,其中2010年募得善款近1500万元,2011年募集消费者捐款达1487万余元,将全部用于为云南省部分贫困山区小学生提供每日营养加餐,以及为受助小学提供“爱心厨房”设备。已有80所贫困地区小学校、2.2万余名小学生从2010年的项目中获益。
记者走访过的几所学校,老师们普遍反映,“政府救助加上社会捐助”的模式,是扶贫济困的有效途径。“爱心加餐”不仅给贫困孩子送上了营养和健康,还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
青海玉树县·灾后重建项目项目负责人说,灾区的每一条路,每一道沟,每一个山路险弯我都熟悉,项目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
9月末,海拔4000米的玉树已是雪花纷飞、寒风逼面。4.14玉树地震的重灾区结古镇上,隆隆的机车轰鸣,清脆的钢筋碰撞,交织成一首激越的重建交响曲。援建人员正在用双手渐渐抚平结古镇的“伤疤”。
中国扶贫基金会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的驻扎地,是一排简易的平房。陈济沧已经在这里驻扎一年多了,这个从大学校园的公益社团开始、立志一辈子做公益的小伙子,已被高原强光染黑的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他是玉树灾后重建项目处处长,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建项目的调研和实施,“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道沟,每一个山路险弯我都熟悉”。陈济沧带着记者等一行5人,驱车行走在颠簸泥泞的山路间,探访恢复重建中的灾区村寨。
第一站:甘达村。
在甘达合作社的运输队里,七辆红色大货车醒目地一字排开,合作社理事长巴桑扎西带着14名司机迎候着我们。他对着货车竖起大拇指:“这可是村里的宝,四个月给全村带来56万元的纯收入,全村家家分钱,都尝到了甜头。自包产到户以来,村民们还是头一次从社里分到钱呐!”
村民松仁是运输队里的一名司机,以前家里收入全靠春季挖虫草,到了冬天还得跟人借钱维系生活,“以后家里再不用借钱了。把挖虫草的收入用来装修一下新房、增添一些家电;我每个月3000元工资,可以满足全家日常需要,一年下来还能有两万左右结余。再干个几年,可以考虑在结古镇上买房子!”松仁眼里满是期待。
在去年的地震中,甘达村的房屋全部倒塌,受灾十分严重,被选为首批扶贫对象。“进行产业扶贫,一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二要准确瞄准市场。”中国扶贫基金会玉树灾后重建办公室主任王军说,“我们得知甘达村有驾照的村民很多,结合玉树灾后重建中对工程车有大量需求,决定投入近300万元援助甘达村组建运输队。现在甘达村已经摆脱贫困,迈向富裕。”
第二站:东风村。
走进三江源一条河畔的东风村,近百座温室大棚让人眼前一亮:饱满的西葫芦满地打滚儿,红红的辣椒坠满秧苗,绿油油的生菜鲜脆欲滴……大棚承包人杨涛来自安徽农村,他满面春风地告诉记者:“我承包了13个大棚,这个大棚的一茬西葫芦就净赚6000多呢,挣的钱寄回老家给上高中的儿子用,累也值得!”
