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学认识,更要科学使用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0-14  互联网

    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颜亚奇

    □□本报记者刘艳涛文/图

    前段时间,“西瓜爆炸”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的大讨论。作为国内最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商之一的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颜亚奇却说:“要把坏事变好事。如果不是这次事件引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讨论,就算花十个亿做宣传也不见得让公众对调节剂的认识提高到现在这个水平。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是受益者。”

    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一种物质在起调节控制指挥的作用,它就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植物内源激素。科学家剖析出该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并用现代合成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具有和内源激素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这类物质去调节、控制、指挥、诱导植物,按照种植者的意愿生长发育,为农业生产做出了极大贡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到目前世界上已经人工合成了几百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近百余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光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研发和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公司。每年推出1~2个新制剂产品,使国光在农业五大新技术之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成为第一品牌,年销售额4亿元。

    重视质量安全应用前景广阔

    如今新疆棉花产量一般可达600~800斤,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这主要归功于使用了可以缩节矮化的甲哌嗡和防止蕾铃脱落的萘乙酸两种调节剂。如果不用噻苯隆这种调节剂进行脱叶,实现机器采棉是不可能的。”谈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颜亚奇侃侃而谈。

    颜亚奇介绍说,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缓解因气候异常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比如可以抗疫、抗旱、抗寒,减少杀菌剂、杀虫剂的用量,在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在大棚和高产农业上应用得比较广泛,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生产。目前,国光公司已经拥有16个调节剂原药和21个调节剂制剂登记证。

    但在实践中,尤其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中,暴露出人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认识问题。“应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其与农产品品质的关系、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颜亚奇说,我们要清楚,调节剂是施给植物的,而不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此外,事实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远比食盐的毒性低,根本无需担心。

    国光把重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对投放市场的产品,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把关,并通过发放技术手册和召开基层技术培训会,普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技知识,提高施药人员的素质,注重施药安全间隔期,通过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营养套餐帮助农民节本增效

    在国光,记者赶上了来自全国各地180多名国光产品经销商参加的培训大会,主要培训如何在农产品基地应用及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现在土地流转加快,种植大户多了,所以我们要抓基地建设,这是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载体。海南农场主包飞机来我们这里学习。”颜亚奇说。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肥料,不能给植物提供营养,只是通过调节和控制植物营养物质的转移来达到效果。所以要想让农民转变观念,必须建立一套培训、示范、推广体系。”颜亚奇说,“西瓜爆炸”等事件除暴露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认识误区之外,更大的问题是科学使用问题。

    “我们首先在产地建示范基地,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和培训。如果植物出现病虫害,我们会给出治疗方案。在这种农技服务体系中,合作社的意愿最强烈,因为它有规模效应。调节剂不同于一般农药,我们的调节剂可以长期使用,现在推广的投入可能高一些,但收益是长期的。因此公司愿意做自己的技术服务体系。”颜亚奇说,农技服务最好实现社会化,因为有市场利益驱动,是高效的,政府主要是监管。在发达国家,如果农场出现病虫害可以找专业公司来开药方,公司将药方送到政府部门备案,如果开的单子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就会处理。

    调节剂套餐是国光在科学使用和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方面的又一创造。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和状态,做出综合判断,给出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套餐。这样更利于科学使用,降低农民的使用成本。“在使用调节剂过程中,曾有农民反映用过产品之后果实品质变差。后经过调查发现,是用法有问题。在2005年之后我们开始推广调节剂套餐。”

    颜亚奇说:“在调节剂的推广中,我们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比如飞机喷雾技术,我们现在有些产品对部分大田作物无法使用,比如玉米、大豆等长得太高,人进不去就无法使用,只能靠飞机,但必须解决喷洒的精准度问题。所以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还是用在经济作物上,可以使作物增产20%~30%。”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4/17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