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9-20  互联网

    图为江苏省大丰县水稻收割场景(资料图片)

    编者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萌芽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这一宏伟愿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愈加凸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在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中,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成效开始显现。深入剖析江苏这一浓缩中国经济特征的农业大省,他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和思考。

    □□本报记者孙林沈建华宁启文李海涛

    如果要选一个省份作为代表,撰写一部反映中国农业经济梯度发展的微缩卷本,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选择。

    这里,作为中国最富庶省份的代表之一,用仅占全国百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GDP总量。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完成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

    这里,作为中国产粮大省的代表之一,用人均不到1亩的耕地,解决了78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粮食连续七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总产、单产均由全国第5位分别上升到第4位和第2位,创造了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粮食总量自给的奇迹。

    这里,作为中国资源制约严重省份的代表之一,用有限的单位面积,承载了最高比例的人口。卓有成效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大文章,使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成为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省份之一。

    “苏湖熟、天下足”。这里就是江苏。虽然农业占GDP份额仅为6%左右,但其粮食保障、农业增效、就业增收、生态保护、稳定社会等多种功能不断强化和凸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在面临更多难题、更多挑战的更高起点上,此时的江苏,正抖擞精神,向着“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高歌猛进。

    江苏有个比喻农业分量的“陀螺论”:份额在GDP中越来越小的“农业”,是“陀螺”的尖,无“尖”不转;二、三产业是“陀螺”的身,“身”大惯性大,转得才快;“尖”离不开“身”,“身”离不开“尖”;农业份额越小,承载的分量越重

    江苏繁体的“蘇”由草、水、鱼、禾四字组成,象征着江苏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然而,进入新世纪,鱼米之乡却曾出现“苏南还要不要水稻田”的争论。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南,每一寸土地都无比金贵。效益低、份额小的农业,总被GDP的冲动,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

    苏南争论,折射出江苏及其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困惑:农业份额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的江苏及东部发达地区,还要不要重视农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三化同步”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江苏要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殷切期望,让江苏的同志更加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

    事实上,江苏历届决策者们对现代农业的地位和功能的认识,都清醒而深刻。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都装着一个比喻农业分量的“陀螺论”:份额在GDP中越来越小的“农业”,是“陀螺”的尖,无“尖”不转;二、三产业是“陀螺”的身,“身”大惯性大,转得才快;“尖”离不开“身”,“身”离不开“尖”;农业份额越小,承载的分量越重。

    2010年江苏人均GDP为7700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农业和粮食生产松一松,相信数值绝不止于此。但是,江苏从未放弃或放松农业,从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的“以工补农”,到之后的“以工建农”,从前些年实施的“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带动战略,到近年来实施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五化”联动战略,江苏的“三化同步”,实际上已提前实施了好些年。正是因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江苏在打造工商业强省的同时,也铸就了农业强省的牢固地位。

    在新形势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人思路明、信心足。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省长李学勇指出,从省情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够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放眼全国,像江苏一样同时具有资源禀赋紧缺而农业产出丰厚,传统农业根深而现代农业潮涌,人地矛盾突出而规模农业领先,农民素质参差而科技贡献巨大,城乡差距缩小而工业反哺加大等特点的省份并不多见。可以断言,善于审时度势、辨证认识和努力克服发展中的矛盾与困难的江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机已经成熟,完全有必要也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从去年实施“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到今年推进的“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从省、市、县、镇四级主要领导共同参加的规模空前的“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会议”,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的出台,江苏全省上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举措,赋予农业现代化全新动力与使命,加速“率先实现”的步伐。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的办法建设农业,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推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江苏首先转变的是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江苏人不断探索,紧紧扭住这些“薄弱环节”的牛鼻子,不断挖掘土地产出效益和粮食增产潜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保证了粮食自给,保持了“鱼米之乡”的美誉,实现了农业涅槃式的“五个”转变: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而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首先是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提出,“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的办法建设农业,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推进农业”。