“地震中,结古镇少量的大棚几乎全部倒塌。”陈济沧回忆起去年震后情形时说。“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我们投资700万元,选址东风村,建设了73座温室大棚,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每天可为结古镇提供1吨新鲜蔬菜,极大缓解了5万援建大军和结古镇12万居民的‘菜篮子’难题。”
蔬菜种植过程需要杀虫,而当地藏民有不杀生的习惯,所以大棚基本都租给外地人种。东风村村支书达杰向我们介绍:“靠收取温室大棚租金,每年为全村贫困群众增收20万元。”这样一来,本地农民与外来农民实现了“双赢”。
第三站:德达村。
去往德达村的山路,异常险峻。这个深山沟沟里的村子,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在多次入村调研后我们发现,德达村虽山远地偏,但当地草场宽裕,而且地处通天河沿岸,适宜种植饲草。根据这一特点,项目组购买了黄牛和牦牛、运奶车、农机具等,在德达村建起了奶业基地。”陈济沧说。
最初,由于观念落后,德达村村民不肯入社合作经营。如今思路变了,村民嘉措说:“单个干不如合伙干节约资源,看着浑身是宝的牦牛,我打心眼儿里想快点富起来,入社也愿意!”和嘉措一样,德达村的其他村民们也正转变闭塞的观念,抓住致富机会,将落后的分散经营逐步转变为合作规模经营,让牦牛真正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据匡算,按当前市价分析,仅280头奶牛产出的奶产品一项,每年能为德达村138名村民带来80万元收益,贫困村的帽子很快就将彻底摘掉。
第四站:红卫村。
记者到访时,玉树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刚刚奠基,这个投资7000万元的项目,将建成玉树州最大的农畜产品市场。国务院扶贫办产业指导司的负责人介绍:“市场经营收益的80%,将平均分配给结古镇红卫、解放、民主、团结、扎西大同五个村,使1000户贫困或因地震失地的农民受益。另外的20%将设立玉树州扶贫基金,帮助玉树州其他贫困村脱贫致富。”
结古镇有座经石山,上面堆满刻有经文的石头。每天,藏民们手握转经筒,虔诚地来这里念经。返回途中,陈济沧看着前来朝拜的藏民说:“他们心中都有一片神圣的角落,用以寄托对生活的愿望。但愿我们在这里的努力,能够圆他们一部分梦想。”
辽宁彰武县、内蒙古库伦旗·小额信贷项目扶贫干部说,“只贷低收入者”的百姓银行,是最好的扶贫方式之一,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9月的东北,红彤彤的高粱、黄橙橙的玉米在田间相映成趣。辽宁省彰武县和内蒙古库伦旗,虽跨省区,却是近邻,两地不少的农户家庭,面对即将到手的收获,回味着“小额信贷”项目带来的实惠和福气。
“以前我们去镇上的银行贷款,除了有抵押、办手续,还得托人,才有可能贷到。现在的小额信贷,可帮我们大忙了!”9月24日,辽宁省彰武县新屯子村村民党晓飞、赵玉琴、吴桂兰和刘玉清4人组成的联保小组,拿到了5天前申请的贷款,每人12000元。
赵玉琴手里攥着钱向记者讲着她家贷款的过程:“以前我家只养了两头猪贴补家用,可根本管不了啥,近几年花销变大,儿子也眼看26岁,手头没点钱,谁家姑娘愿意嫁……”,在几次向银行申请贷款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她于2010年从彰武县农户自立服务中心顺利贷了6000块钱,用在扩大养猪规模上,如今家里已经养猪30多头,一年下来收入就增加了近一万块钱。“儿子结婚用新房已经盖好了,今年冬天就办喜事儿!”
中和农信(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品牌管理顾问王静艳介绍说,截至8月底,全国已经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30多万笔,金额超过20亿元,近100万贫困人口从中直接受益。如何帮助那些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低收入者呢?首先单笔贷款额度小,第一次最多8000元;其次是还款期限短,最高仅为一年;再次贷款利率略高于市场利率,因为运作成本相对较高。
内蒙古库伦旗扶贫办主任忠乃也深有感慨:“只贷低收入者的百姓银行,这是最好的扶贫模式之一,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这款贷的特别方便,我现在每年都贷!”谈起她贷款致富的过程,库伦旗奈林稿村村民徐丽芳喜笑颜开。2007年,她在村中开了一家小超市,但是因资金不足、货品不全,生意一直不景气。从2009年8月起,连续三年共贷款2.6万元,现在生意越来越红火。“一是因为资金足、货品全了,二是大家通过贷款致富鼓起了腰包、消费能力强了。”
因为不需要任何抵押、只用信誉担保,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势头很快。从2007年开始,参与贷款的农户数量每年倍增,覆盖辽宁、内蒙古20个县、450个乡镇、5051个行政村、129万农户。目前东北区域贷款余额3.5亿元。通过调查显示,扶持的产业有80%以上是农林牧业,11%为社会服务业,5%为批发和贸易,4%为制造业、加工业和运输个体户等。
王静艳认为,公益性小额信贷在自身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坚守小额、公益、扶贫的本质。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太多的期望。小额信贷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发展活力显而易见。然而,承载着农民致富梦想的希望项目究竟能做多大、究竟能走多远,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