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循环农业带富徐水农民

网友投稿  2011-09-28  互联网

    □□尹晓龙 本报记者 郝凌峰

    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沼渣沼液,这些农村原先需要花钱进行处理的废料,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变成河北省徐水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

    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秸秆青贮—养殖奶牛—牛粪生产—种植双孢菇—残渣做花肥”和“秸秆青贮—养殖奶牛—牛粪生产—沼气生产—沼渣沼液做有机肥—设施蔬菜种植”两条循环农业链,既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又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秸秆变饲料

    从前,农民收割后的玉米秸秆不是堆放在地旁路边,就是一烧了之,既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又容易引发火灾。玉米秸秆青贮是养牛最好的饲料之一,自从该县发展奶牛养殖业后,农民收获后趁秸秆还没有干枯直接拉到养牛场就能换成钱,再也不会随地扔弃了。目前,该镇农民每年仅出售玉米秸秆就可增收400多万元。

    牛粪成了宝

    然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牛粪随处乱堆,粪尿遍地流,苍蝇满天飞,这臭烘烘的牛粪成了养殖户头痛的垃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漕河镇政府组织一批种植户去河南、天津及东北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开始尝试发展牛粪种植双孢菇项目,逐渐在空城村和南留村建起两个双孢菇基地,种植面积近7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3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900多万元。“种菇产生的废料我们也利用起来了,按比例加入松枝、豆饼等,就能制成上等的花肥,在北京、天津等地销路很好,销售种菇废料年可收入10余万元。”该镇党委书记张树人介绍说。

    牛粪除了种植双孢菇外,该镇在养殖密集的南庞村和勉家营村集中发展沼气建设,就地取材,每年可消耗牛粪2600吨、养殖区污水600余吨。南庞村沼气项目技术人员张占强告诉记者:“村里使用沼气,每年可使500多户村民受益,节约标准煤2000多吨。”

    沼渣沼液“喂”出营养健康菜

    雨后的田间,徐水县兴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史瑞军正忙着料理大棚蔬菜,他的大棚旁放着一个盛满黑色浓稠液体的大桶。“这里面盛的就是沼渣和沼液,这东西可是优质的有机肥。”看记者一脸疑惑,史瑞军解释说。

    据了解,漕河镇已建成2个大型沼气池,共1800立方米,可日产沼气1200立方米,同时可产生沼渣5.37吨,沼液36吨。该镇还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占地300多亩的高效蔬菜大棚60个,将沼渣、沼液用于蔬菜种植过程中的追肥。

    记者来到该镇设施蔬菜种植规模最大的北庞村,该村成立了兴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建起了103个总占地700多亩的高效日光温室大棚。该合作社负责人李雷告诉记者,与普通的温室大棚蔬菜相比,该合作社蔬菜不是用化肥施出来的,而是用有机肥“喂”出来的。

    记者走进一个大棚里,棚内的豆角长势喜人。“我们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沼渣混入土里可为大棚提温,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沼液可作为叶面喷施肥,既发挥有机肥的效能,还能起到防病杀虫的作用,根本不用化学肥料。你看这蔬菜不仅苗壮果实色泽好,瓜果口感还很好。”李雷边走边介绍。

    今年50岁的史瑞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半大棚只需用1000元左右的牛粪当底肥,3立方米沼渣沼液大约50元,算下来每亩每茬菜比用化学肥料降低成本2000元左右,这种有机肥种出的蔬菜还能增产20%~30%。”

    目前,该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利用该模式搞高效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今年上半年该合作社已实现收益300多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28/17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