    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就是借鉴工业的模式,在农业建设中也搞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便于标准化生产。农业“产品”生产出来后,还要统一打品牌,提高产业层次。同时,不仅在种植养殖环节下功夫,还注重通过加工手段进行增值,建立整个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

    

    在“用项目的办法建设农业”思路指引下,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农田水利、土地流转等多种类型、多种规模的农业项目在江苏“遍地开花”,一大批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被撬动,并以“整合”的姿态被导引着流向农村、流向现代农业项目区。

    为了发挥农业项目的最大效益,各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江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介绍,近年来,南通市着力推动农业项目的“前延后伸”,生产型项目向加工和销售方面拓展,加工型、流通型项目向建立生产基地延伸,种养、加工、销售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市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面积分别占耕地比重的49.6%和11.2%,居全省前列。

    再好的理念、再好的项目都需要各地来执行和实施。如何让重农抓粮者工作起来有抓手有奔头?如何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出一个地方现代农业搞得好坏优劣?如何让各地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强项、差距和不足?江苏用明确、可操作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看到,江苏制定的这个指标体系在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等6个方面明确了21个考核指标。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的这个“指标体系”,制定非常科学,而且实事求是。

    现在,有了指标考核的“硬杠杠”,每个县市都在根据统计局的测算找差距和不足。扬州市副市长纪春明介绍,扬州目前得分约为66分,下一步将重点围绕薄弱环节和关键内容,狠抓推进和落实,争取到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江苏通过绩效考核,保证重农抓粮的地方“政治上有荣誉,财政上得实惠,发展上有后劲”。干得好的地方,可以评先进,还可以拿到以奖代补资金。安排财政项目资金时,也是按照“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进行分配。同时,让搞农业的人获得和搞工业的人一样的待遇、一样的地位。比如拿到省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牌子,就会享受到和工业园区一样的待遇,这就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

    过去8年中,两次大旱,两次大涝,都没能阻挡江苏粮食“七连增”的好势头。政策“杠杆”的撬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质量的提高,现代科技的应用,让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用粮食自给的事实告诉世人:中国人的饭碗中国人自己端得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布朗给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这个命题一度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结。18亿亩耕地到底能否养活13亿中国人?“七连增”的伟大奇迹和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给这种担忧一个强有力的回答。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人均越来越少的资源禀赋,在未来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让中国人吃饱?这对于江苏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在市场比较效益驱动背景下,如何激发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又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保证供给?

    一份份紧密结合江苏省情、切实贯彻中央精神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一项项深得民心的决策举措陆续到位,成为“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激发起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介绍,江苏省“三农”支出迄今已实现“八连增”,“十一五”期间,仅省以上财政就累计安排了农业生产资金944亿元,年均增幅39%,高于同期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同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机制,引导和带动了社会各方面数千亿元的“三农”投入。

    人多地少的江苏,要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首先要保证耕地面积的稳定。不管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多么紧张,江苏坚决守住6606万亩基本农田这一红线。在稳定面积的前提下,加大投入打牢“基础”,贯通“命脉”。“十一五”期间,江苏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年均增长达24%,水利建设投入59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建成旱涝保收农田4844万亩,高标准农田2600多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9%和39.3%。

    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九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焕敏介绍说,村里1000多亩旱田,过去抛荒了许多年。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旱田也能种上水稻,每块地产出是过去的4倍。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粮食“七连增”、夏粮“八连增”的这8年,发生过两次大旱、两次大涝,正是依靠完备的沟、渠、涵、闸、路等基础设施和完善的跨流域调度体系,才保住了粮食丰收的好势头。

    “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促进江苏农业和粮食生产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最新统计表明,江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

    金秋季节,走进常州农村,一片片整齐的稻田,生机盎然。“一亩地种出了‘吨粮’,关键是良种提了劲。”常州市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说。据农业部统计,2001年以来,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十大常规粳稻品种,有4个来自常州。

