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伊犁农牧民的心里话

网友投稿  2011-10-12  互联网

    □   少生快富工程成为农牧民幸福生活之源

    □   5年25亿元资金惠及19万各族农牧民

    □□本报记者郑惊鸿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近年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把优生优育、少生快富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实行农村计划生育领证光荣家庭扶持优先制度,整合各部门40余项涉农优惠政策集中捆绑优先向计划生育领证家庭倾斜,在设施农业、沼气项目、扶贫开发、危房改造、富民安居、定居兴牧、就业培训和小额贴息担保贷款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并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中优先照顾和扶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为计生光荣户搭建了增收致富平台,有效促进了农牧民生育观念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少出生人口6万,节约社会抚养费41.85亿元。2010年,自治区政府在伊犁州召开了少生快富工程现场推广会。

    9月中旬,记者跟随“2011幸福家庭万里行”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踏访各族农牧民,处处感受到国家少生快富工程给贫困母亲及其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月嫂沙吉旦——我要培养女儿成为大学教授

    尽管已是北京时间十点三十分,但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中吐村四周依旧静谧,偶尔有不知名的雀儿掠过,惊扰得婷立的羞答杨树不时飘下三两黄叶。副乡长祖力皮亚说,咱们来早了,这里与北京有三小时时差。正说着,维族卡米力江的门开了,女主人沙吉旦穿着墨绿丝裙推着崭新的红色电动摩托车出门“上工”。看见了乡计生专干马丽,她热情地拉我们到家里喝茶。

    沙吉旦的三间大房子是典型的维族既传统又有点现代的住家,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新房子是她丈夫亲手盖的。不大的院子,花草葱茏,一边的牛舍居然闻不到牲畜的气味,原来三头奶牛夏季统一交由牧民上山托管了。盘腿坐在艳丽的毯子上细细打量:客厅很大,足足有四五十平米,一面是时尚的落地纱帘,一面挂满了各种提花丝毯,左右两边各是卧室,都铺着地毯,有电视、冰箱,很是温馨。跟雇主请了一小时假,沙吉旦这才落座招呼我们品尝她自己做的各色点心,看得出是个巧手主妇。

    马丽介绍,33岁的沙吉旦是村里数得上的巧妇,丈夫常年跟随建筑队在外做大工,有活时每天可以挣200元,家里一应事宜均由她照管。除了十亩地一对儿女三头牛,为了改善生活,她今年还当起了月嫂,每天上午11点到晚上8点到人家里,40天收入在1500元左右,5月至今,已做了三家,“院里的摩托,就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这是托了计划生育的福哩。”沙吉旦对生活很有想法,尽管她只有一个女儿和一个残疾儿子,按国家政策可以再生2个,但她知道孩子多两个,对于并不富裕的家意味着什么。“现在男孩女娃都一样,好好培养都能成才,你看我们乡长不也是女的?”做通了丈夫工作,2006年沙吉旦领了计生光荣证,除了3000元的奖励金,她家从2007年开始每年夫妻可以领1440元,还优先享受很多优惠政策,这新盖的三间房子政府就补贴了1.8万元。她还用奖励金买了一头奶牛和一只牛犊,第二年用卖奶的收益又买了2头奶牛,扣除成本每只奶牛平均年收益2500元左右。因为是光荣家庭,她优先得到机会免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家政培训才当上了月嫂。沙吉旦透露,培养女儿成才是她此生的愿望,她无限憧憬地说:“女儿的愿望是到现代化的城市读高中、上大学、当教授。希望女儿能梦想成真,现在我是光荣户可以比别人优先,还可以加5分。所以要努力攒钱,好好培养女儿。”

    “到内地城市上学,是我们州计生家庭可以享受到的子女升学优待系列政策之一。”伊犁州计生委主任孙辉介绍,从2006年开始,伊犁州政府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纳入政府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专门下发了实施意见,州里的一切优惠政策,向农村领取光荣证家庭倾斜,同时政府还通过各种形式关怀计生困难家庭,建立起了一批少生快富的刺绣基地、林果基地、家政服务中心等等示范基地,并建册追踪责任到人,有效改善了贫困母亲及其家庭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合拉吉夫妇——

    我种的西红柿,1斤10块钱

    “活了42年,这几年的日子最有滋味。走在村里,左邻右舍都热情地招呼,还不时地被乡亲请去当师傅。到村中商店买东西,也可以现金支付了。”9月16日,走进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萨尔布群村口,合拉吉丁·吐尔逊拉着记者到他家喝酸奶,刚一落座,他就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说出了心里话。

