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探索农博会可持续之路

网友投稿  2011-10-12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吴晋斌 马小林

    让农博会成为农民的盛会、市民的节日;让农博会成为全省的大集,使山西农业热闹起来。多年习惯卖煤不吆喝的山西人,如今开始熟练利用会展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2009年第一届农博会起,山西采取政府吆喝,百姓卖货的模式,教农民营销自己的特色农副产品。今年,山西开始着力探索政府主办,市场操办的长效机制,采取政府拿钱办展的同时,让企业唱主角,让市场操盘,让农民和市民参与,力求特色农博会让城乡流通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可持续,农民增收可持续。

    学吆喝卖特色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煤炭资源整合之后,山西进入大矿时代。过没有煤的日子,成为多数人必须面临的选择。

    “黑色转型绿色”,“产品转品牌”,依靠独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吸附闲余劳力和资本,打造特色农业大省,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一个选项。

    没有流通就不会有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但是,晋商祖先特有的买全国卖全国的手艺,早已被一煤独大雨打风吹去。为了尽快让本省人学会营销,让长在深山人未识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让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山西开始主办农业会展,给刚刚起步的企业搭建营销平台。

    从第一届农博会到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再到各地市县举办的区域展会,三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部门共主办展会30多个。

    首届农博会总计接待22万人次,现场批零销售7489.3万元。参会企业1429家,涉及23个省市区及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贸易成交项目2063个,金额242.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25个,总额262.9亿元,引进资金198.6亿元。

    北京展销周期间,山西的364个企业、595个产品和百余个民间工艺品参展,与全国的客商签订了209个贸易协议,金额达210.2亿元。

    政府吆喝为山西的特色农产品快速走向市场,打开一扇门。习惯了提篮卖山货的山西人,长了见识,学了本事,“特色山西”得到了全国市场的认可。

    

    政府办市场干

    反观各地,一些展会搞几届后就销声匿迹了,主要原因是没和市场对接,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没把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山西省在举办农博会之初就注重市场元素的植入,以此预防政府陷入自娱自乐误区,造成官员用力干,企业不买账,农民袖手看的结局。

    市场元素在后来各级政府主办的会展中,越来越浓墨重彩。2010年的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上,很多龙头企业主办和承办了醋与健康论坛、小米文化节、枣及核桃推介会等蕴涵黄土地文化元素的营销活动,热闹景象吸引了首都市民的眼球。7天内,北京展销周日均万人的流量使现场销售额达到6522.6万元。

    此后,政府主办、市场操办逐渐成为共识。第二届农博会筹备运作伊始,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明确提出,总结借鉴北京展销周经验,采取“会套会、会套节”等多种形式,引入文化元素,组织各市及参展企业举办各类主题推介和宣传促销活动。11个市推出11个产品的精品主题活动丰富展会,营造气氛。

    9月29日,刚刚履新的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在筹备会上说,农博会要突出交易和投资,要重点邀请国内外大的投资商、客商参展;要搞几次大型活动,如推介、洽谈、签约等,有些活动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吸收大的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承办一些活动。

    由此,山西开始探索会展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赶大集鼓腰包

    7月7日,山西特博会安排部署视频会上确定,要广泛组织国内外企业参展和广大农民参与,期间将开通公交专线,方便市民观展;突出一个“卖”字,实实在在让参展企业获利。

    8月10日,农博会倒计时两个月,由山西省农业厅主办、省农产品市场流通协会和省名优产品开发中心承办的山西特色农产品十大名牌评选活动高调开评。

    对此,孙连珠说,山西将从资金和项目上对评选出的企业特色品牌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把品牌产品在三到五年推向国内外市场。

    此举信号强烈:拉长杠杆、撬活市场,用荣誉和真金白银调动企业积极性。

    9月29日,郭迎光要求,由农业厅领导带队分赴有关兄弟省,邀请各省组团参会,并邀请该省的大型龙头企业随团来晋参会洽谈,无论在规模、水平,还是在效果上都要创新和超越。

    农业需要热闹起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需要展示,市民和商团需要采购。农博会用热闹的方式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农民卖货、市民购物;企业展示、商家签单;政府招商、客商签约。

    日前,农博会筹备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本届展会展销总面积达6.56万平方米,比首届的1.8万平方米扩大了2.64倍,即使如此展位仍然供不应求。

    山西省用政府主办、市场操办的方式做大做强农博会,对接了市场的各类需求,由此形成了良性互动:城乡流通活起来,市场需求旺起来,农业生产才能有催化剂和引擎,农民的腰包才能持续鼓起来。

    从政府吆喝、百姓卖货,从政府主办、市场操办到企业踊跃、到市民期待。因为市场的驱动,山西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完成了对会展经济由陌生到熟练的完美跨越。此举,山西牵住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牛鼻子。特色产品走出去,农民腰包鼓起来,一个特色农业大省正喷薄欲出。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2/17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