    而精确定量栽培、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良法”的普及应用,为粮食单产屡创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截至2010年,江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应用面积达到1790万亩,机插秧面积达1300多万亩,重大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如今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喷灌系统、自动控温系统等先进技术已经运用到一些现代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高产示范片中。目前,全省75个农业县(市、区)均建有万亩示范片,示范片达到了475个,实现了全覆盖。粮食高产示范片创建大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计显示,江苏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6.1%的粮食和5.2%的油料。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647亿斤,比上年增1亿斤。水稻单产连续20年居全国主产省首位。

    发展高效农业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度”如何把握?江苏现代农业功能的深入发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实现农业增效的同时,让人们对农业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新突破

    不论在经济强省,还是在农业大省,发展农业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家要粮食安全,一方面地方要财政收入。在当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现状下,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上就会受到制约;如果摒弃粮食和农业生产,只围着经济指挥棒转圈,只发展工业,那么国家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农产品的供给就会时不时出问题。这种现实,不只是困扰着农业大省,也困扰着经济大省。作为沿海经济强省的江苏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也许更加现实。

    江苏发展农业的思路通俗地说叫“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江苏始终把粮食抓在手上不放松,而对农民来讲,光务农不见效益也不行。因此,江苏在实现农业增效上大动脑筋,一方面力推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一家三四亩、散落七八处”。分散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江苏的实践表明,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可以多样,并不等于都要大规模流转土地“并大田”,社会化服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搞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江苏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30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惠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拥有步行式插秧机194台,机插秧面积达5.36万亩,占全镇水稻面积的85.1%。全县农民土地入股和实行专业化服务面积近30万亩,50%以上用于高效规模农业的开发,受益农民15万人。

    目前,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中的合作经营型势头正劲。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据省农委统计,江苏农民合作组织总数达到3.8万个,入社农户比重提高到42%,入社农户比例、登记成员数、出资额等均居全国首位。

    在寸土寸金的太湖边,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8000余亩耕地流转到“苏州鱼米之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支书徐顺兴说,三年时间,这个生态产业带就形成3个亿的产出能力,农民户均增收可超万元。

    发展高效农业是江苏抓“钱”的另一大法宝。这些年,江苏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五年时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由2005年的1200多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2697万亩,翻了一番多。

    2007年,盐城在江苏地级市中率先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三大载体”建设。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最好载体。盐都区的盐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有6个村36家企业入园兴业,总投资3亿元,1万亩高档花卉、园林苗木、特色果蔬、立体种养、生态观光、优质稻米等六大功能区,吸纳当地劳动力800多人,当地农民从租金和打工收入中年获益1160万元。

    目前江苏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660个。这些园区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孕育出设计农业、设施农业、生物农业、智能农业、精确农业等可控农业新形态。

    江苏人认识到,现代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必须打破传统一二三产业划分的概念,必须有高效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相配套。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实现了地域空间的高度集中,优化配置了生产要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江苏全省仅粮油加工一块,稻米加工能力已超过20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左右,油料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大生产,需要大市场大流通。”省农委副主任蔡恒说,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构建产销衔接大平台,构筑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快速通道,是江苏近年来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沿海的盐城、连云港市分别投资15亿元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南京投入30亿元构建“中国长三角菜篮子中心”……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推动下,江苏全省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一。

    工业化、城镇化导引要素流向,会不会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江苏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异地发展型、为农服务型、休闲观光型等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省份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会加速向非农产业外流。从全国范围看,这种加速外流的现象不容回避,在有些地方还一度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突破这个藩篱。工业化、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如何在“三化同步”中引导要素向农业集聚,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010年的江苏省“两会”传出一个重要新闻:江苏省农民收入增幅首次高出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省委农工办主任曲福田兴奋地说:“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也很快,农民收入增幅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超越,真的不容易!”