    萨尔布群村是伊犁州大力扶持的贫困村,合拉吉丁、热孜叶夫妇也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种着12亩玉米、喂养4头奶牛,靠着合拉吉丁不时到建筑队做点小工维持一家生计。合拉吉丁夫妇是2004年第一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领了光荣证的,2007年参加“少生快富”项目工程,得以优先免费到乡里参加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局联合举办的大棚蔬菜生产培训班,并被优先扶持发展种植大棚蔬菜。“每个棚造价2.8万元,县政府补贴2万元,乡里补贴4万元,剩余的部分政府优先提供1.2万元的无息贷款给我,建起了三个大棚。”2008年踌躇满志的合拉吉丁开始反季节种植豇豆、西红柿、土豆。但万事开头难,头年西红柿没有长好,赔了;第二年对于这门新兴技术,合拉吉丁坦承“也只掌握了40%”,但已经不赔了;经过技术员一次又一次的手把手的教,第三年,合拉吉丁终于完全掌握了大棚蔬菜整套技术,净挣3.2万。现在合拉吉丁可以种植6种反季节蔬菜,成了乡里蔬菜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每到重要时节,他都会向四邻村民提供市场信息,成为周边乡村示范户。“去年冬天,我的西红柿10元1公斤。今年我又承包了7个大棚,收入10万元没问题。”

    腰包鼓了,合拉吉丁也终于圆了多年的梦想盖起了4间大房。站在新房廊下,他指着牛棚说:“那就是我前两年住的房子。没有计划生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是见了朋友就现身宣传优生优育。领了光荣证,不但改变了观念,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现在我的种植是一整套有机循环,玉米做牛饲料,牛粪做沼气,而沼渣却是大棚菜最好的肥料不长虫,因此我的菜,卖出的价格都比别人高。”

    因地制宜优先帮助计生家庭解决最直接、最紧迫、最基本的困难和问题,是伊犁州计生系统这几年“少生快富工程”一直坚守的原则,“计生光荣”在伊犁的广大农村,是看得见的实惠,因此少生快富、优生优育如今成了许多农牧民自觉的的共识。

    模范关秀珍——

    铭记优生政策恩情,体验温暖幸福生活

    53岁的关秀珍,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名人,更是堆依其牛录村妇女的偶像。

    9月17日,记者走进乌孙山下、伊犁河边的堆依其牛录村,没有想到这边陲小村庄,还有这么一条融住宅、商铺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商业大街,更没有想到农民关秀珍的家是如此的时尚、欢乐。走进院子,七八个上了岁数的锡伯族妇女边纳绣花拖鞋,边亮开嗓子用一首上世纪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来尽情表达她们这个计生小组对我们的欢迎,继而又用亲手烙的锡伯大饼让我们尝尝她们“温暖的幸福生活”。

    关秀珍院子里挂满了各种宣传画,简直就是一个优生优育的文化大院。每到周末,协会成员都会聚在这里活动。1989年,第二个孩子刚刚9个月,关秀珍没有征得老人同意,就到乡里第一个领了计生光荣证。说起当年的“壮举”,关秀珍感慨万分:“我母亲生了我们兄弟姐妹9个,从小看够了家里因为孩子多负担重带来的窘境,相比周边儿女少的人家,负担就轻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少一点,有更多的精力好好培养,也有更多的时间,做点自己高兴的事。”孩子3岁,关秀珍刚刚可以腾出身手,之前养过牛的关秀珍,看到了人们渴望生活得更加便利的愿望,在村里开了第一家百货商店,第三年又开了一家服装店,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女老板。也是这一年,对于计划生育打心眼赞成的关秀珍成为乡里的计生小组长,在她的引领下,20多位组员既是计生光荣户,又是市场经营能手,都在乡里开店当老板过上了好生活。领风气之先,2005年关秀珍成为自治区劳模。2007年政府开始实行计生奖励制度,拿着计生奖励金,又贷了政府优先的无息款,关秀珍建起了织绣手工布艺厂,乡里及时组织培训,成立刺绣协会,提升锡伯族手工刺绣品的品质。现在村里有106个姐妹常年为关秀珍提供各种拖鞋、枕头套、小花帽等等锡伯族传统绣品,为冬闲的姐妹找到了一条富路。

    “勤劳和智慧固然是百姓致富的前提,但中央不断出台的富民政策才是我们锡伯族人富裕的根本。就拿计生政策来说,如今计生光荣户可以优先获得各种各样的补助、帮助,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广大农民成为了最大受益者。”关秀珍表示,今后还要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带动更多的锡伯族妇女少生快富。

    县计生主任王琳告诉记者:“正是关秀珍们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着优生优育,领了婚育新风之先,如今许多锡伯妇女都只生一个,去年堆齐牛录乡的人口出生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孙辉接过话茬:“少生快富的事实是看得见的,短短几年自治州领证家庭累计达197818户,五年来累计向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励、扶助资金25亿。”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2/17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