    省委农工办副主任诸纪录分析的“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颇能说明问题: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53.7%,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大幅提升。近70%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后,创业的农村劳动力约占总数的10%。就业结构与收入结构的良性互动,让江苏开出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最新良方。

    宿迁市在苏北第一个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内转”超过“外输”。在宿豫区蔡集镇张油坊村,记者看到一些村民在旧村部或家里,忙碌着“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三来一加”活计。正在村里皮革厂干活的七组马月霞介绍说:“老公在东北打工,小孩上初中,我就在家门口打工,一张煎饼吃不完就到了厂里。一个月能挣1800多元。”

    “不分男女老少,不问文化高低,不出村口上班,不管风雨赚钱。”张油坊村支书刘宝华介绍说,该村近几年组织村里的妇女和老人搞“三来一加”,田无闲地,村无闲人,今年估计人均纯收入要达7000元。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说,该市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的“三来一加”专业村占总村数的65%以上,从业人员65万多户,工资所得22亿元,人均3000元以上,形成“家家忙创业,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宿迁新农村一景。

    经济学上将一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要素驱动阶段,如招商引资、零地价出让土地,招收低工资农民工;二是效率驱动阶段,突出的表现是集聚集约集中发展;三是创新驱动阶段,要靠人才集聚、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来实现突破。

    江苏省政府参事刘立仁认为,江苏已过了要素驱动阶段,进入效率驱动与创新驱动叠加的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譬如,江苏正在蓬勃兴起的“三大合作”与集体经济全新的实现形式,已经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强大“动力源”。

    “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是苏州‘三大合作’改革的目标。”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介绍说,全市“三大合作”组织累计达到3324家,持股农户占90%以上。

    目前,江苏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异地发展型、为农服务型、休闲观光型等“五型”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农民陈贵升一家三口,一亩八分地九年前被征用后,就分别进了镇上和社区的企业上班。同时,为保证失地农民从土地中得到一份稳定的经济收益,镇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入股,在工业集中区建厂房、宿舍出租。土地股份分红给陈贵升家每年带来两三千元收入,他开心地说:“现在我一家三口上班赚工资,还年年拿股金,日子过得很舒心。”

    苏北最穷的涟水县,近年来充分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建设村级创业点210个,建成标准厂房出租,租金100%、税金70%归所在村。今年上半年,全县村级创业点销售收入22.34亿元,所在村农民户均增收2300多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改革创新,使江苏在实现农民收入连续7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仅2.52:1,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将弱势、低效、落后的传统农业打造成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实现农业的功能由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并重转变,实现城乡一体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进步,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趋势就越明显。农业不仅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就业岗位,而且空间不断拓展,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更加凸现。越是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这种作用就愈加重要和明显。农业需要承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

    在此前提到“苏南还要不要水稻”的争论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两任所长撰文呼吁“苏南不能没有水稻田”。他们认为,有钱能买到粮食,但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优良的生态环境。苏南地区的“稻田水库”总库容相当于两个半太湖,其生态价值,更难以估量!那场争论的结果愈加强化了人们对农业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

    此后,苏南将水稻面积分解到每个县,对粮食生产实行配额制,一方面保证粮食安全,一方面保证生态安全。苏州还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对规模水稻田每亩最高给予400元的生态补偿,并出台永久性保护百万亩水稻田的政策。

    在江苏农村采访,记者时不时看到,田野庄园之间点缀的“农家乐”,将农业产业的生产与消费转变和链接成了一种轻松、快乐、有益、幸福的产业。

    初秋时节,走进苏州吴江市盛泽镇沈家桥农家庄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游客们采草莓、摘葡萄,说笑相宜。农业产业在这种轻松快乐中,实现着它的新的价值和增值。目前,全省具备不同接待条件和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2503个,年营业收入达到138亿元以上,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89亿元。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手段和业态的现代化,它还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今年,江苏启动了以“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为内容的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为了使昔日“小桥流水人家”原生态美景再度重现,从2003年起,江苏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施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和农田水利改造。

    地处长江下游北岸的仪征市,乡村多为丘陵山区,河塘、河道淤积变窄,河坡河堤破损,严重影响了排洪和引水能力。去年该市财政投入2亿元进行整治。十二圩办事处蒲新村农妇余相华,用手机拍下了庄台河道整治后的新面貌,发给在大连打工的儿子看,她说:“我们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么水畅的田块,这么清爽的河水了!”

    最近,江苏又在谋划,搞“美好乡村建设”,即农民富、环境美、民风好,建设农民生活的美好家园。一个更新更美的新农村,更优更好的新生活,正在为江苏农民的幸福指数增添新内涵。

    江苏实践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份额越小为什么越要重视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转什么?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如何确保和抓好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可否还能靠一业独大支撑……

    江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富有启示性,苏南苏中苏北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经济功能,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等等,适时放大,基本能够契合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环境和水平,浓缩和代表了跟其境遇相同区域发展的现实,蕴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理性分析江苏“实践”中的精彩华章,记者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可资借鉴。

    启示之一: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越小,不等于分量越轻;“三化同步”,“重中之重”,“同”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重”在抓住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机遇。

    江苏农业的“陀螺论”形象地诠释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这个基础产业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

    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生动关系。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被忽视,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因此,“三化同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难能可贵的是,江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没有削弱,而且还大力加强,每年农业的投入都很大,切实改变了“三农”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中的不利地位,健全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就紧紧抓住了“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规律。

    中央提出“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江苏的同志深刻理解,并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近年来,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力度前所未有。有关专家分析,江苏已经进入了国民收入分配、发展动力、生态环境、劳动力供求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等“五个拐点”时期,江苏又不失时机地紧紧抓住了这个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善于审时度势,抓住重要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正是江苏城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特色。

    启示之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看转什么,怎么转。转变的核心是“创新”,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创新。

    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题中应有之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江苏的认识之深刻,目标之明确,实践之彻底,行动之有力,让人欣慰。江苏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有我们前面提到的“五个转变”,其目标是构建“五大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通过五大体系构建,提升农业“五化水平”,即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不论是“五大转变”落实,还是“五大体系”构建,亦或是“五化水平”提高,“关键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核心词汇就是“创新”,要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等方面创新,具体的表现就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办法建设农业,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推进农业。

    启示之三:切合实际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经营发展,科学和谐地实现“第二次飞跃”,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实事求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国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便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一个飞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中国农业的大变化。现在,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为第二次飞跃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和机会,有些地方已经在做着初步的探索,有的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江苏的实际看,江苏的区域经济,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微缩版。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梯度结构,使得江苏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和适度规模经营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状况:苏南地区的苏州市流转过半,苏中地区的南通市占四成,苏北地区的淮安市仅占16.4%。

    适度规模经营要把握好“度”。江苏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要“条件具备”、“群众自愿”,还要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经营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化服务。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等合作经济发展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正在不断地为“第二次飞跃”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启示之四:发展现代农业无粮不稳,无钱不富,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搞好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既保障粮食安全,又让农民增收致富,鱼和熊掌都能兼得。

    既要种粮保供,又要增收致富,是粮食大省和农业大省遇到的普遍命题。江苏一手抓粮,一手抓钱的探索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径,那就是在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高效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占比。

    统计显示,江苏高效农业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设施农业占比达到了十分之一。他们的经验是一边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一边通过搞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像蔬菜设施农业的产出是大田的十到二十倍,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农业效益,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难能可贵的是,江苏把一产、二产、三产结合来抓,通过三大载体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形态、经营方式深刻变革,真正做到了增粮、增效、增收协同提高。

    启示之五: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硬指标,硬杠杠,指标的制定要契合农业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必须全面客观,科学求实。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态过程。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不是主观感受,而是客观要求,必须要有考核的指标和体系。而且,这种指标体系的制定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体现地方特殊规律。只有遵循实际,因地制宜,才能让人干有遵循,学有目标,做有动力。

    江苏的做法可圈可点。最近,江苏制定下发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就是从两年前开始酝酿的,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几上几下,几易其本。仅仅这个体系的出台过程,都可以写出一篇大文章。

    这个体系明确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民组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等,这些都是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硬杠杠”。目前,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各市县正在对照这些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江苏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还在进行,但它在展示江苏特殊规律性的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可能有的一般规律性。我们相信,在胡总书记殷切期望的激励下,江苏干群定会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建设的步伐会越迈越有力;我们祝愿,当江苏的农业现代化长卷继续徐徐展开时,会有更多可学可鉴的精彩华章展现在时代的大潮之中!

    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20/172741.html